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对象回归社会后,由于各自的经历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以及强戒时间的长短对毒品危害性认识的深浅不同,他们对待“复吸”这个问题上也会表现各自不同的态度。/ W+ R5 _3 ?( J' s5 ?$ N$ z! I( ?- G
8 N! R) L, k8 S" M
一)意志坚定型
8 H z) }" k- d+ w' T3 U8 O, d& u& M+ A& Z: O
这一类服务对象本质尚可,大多是受朋友的诱惑,或者是在对毒品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而被染上毒品的。由于吸毒他们中有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的家徒四壁、低保度日,他们对毒品的危害性,比起一般的服务对象更有着切肤之痛,因此他们回归社会后,就下定决心,抱定一个信念,彻底离开毒品,一切重新开始。! Y$ P1 v) [, h( `! y% h
: X. @: v% Q7 g6 l* X
他们言语不多、意志坚定。有的人从大墙回来后,马上调房子、改电话号码,离开过去的“毒圈”;有的人忙于寻找工作,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的人组成新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远离毒品。意志坚定型的服务对象在整个服务对象比例中并不高,但代表着服务对象要求戒毒的正确方向。
! I% m7 R5 k( ?* k3 t! v
$ Y2 X1 ^. G6 A* w' b二)左右摇摆型
1 H x- N: W+ d. M. y s
: X5 N9 \% d! B* A$ j" B/ O) e这一类服务对象大多是在生活中无所寄托,思想空虚,追求好奇刺激的情况下染上毒品。他们放纵自己,有的人几进几出,破罐子破摔,对戒毒失去了信心;有的虽然对毒品的危害性也有所认识,终因自己决心不大,意志薄弱,缺少抗复吸的能力,最后又重蹈复吸的老路。他们往往当面发誓、好话说尽,一遇到过去的“毒友”,就会身不由己地被毒品牵着鼻子走。他们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摆脱不了毒品的诱惑,最后心甘情愿的成为毒品的俘虏。他们是服务对象中的“高危人群”,在服务对象要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应是禁毒社工工作的重点对象。
5 w, l: [7 `0 j8 a& M7 Q6 O7 ?: N4 w: J: i) }8 S# C- A
三)偶尔为之型6 i; N W: I& [ L- l$ B* ?
, l# b. n& s9 {
这一类服务对象介于意志坚定型和左右摇摆型之间,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复吸的土壤环境和条件,他们是不会轻易去碰毒品的。就是碰到过去的“毒友”,他们也能坚持操守,避而远之。他们只有在情绪十分低落的情况下,或者是“铁哥们”的极力邀请下、或者自认为在十分安全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去“尝试”。我们把这一类服务对象叫作“偶吸”,也叫作“沾酱油”,这一类服务对象尽管只占到少数人群,却是我们要争取的服务对象。
l7 _( x$ ?- Q1 |: O; b( J3 W7 d0 W" O( B( y
除意志坚定型服务对象之外,其他的“左右摇摆型”和“偶尔为之型”,尤其是“左右摇摆型”应是我们禁毒工作的重点。) n$ X$ _7 A; t1 s% X
1 l8 {: A; \& Q9 F1 ~7 f
我认为在具体工作中,对“左右摇摆型”的服务对象要从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性进行帮教,要他们懂得“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要改变他们的认知,堵住他们复吸的“漏洞”。彻底与毒品、“毒友”一刀两断,真正的远离毒品。
. |+ A& T1 I4 Z* ~& c( f$ s) ?1 f, X' K; O3 t" {
对“偶尔为之型”服务对象,要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轻易地去尝试第一口,它会给你们的个人、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吸了第一口,它还会带来“决堤效应”和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变得不可收拾。一旦发现服务对象有“偶吸”、“沾酱油”现象,要及时介入,严肃批评和帮教,把复吸的苗子消灭在萌芽之中。8 k! v- k2 i! a0 f4 g3 W2 W
* L% A8 ?, A1 G, R8 B# d! O) I对于“意志坚定型”的服务对象,我们也定期联系、访谈,要经常“敲木鱼”,不断提醒他们远离毒品,要警钟长鸣。5 M- L% h+ K" S; f: A/ q
. q8 @0 I+ ?9 a3 s
康健街道社工点; J G# T. }% l4 K) X# k( c* O
5 M g0 T. D/ m/ l2011年7月27日
9 A6 f8 Q, F3 K3 V
2 {% s* S0 b0 i/ U9 T# L5 t2 T+ ?来源: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