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9-7 16:17 编辑
7 ~9 H9 d) c& e) |3 |" V: ~. Y& W, b
案例分析一:% ?4 o( X: _ Y; h
张女士今年45岁,十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十年来张女士靠做保姆、街道清扫员、钟点工、搬运工等临时工作供3个子女读书。2003年秋由于一次车祸张女士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张女士就以没有医药费为由出院。出院后,因为突然失去了一条腿这巨大的生活变迁让她很不能接受,张女士非常伤心,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跟孩子们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儿女的劝说下,情绪好一点。没过多日,当张女士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不仅考虑到自己的当前情况——自己的行动非常不便,不能做家务,不能做工,再加上家里突然中断了经济来源,三个子女中还有两个在读大学。张女士不禁越想越伤心,甚至想到自己一死来了之,免得拖累儿女。后在邻居的劝说下,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张女士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坚强和乐观了,她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她的情绪很容易波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经常想到这些,一面伤心,一面又爱发脾气,一面又很气自己没用。她几乎不出门,因为她既不敢面对那些像她以前一样的健康的人,也不能正视向她现在一样的残疾人。 ; Q" e, Z+ N( f* G i1 W
' \) b3 J( N& Z( K3 r3 J$ o
问题一:什么是康复社会工作?这里的康复是指什么?残疾人是指什么?(15分), o& T4 @( N/ }- N; k5 i
问题二:康复社会工作的目标有哪些方面?(15分)
9 [ B% v% [3 ^* W! N, b问题三:残疾人的康复是康复社会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个方面,不是医生的社会工作者将如何帮助张女士?(70分)
4 W ?) F6 G, A+ @4 ]' f( { d) y& E$ A# ?& D
- k% r7 {0 A L1 ^7 o. y% O! I7 {/ \& ?3 n4 ?: ^8 |" y5 R" c
案例分析二:' `. a! x7 q1 }! U
" N( c: {* l4 F$ |" Y
6 l. S; {* h& Q8 q( N 某市社会工作机构长期以来积极通过电视、广播、公益广告、机构咨询热线、定期讲座等多种方式向市民宣传预防残疾的知识和技术。并通过组织很多优秀残疾人讲演他们的成功事迹,和展示出一些优秀残疾艺术人的优秀作品来呼吁大家消除对残疾人的误解及歧视。他们经常对多户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每月都将最有困难的一批残疾人列为重点帮助对象,宣传他们困难的生活和境遇,争取寻求各方对他们的帮助。而且将有关本市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都定期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将说明定期呈上政府。积极协助政府制定残疾人的保障和福利政策,为本市的残疾人群体争取了很多保障和福利,在他们的工作下,本市的残疾人在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精神面貌以及福利待遇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本市的市民对残疾人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有了帮助、尊重和平等甚至是敬佩的意识。该市社工机构的工作赢得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
7 q1 v# l* k( y/ P
5 _( t9 ?: ?6 |' j6 d' f问题一:该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体现出康复社会工作的哪些工作内容?(40分)9 S; H. u* @' m( a; U" l5 Z
问题二:康复社会工作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你认为该社会工作机构可以有哪些改进的方面?(60分)
: W! D7 }. G% C% X" X( Q8 b6 J: I
- d* t5 \$ J& n: E* l1 P5 E, W$ u' {, b9 L
案例分析答案
: h- N' D1 P/ x# S# b0 J! b& P
0 [/ ?( V6 T/ N: d5 ?: l W" H5 h# W" i- q.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