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少数民族妇女这个又特殊,又普遍的群体在本来就被认为弱势的妇女群体当中站到了更弱势的一边。我选择少数民族妇女群体是因为我自己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对西北少数民族群体理解的也比较多,一些现象和特点,问题都是亲眼看到,更能形象的体现出问题的存在根据实际情况对此策划出合理的服务方案。因为,少数民族妇女因其承继的历史的特殊性和其所处地域的先天发展动力不足造成了她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弱势存在的现实;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也给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惟其如此,对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问题作出全景式的分析和考察就十分必要。 ; j; Y) }( i' s! C. @! T8 @1 ^
( H) E. J( U/ h6 c' G5 B0 y/ ?, i; l 对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可以由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 G) y* J8 T5 |' T* E
0 e+ z4 ]& N m& A 1)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化 . ~3 `! U+ h9 N7 X" X
首先从社会化这个概念着手。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 @" s# ]0 d; t9 {4 {) @# ~5 Y1 r$ C 由于受到民族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社会化具有不同于汉族社会化的特点。有的论著认为,这些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劳动技能、生活习俗的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信仰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不同的方面。实际上,只就这些方面并不能说明民族社会化与一般社会化之间的不同,因为一般社会化也会通过这些方面表现出其组成。
+ t' a- R: [! y1 @$ Z 所谓少数民族社会化就是,在特定的民族群体中,个体通过与群体的相互作用,适应并吸收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民族意识,成为一个合格的民族群体成员的过程。 : k5 t- c6 F8 \, D
% }' d& J' ?3 P+ A; |
2)少数民族妇女的特殊性 X3 \; x+ G" H0 Q: |
少数民族在汉族人眼里一直被认为是个特殊的群体。是因为这里有一些特殊的因素。从文化上讲,在历史流转的漫长岁月中,人类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模式。在一定意义上讲,不同民族的区分就是依据各自不同群体的”文化模式”之差异性来确定的。不同的民族文化模式对两性的角色规范、经济活动安排、生活习俗要求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所以理解少数民族妇女就要首先考察其所处的民族文化模式。
2 e2 r3 }0 Z& K 在从人格发展来看少数民族妇女之前,提一下什么是人格: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和感情)。人格发展属于对少数民族成员个体层面上的社会服务考察的一个主要方面。所以,少数民族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格特质可能发生哪些改变?传统少数民族妇女的角色规范是怎样影响其人格的发展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应该对少数民族妇女的服务方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W" Y8 E8 u9 M6 [/ ~2 q
宗教信仰是决定西北少数民族妇女在家庭和婚姻中的角色规范的限定。西北少数民族几乎都又各自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妇女整个社会活动过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影响,少数民族妇女自小学习宗教文化中具有性别区分色彩的“禁忌”与礼仪,型塑她们的人格特征。宗教文化对于妇女在家庭和婚姻中的角色规范的限定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妇女权利和义务的实际形式。 5 B' X/ v! D& H8 N: c
, p0 G" _! T. k# k4 \) g6 @ 3)社会工作视角重的少数民族妇女问题 / N9 N! g! A a- a( ]- P7 i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妇女社会工作逐渐引起了社会上各领域重视。妇女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针对妇女在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过程中遭遇到群体性或个体性的问题时所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妇女自身能力,赋予妇女更多的权利,以增强女性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妇女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在我国,学界对于妇女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纵面探讨,而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还未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尤其对少数民族妇女在本民族传承文化影响下的个人问题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则更少。可以认为,有关少数民族妇女的研究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
