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湛江新闻网
$ c$ \' R% R* D4 W7 N. F3 n. J( h3 j- l& ~% M
“梁姨在家吗?”
. w2 o% v k* S$ _5 H
0 {, W% b& \1 [4 ?% b5 P屋内传来了一声应答,民主街道办金城社区的吴书记和叶主任一起走进低保户梁姨的家里了解情况。. X4 W' I- h6 C0 W# ~$ n1 a
5 E, }: p ^& ^* m
梁姨的丈夫是伤残退伍军人,夫妻俩生活贫困,是低保户,儿子今年9月即将读大学三年级,广告设计专业的他也准备参加实习了,却一直没有申请助学金。吴书记给梁姨详细讲解了申请助学金的流程和所需证件,并让梁姨通知其儿子,准备好相关证件后到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
E4 Q( q8 Z- R4 x5 P: J1 T; b9 i
这是吴书记平时工作中的其中一个剪影,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她每天要负责的工作远远不止这一项……' e+ l. d7 ] H N6 u
# k+ I3 p4 ]3 P' _: l金城社区是赤坎民主街道办的其中一个社区。目前,民主街道办有金城社区、海北社区、海棠社区、海平社区和三民社区5个社区,共有常住人口近4万人,包括流动人口就超过了5万人,但每个社区都只有8名工作人员。
( N6 ^5 x; M) M
6 T4 h( c- Z* E) ~“这8名工作人员每人都要负责所在社区的‘条’和‘块’,”民主街道办一名负责人说,“‘条’是指不同方面的工作,如安全生产、民政、综治、治安、计生等工作,而‘块’则是街、区域的工作。往往每个人所负责的‘条’和‘块’都不止一项,还会因人员流动大和治安问题而困难重重。”( N9 M$ U9 [/ j: y
4 I, Y z& a" ]3 O
“几乎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都要靠社区来协助、落实,每人每天负责十几项工作,加班也是常见的事,需要马上完成的工作,加班加点都得做出来。”, g6 ]( T2 z' J$ u; p$ E6 H
% ?+ u9 h3 s+ w! z- T; j- P4 [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范围非常宽,工作任务自然也非常繁重,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民政、劳动、计生、科技、工商、公安、建设等50多项工作都压在社区工作人员身上。
& l/ T- X0 m" {: J琐碎的工作天天做不完
+ |' v: z( k$ r2 \7 X; t3 ] S& L; g( e4 Q
金城社区刚刚完成刑检,接下来又要帮忙统计人大换届的选民人数。统计人数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平时下户了解居民人口情况,是根本没办法在指定时间内提供有关数据的。
$ n- d* D5 x/ M- {/ w3 b1 ]$ w F
类似这种繁琐的工作,社区仅有的8名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做。
, H- w4 V. Z5 y1 I' T* l8 t" p
9 b/ u2 ^5 |: ?9 }( \( }2 f万一碰上比较棘手的工作,做几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也不鲜见,如果没有耐心,社区的工作是做不了的。
( a% q% U$ v: y3 \
5 r6 h# Q+ E) ^' H9 t; N0 P有一对夫妇离婚,他们因财产纠纷、儿女的抚养问题而一直闹得很僵,两人闹到社区,叶主任负责调解了不下十次八次。有时,他们甚至闹到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叶主任也要陪着一起去调解。# S7 |5 Y- o# ^; e$ s
4 @$ G) W" ^; b6 G8 R( m4 Z% \
前不久的一天,叶主任从上午11点开始为这对离婚夫妻调解,直到中午2点,两人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后来,叶主任只好单方面做两人的思想工作。前几天,他们又到社区居委会,叶主任继续进行调解,依然无果。“只好下次继续单方面调解了。”叶主任无奈地说。
( Y% \+ ?3 c. p) [% h1 E" r# r
& ~; B" k# t- Q4 J8 X7 k5 ^2 @3 t Q据悉,金城社区办公地点附近几幢楼都是解困房,汇集着下岗工人、低保户等,而邻里之间的纠纷也不少。
/ U9 a; `; M" T. Z; o5 [8 x# T+ U% {+ n3 d- o9 V3 P
加班多,薪金少,困难多5 u) U6 H. t8 I2 `
对社区工作人员来说,加班是常事,手机更是24小时不关机。/ ?( K7 z& M/ V
) o0 S: u' l$ ?
