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79|回复: 1

[慈善公益] 社工机构公益项目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流资讯 于 2011-11-17 10:27 编辑 + O& F9 Y: i  T& W% b
! _* d, t9 ]1 Q
作者:赵环

5 ]4 H7 P4 b0 R. Q7 _<P p

2009年,随着上海市社区公益创投大赛的举办,社会服务公益项目首次大范围地进入了公众视野。继而,深圳下月也将推出自己的公益创投大赛。笔者接触到的沪深两地几个刚起步、甚至尚在襁褓中的社会服务机构,都把是否能在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得资助作为机构长远发展的重要阶梯。推动公益项目服务社会参与,在满足社会公益服务需求的同时,发展壮大社会服务机构,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 g$ u: u7 [; c<P p

社工机构及其他公益组织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提供的服务形式经常以项目的形式整合化存在,即通过使用和整合各种社会服务资源,满足服务对象的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因此,社工机构既可以是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主体,也可以是项目的发起者。一方面,作为实施主体,社工机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各种“原材料”——政府、企业、民间群体和个人等提供的资源,并结合自身的优势,通过实际运营,将制造出的产品输送给服务对象;另一方面,作为公益项目的发起者,社工机构承担着更多调查研究、方案研发、建议倡导等职责。


+ F+ D/ U% g5 _<P p

目前社工机构所从事的社会服务项目,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形式是,机构在服务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经验反思和创新,利用自身物质和智力资源,自主研发、自主运营;第二种形式是,机构自主研发项目形成方案后,向有关政府或公益基金组织进行劝募、申请资金或其它资源参与运作;第三种形式是,由政府或基金会开发某些服务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社工机构根据自身能力和优势进行竞标。


4 i( o$ g5 y1 C. i4 ]<P p

在此三种形式的项目运作中,社工机构所担负的职责和角色略有不同。首先,在前两类运作项目选择上,社工机构占更大的主动性;其次,运行第一类项目要求机构自身富有造血的能力,而申请第二、第三类项目更偏重于能力建设、自我展示和募集资源的能力等。但无论哪种项目的设计开发,主导者为何,都需要仔细考量满足需求和争取资源有关的议题。

" e* {+ L" O7 m( U% F0 }. s2 E
<P p

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些工作人员抱怨服务资源缺乏。因为没有资源,就做不了他们想做的事情,常常赢得很多人的同情和共鸣。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即如果考虑服务产出,就会思量他们所想要提供的服务是否值得投入。资源是有限的,若不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就有浪费公帑或挥霍捐款的嫌疑。比起身居庙堂者“拍脑袋”做决定,社会工作者更倾向于把社会服务看成是属于社会基层的、专业化解困救难的手段,它们通过帮助解决某些社会成员的困难,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因此,社工机构对服务需求的把握通常来源于服务对象的主动诉求与基层服务的实际经验。这是机构构思项目主题的宝贵来源。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所指向的需求不是“我们认为他们需要什么”,而是“他们认为自己当前需要什么”,即基于受众的真实需求,而不是研发者的主观猜测


. z' }( c) \. G4 v! r. _4 Q<P p

align=left>那么,如何为项目运行争取到匹配的外部资源呢?首先需要分析这些资源最大可能来自何处,是个人募集、企业捐助、基金会拨款、政府购买还是其它民间组织的支援。除了发掘机构自身的是潜力之外,根据项目所需资源的多少、项目的性质和规模,机构应主动联系、寻求潜在的资源提供者。其次,对社工机构而言,争取外部资源尤其是政府或者公益基金会资金的注入,是比较通行的项目筹款方式。具体操作上,这种方式要求机构在苦练内功,提高服务质素之外,也应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公信力以及政府和基金会的青睐。

% t# J# u* s' H7 c4 x9 ~
<P p

同时,比较务实的做法是,在评估服务对象需求的同时,同样应该评估资源提供者的需求。资源提供者,无论是个人或是组织,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他们会依据自己的视角和喜好去设计、去选择,他们自己认为重要的服务内容。实际上,大量资金投入到某一公益服务项目的目的,不应该仅仅被视为用来解决当前特定困难群体的迫切需求。因为,虽然社会服务的产出难以衡量,诸如服务对象的心理宽慰、能力提升、社区和谐、社会融合等指标确实难以量化。但是,作为社会服务的投资方,政府或基金会等资本拥有者,总是会“出自本性”地希望投出去的资金能获得高效产出。它们可能更倾向于希望看到项目的受益人能更多一些,时效更长一些,或者服务模式的可复制、可推广性。因此,机构在项目设计中,不应仅仅聚焦于为极少数亟需资源支持的特定服务,在实际的社会服务过程中还应注重服务对象自身资源的开发使用,提倡自决、挖掘和提升其能力,并且重视经验的积累、整理和实践模式的推广。

" D1 D9 m. N; ^! n' f/ u6 F  f8 Z
<P p

公益服务项目的创始是为了满足社会服务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层次,造就了不同规模的社会服务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社会服务机构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长处,设计、申请、运行不同规格的特色项目。小型的项目可服务于某一社区内的某些特定居民,而大型的公益项目受益人可以普及很广。而加大社会服务的项目化运行的力度,目前似乎是社会服务界的通识。项目化运行,比起传统的岗位化设置,无疑给了社工机构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拳脚的平台,也给社工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或许机构的服务体制会随着项目运作而发展变化,或许不再有雷打不动的员工,或许工作方式不再按部就班。

( I: E0 e2 K' j& a
<P p

以上海、深圳参加“公益创投”大赛的社工机构为例,在拿到资助的时候,机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好好使用这笔资金,并把其看成机构长远发展和服务质素提升的“种子”和“动力”,在此基础上探索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样,“创投”的作用才更加有意义。


! g) w2 @: S* _3 Z9 [7 J' O
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社工机构要学会面对和把握!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soso_e113:}
备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24 01:00 , Processed in 0.04966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