9 W, s$ n, C! {5 { 与传统的妇女工作相比,专业的妇女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更强调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尊重、接纳、非批判、个别化、保密和案主自决;它更多地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包括解决困难、寻找资源、处理问题、恢复功能、挖掘潜能和促进发展,并形成了一整套专业理论和工作方法,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妇女社会工作。所以说,从妇女社会工作中看少数民族妇女问题,让少数民族妇女问题更有利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 # M# _. P. Q2 d
1 h+ ]& _7 J; C4 h/ K$ U1 ~" G$ u 4)少数民族服务现状及其成因 - E% P; x5 t4 P& @; o* o: V
首先,肯定的说,西北少数民族妇女在社会工作服务上根本都没有得到满足。她们甚至不知道有这种概念,不知道她们有这种特权来保护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因为社会工作这个领域还没有在西北地区完全的开展,工作模式不是很规范,也不是很专业。民族学、人类学对少数民族的研究拥有一种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但是,这些学科对于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所应有的理论上的“细化”妇女工作却总是湮没在少数民族问题这个大的论题之下。其他类型的“妇女研究”则注意到了将妇女群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对待,但是其理论和方法往往和基本的研究旨趣相背离,此类研究总体上存在着对妇女本身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忽略,在讨论妇女权利、妇女地位等问题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因突出了变革社会的主观色彩而落入口号式的叙述模式中;另外,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中往往忽视妇女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研究同样存在这样这个问题。
' x) V' q, g, j( @) {) c 作为社会上的一个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妇女很有必要得到一个系统的,规范的,结构性的,由政府来支持的服务系统来满足少数民族妇女对于服务的需求。 ! D! O V4 K( T. M3 J" I+ Y8 w
, a' G2 W. Z9 F `7 ~/ n" l- X. G 5)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初步服务策划
, U8 @- f* `5 r ]' |+ Y) ]/ Q$ \ 我觉得,对少数民族妇女的服务基本上可以从社会工作中的三个工作方法入手---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 Y2 ]. a5 ~ ~2 [- \* p! L
(一)妇女个案工作
8 x3 x6 p7 N# e8 y% O+ ^ 首先,所谓妇女个案工作就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理念和理论指导下,以面对面的方式为妇女和家庭提供各种帮助与支持,目的在于协助妇女个人和家庭减降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的福利状态的专业服务。 9 E7 e0 f+ q* Q7 E& V; F$ _
对于少数民族妇女的个案工作,最好是个跟她一个民族的少数民族为合适,因为由于语言不同,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都不同可能会产生交流障碍,影响服务的完整性和结果的成功率。 ) a6 J" e+ C6 F8 |
妇女个案工作的内容广泛,包括女性婚恋辅导、女性家庭关系调适、女性沟通技巧训练,等等。少数民族女性婚恋辅导中,因为每个民族,甚至同一个民族不同区域的婚恋风俗习惯都不一样,所以需要一个系统的辅导,解决读好书民族妇女对于婚姻的问题。像这样,少数民族妇女中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训练的请教的问题。妇女个案工作要案主的具体情况来解决具体问题。
; ^( z& w9 q' o, A% ~6 f6 p (二)妇女小组工作 9 X* b0 n7 B* k! q& T' s
所谓妇女小组工作就是指社会工作者秉持社会工作的理念,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互动、小组经验、小组凝聚以及方案活动达到小组中妇女个人的问题解决、妇女个人和小组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的一种专业服务。 5 x: O* I+ D7 {7 M
妇女小组工作是对于少数民族妇女群体意义非常之大,妇女小组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女性的职业培训、女性的能力提升、女性的兴趣爱好培养、女性与反家庭暴力,等等。对于少数民族妇女群体同样可以从与小组妇女工作相同的服务。下面以文化交流 提高社交能力小组为例,具体的说一下给少数民族服务的具体内容: 1 ~5 P. F% W# d6 ^% |