除了处理手头上的工作,还要经常下户,摸清常住人口数和其家庭情况。然而,下户时吃“闭门羹”也是常有的事。
' c3 u9 l" f+ p- S
. @. B$ p' k. j. u* B+ P“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去下户,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有时遇到不理解或者恶言相向甚至暴力对待的时候,都很委屈,但是,我们的工作性质却是,就算居民再怎么错都好,我们都不能态度不好,都要耐心地做工作。”一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 n& h6 l7 x3 {- M* D. k& F: G; y, B) l: K c; ?0 d5 v. ~
当下户去到一些比较高的新楼盘时,从上午9时开始下户,中午12时回来,也只能走访十几层楼。但是,此时的社区已有一半工作人员出动下户了,剩下的一半工作人员得负责全社区的工作……( V, V+ h7 o% U. }
* ]* ?! w0 z& J' ?6 l0 j“任务一点也不比珠三角地区的轻,但工资却比不上。”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说。7 o5 n j9 z0 E; y$ I
. @6 Z9 c# B! R8 K' M$ E由于局限于一部分条件,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比较低,除了“三金一险”,领到手的工资才800~1000多元。
! t( [9 | V0 f" |7 w
4 j% z- r+ t0 c% E6 }( S“我做了20多年这工作,现在书记、妇女主任等一身兼多职,一人做三人的工作量,每月才多加50元,也没有社保和医保。现在即使是还没毕业的初中生到外面打假期工都不止这个工钱……”一社区书记对记者说。
/ z% x* c& g( a3 ~; \ U6 Q- T0 O* H9 h5 L5 J
……! E2 ^8 Q2 }& J g
, R p* O, M7 c(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转型,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万金油式的服务不仅让社区工作人员疲累不堪,也逐渐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如何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水准? ( d" B8 S! f* m! _ u
; B, Y b2 w N
“如果政府能购买社工服务,这当然是好事,起码可以减轻社会工作者的负担,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政府多指导,我们的工作会好很多。”吴书记的话道出了不少社区工作者的心声。
V* N j+ Q; T1 p$ }- f
5 u! ~, h' l$ g! ~3 [于绝大部分社区工作者而言,政府下达任务,中间具体如何操作,却没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工作较难开展,这个令他们极其头疼。别的城市有什么好方法呢?% e# ~4 g! t* _0 R& H' u
+ j* ^; f: y3 A% e! n
深圳:全国社会工作试点示范市
% ?( M5 G$ j. c# t( q `; {2010初,深圳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会工作试点示范市,而“深圳社工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也入选学术机构联办的“中国社会政策十大创新奖”,它正努力延续着“邻居”——社工文化发达的香港的社工发展模式:由政府出面向民间自治组织购买社工岗位,这一做法无疑正是内地城市社工发展的一次飞跃。
! Y& j8 r2 {9 @; O+ y; L. X/ g4 C1 ?2 d
从2008年3月起,两家香港社工组织: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应深圳市民政局及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邀请,展开了“深圳计划”,为深圳社工提供专业的督导工作,深港双城社工文化的交流也由此展开。$ G$ C! v6 d8 Y2 n* z/ Z7 p8 ^1 a
8 q ?* y% {( S$ ?2 C在社工发展的第一步上,深圳无疑是学足了香港模式,选择了一条“民间化”路径:先由政府倡导成立民间的社工机构,再由这些社工机构派遣社工到购买岗位提供服务。也意味着和香港一样,深圳的社工同样受聘于民间社会机构,但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来自政府资助,可社工是属于聘用的机构管理的。
/ G6 n: q; x4 G% n7 P S" E+ J/ T# ]6 R# k
番禺:政府出资“买进”社会服务0 L C- L1 u5 k$ N
2010年,常住人口200多万的番禺区地区生产总值首破千亿元大关,虽然,“GDP”与“幸福”并非完全对等,但雄厚的经济实力,无疑为营造幸福感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2006年至2010年,番禺区共投入1.2亿元对全区89个城市社区的活动中心、生活小区配套设施等960个项目进行了建设。
. [2 Z! ~7 k1 @: l; U4 O
( b/ |+ J$ y1 P/ Z+ i0 p有了过硬的硬件条件,在引入“社工服务”这个“软实力”时,番禺区也花了大力气,确定了“三街一镇”(市桥、桥南、大石街、南村镇)作为区社区管理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并在全区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市桥街,设立了东片区、西片区2个社区作为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试点。每年由区财政投入30万元,与专门的社工机构合作,专门做好针对青少年的社会服务。
6 i$ |# \# a0 _: o9 @+ N; R8 p
2010年1月,以市桥东片、西片两个市民活动中心为依托的“青年地带”社工站正式挂牌成立。社工站分别委托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同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两个专业社工机构对片区内13—30岁青少年开展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学习辅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人际交往、家庭教育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内容。一年多以来,已服务青少年24600人次。' t2 k9 u& ~& j2 N# Z
$ F, T& e" T: P! K: G香港:“有困难,找社工”7 t2 | R( \6 D; j
“有困难,找社工”这样的口号早就在港岛深入人心,而社工似乎已然成为好人的代名词。从上世纪50年代起,香港就开始注重社工发展,推进其法制化的进程,早在1947年香港就成立了“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直至1950年香港大学设立了社工服务的相关课程,香港社工的服务对象越来越丰富和精细化,从单纯的社会援助走向社会服务。8 n7 |" t/ [) @6 K4 X' q
/ Z/ \8 ^, U0 y- B8 X; w' p5 u
香港社工服务分类不仅按对象,同时也会依照不同的服务手法分类,无一不包含着香港社工的细心,更多的是体现香港社工服务系统从单纯的做善事走向专业化。依照香港社会福利署对服务对象的分类,目前香港的社工主要分为九大类:包含了社会保障、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临床心理服务、医疗社会服务、康复服务、安老服务、青少年服务、违法者服务及社会发展服务。
( s, O! Q4 \/ @' R3 Y$ x) _0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