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作为劳教人民警察的我们,平时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劳教人员,那么我们要唤醒他们什么呢?简单的回答是: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3 ^5 n6 r9 T; N& i: n7 _$ \. X
8 E- {1 r v F9 k 一、用“爱”来唤醒戒毒劳教人员的心灵良知0 o* R+ s8 c' J7 [1 e
( M$ Z5 d4 u# H 用“爱”来唤醒戒毒劳教人员的心灵良知,这种“爱”,那怕是劳教人民警察的一举一动、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改变戒毒劳教人员一生的命运。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爱”来唤醒戒毒劳教学员的心灵良知,使其充分认识到“毒害”并坚定信心铲除“心瘾”。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而重要的教育过程,劳教人民警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用“爱”来唤醒隐藏在每个戒毒劳教人员心灵深处的良知,有其艰巨性和复杂性。
( C( H0 m1 ^! Z, U) h, q2 K. B
# m! v, I% E+ j* d: Q 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那就是让我们去关爱戒毒劳教人员,去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让我们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感化他们使其找回应有“人格”的自尊,用“爱”去感化他们使其找回应有“抵毒”的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使戒毒劳教人员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B( U$ {9 f6 w4 ~' b& C9 ]
8 k: x0 b% L2 N. [. ~" `3 C7 C
二、教育最大的迷失其核心是心灵良知的迷失, l2 ~6 ~+ f! w4 Z6 A# U
3 P3 O% @- D b# a8 Z L, [( G, h 很可惜,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对戒毒劳教人员文化课、政治思想道德课等知识的灌输,却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对他们心灵良知的培养,甚至为了所谓的教育秩序和师道尊严,武断地抹杀了他们的个性,有时甚至不顾及到他们的人格尊严,动辄就是“蹲到一旁去”或者“就地做仰卧起坐”等简单粗糙的做法,而忽视对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对他们进行“美好心灵、自信人生”的培养和教育。
4 |9 t ~# _' a3 ]
, p( t! m8 e3 S5 J 可以这么说,当前教育的最大迷失,更核心的是心灵良知的迷失。戒毒劳教人员满脑子被灌输的知识,心灵却一片荒漠或者杂草丛生。简单地把心灵教育等同为道德和理想教育,是可笑的而且也是可怕的。“美好心灵、自信人生”的培养和教育,需要的是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探究戒毒劳教人员,吸毒是导致其“心”灵的腐蚀、“心”态的失衡、“心”情的破败、“心”绪的颓废所致。所以劳教人民警察在“感化、教育、挽救”戒毒劳教人员时,要深入正确引导他们的心灵良知,唤醒他们这一潜在的意识。8 `3 r( r* A! x& Y' L8 j
, X z7 `1 Q# C8 Q
劳教的教育关键在劳教人民警察,怎样让戒毒劳教人员从此戒毒信心倍增并自觉发奋努力戒除“毒瘾”,彻底与毒品决裂。其中,鼓励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让每个戒毒劳教人员都在劳教人民警察的鼓励中找到自己、正视自我,并从其迷途中被“拉”回来,让每个戒毒劳教人员都能找到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路。
) b1 D4 a3 _6 Z6 X H/ j( V
5 u6 x7 Q" W/ @ 三、强化认知领悟,叩响心灵良知之门, ~7 p( \3 U6 D, t! _ o
7 q3 H( H# V5 |7 b! c7 i9 M( D4 b- q3 U 在建有心理测试室、心理治疗室、宣泄室、心理档案室等的情况下,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劳教场所可以开通了心理电话咨询热线、网络咨询和可视咨询热线。此外也可以建设“晤谈室”,让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戒毒劳教人员可提前申请预约,与劳教人民警察或外请专家进私密的晤谈室接受面对面的重点个案矫治。这样的目的在于开展戒毒劳教人员的心理矫治,从而强化戒毒劳教人员的认知领悟。通过循循善诱、耐心引导、深入浅出的启发,使戒毒劳教人员改变认识,了解自己的吸毒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不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并提高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叩响他们的心灵良知之门,让他们充分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的道理。" c: t1 D" G: S- P; O* k- u8 ]
0 x0 S0 M! l( Z# t$ l 四、知荣明耻重塑人生,深化心灵良知的认识
* r" l# q4 H: G4 ~' \1 Z
9 ^8 Q" R6 X* }' h# E 一名吸毒劳教人员说:“以前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吸毒吸的是自己的钱,为了筹集毒资而出卖肉体,那是等价交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们要通过‘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自己明白了那种思想及行为正是‘耻’。”还有一位劳教人员讲到:“以前的自己为了在同教面前摆阔气,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竟撒谎说自己生病住院需要许多钱,昧着良心用谎言欺骗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年迈的奶奶,用奶奶那微薄的一点点退休金而潇洒地消费。对照‘八荣八耻’,使自己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卑鄙与可耻!”
7 C* k8 ?- L) {* S2 m- H
, U- K( _' y3 @% Q$ n 没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虚荣心等蒙蔽了双眼才走上犯罪错的道路,像这样的事例在劳教大院屡见不鲜。我们要广泛教育广大戒毒劳教人员,使他们知荣明耻,能够自尊、自爱,坚决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中。在以后的改造生活中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8 k4 T2 p! |9 f( g/ |+ S8 I: Z$ K) M, P1 S; c c1 w( ~- z& L: o
总之,唤醒戒毒劳教人员的心灵良知,任重而道远。在现实中,我们要求每个劳教人民警察成为戒毒劳教人员心灵良知的“守护者”和充满爱心生活的“导航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