活动背景: $ Y) C+ _# @# E9 f9 x9 q: |8 B8 I
因为少数民族生活的环境与其他少数民族或者与汉族都不一样,产生彼此之间的距离。因为这个原因有很多少数民族妇女仅限自己所属的民族之间交流而忽略的跟其他民族的交流。所以对少数民族妇女来说,跟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的妇女接触,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对少数民族妇女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
" a! ]% Z/ t Z& ?/ J 活动目标:
/ H. h6 e, M0 t 1.组织一些少数民族妇女(其包括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汉族少数民族妇女),建立彼此之间的支援网络,借此实现互相支持及自我依靠的概念; . ]; @4 ]# x ?5 Q+ u
2.引起有关社区的关注,提升对少数民族妇女服务,改善对少数民族妇女的质量。
8 Y) d6 ]0 s1 ?% l d 3.在少数民族时间建立一个互相信任,互相依靠,互相理解的气氛。 , t" l& P9 e0 I7 C7 T8 O
策略及内容 0 j! d% k+ J! G7 ?* c N5 q
1.本次活动主要运用社会交流模式,组织少数民族各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推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促进彼此之间的接纳。 - W+ u2 i1 m$ Z# u# l5 }9 o
2.从整个服务来看,本项活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6 o& K( s/ K/ P& l (1)服务探索阶段 8 f, i" o" B( [/ Z5 N( x5 k
包括搜集有关现存服务资料,参加者需要及特色、强化推行的理念及因应参加者特色计划服务内容。 5 u3 @( q0 m/ {+ X! E9 b
(2)服务推行阶段
6 b( Z: E: c) r7 _ 借助工作员所提供的深化活动,运用少数民族有关策略,建立少数民族的交流网络。另一方面,从中培养一些少数民族妇女会员去协助工作员为更多少数民族妇女服务
9 F8 V S% h9 x2 ]" l; ~ (3)服务重整阶段
& D' k, n- g, J 借问卷的结果重整工作计划,也因服务已推行了一段时间,过程中部分服务对象会流失及加入,故需重新厘定所需人手、资源及对推行阶段所面对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0 e& m& w$ G' y0 M! m0 b. n- {
(4)服务巩固阶段 1 @- k/ P& O3 A; E
基本上,少数民族妇女在此阶段已能建立有效的多项网络,而这些网络的顺利运作,增加了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交能力,文化交流目的,生活满足感。
$ c% U) U n# n0 d 工作员之手法及角色
3 Z- V* a0 L/ V5 C- j! o& Y: x% X 本次少数民族妇女文化交流,提高社交能力小组服务在中心内以跨部门服务计划形式推行,由小组工作部、家庭教育部及社区工作部分别抽调部分同工于工作时间推展服务,提供多元化的小组活动、单元式活动及社区教育活动,包括义工网络及互助小组策略。让她们分享及交流 处理一些问题的方法,建立互相信任的支持关系。
& |2 K( Q( S* D" N5 T9 d$ z$ O 以上是粗略的一个对少数民族妇女个别问题的初步策略,其他小组活动可以类同的小组方法来开展和发展。
4 ]2 \# f6 o* P' L/ s 妇女社区工作 ; M" [# \( g; c* K0 @
所谓妇女社区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理念支配下,以社区妇女为服务对象,在充分了解和确定社区妇女的需要及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妇女参与集体行动,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在社区范围内与妇女有关的问题;同时,积极培养社区的妇女领袖、培养社区内妇女的互助精神和民主参与的能为,从而推动整个社区的妇女全面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8 p4 f' l8 u9 \9 n% a# V8 Z 可以有许多针对妇女的服务内容放在社区的层面上展开,如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男女平等的倡导、妇女互助、合作精神的推展、妇女个体自我成长意识的熏陶,等等。少数民族妇女社区工作主要是由政府,机构来推行。有比较规范的运行系统和模式。
9 O) t* Q7 g. r+ P: g 以上是对于少数民族妇女,尤其是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最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因为知识欠缺,可能会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步是很精确,很多问题的分析不是很到位。只希望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得到社会的关注,重视,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给她们提供有必要的服务,满足她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促进少数民族妇女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 w3 O( p3 M/ h" B
$ f4 M3 f$ G. [# {, Q+ X* Z
4 i+ L" C d( z" P2 l! g; ^ 该贴已经同步到 草根渡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