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720|回复: 0

[心得] 社会工作者为啥突然火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工作者为啥突然火起来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邓兴军! `- v% E% f1 V6 `

" h: i" F- y# r9 [; }: O0 o) e0 i, `& T" ?
■2008年12月27日,来自北京各中学的年轻教师聚集在一起接受社工培训,他们分组创作完成体现各种矛盾冲突的立体画面。3 x( O& z4 [' R: [7 M! A% [

) _" C) {- W" H# W
% N* M/ |8 M* T& e) |8 B 社会工作人员,这个以往看似生疏的工种,在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大量裁员的这个冬天,却异乎寻常地成为今年职业招聘的热点。社工人员是什么职业?社工人员招聘市场缘何突然火爆?
8 Y8 r# c; t. i
1 G- L- f7 \3 G* ~" K% ?  ●新闻现象:- V; Z6 @. ^, [: P* f  Y

- U) n9 X- e% F4 Q9 G  N3 m: a) t. @
+ @) X- R: y; P5 u8 _
  社工人员招聘突然火爆,打工子弟学校引入驻校社工/ p# V: c1 K& l0 \

+ K1 b! y: ^. X) ^  这个遭受金融危机寒潮的冬天,对于想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来说,一反常态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因为不少的区县、街道等公开招考社工人员。8 p# }- f4 f7 _% D5 [0 R
9 n. O; A( t2 v3 h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项名为“天使在身边”青少年志愿精神培养和社区参与计划之热身成长营在北京开营,专门为本市中小学培训专业社工人员,来自史家小学、北京四中等近10所学校的教师参加了这次营会活动。" F/ h3 E1 l$ S- j3 _, J+ x. T9 P: b

0 h& i' y( W- h9 F% }; V$ X- N  在训练营现场记者看到,来自香港的社工运用多种别出心裁的方法调动参与培训的教师、社工,使得原本还有些陌生的受训者迅速通过“不同的排位(生日月份、住地远近)”、“共同点”、“肢体活动”等游戏迅速“破冰”形成团队,培训社工也通过明白易懂的方式让接受培训者明白了帮助他人最重要的是同行。3 L! ^' y+ V2 O8 B9 @; E* N
# B8 K, C5 @: h* e
  “这次的营会只是个开始,未来的一年里我们还将利用香港的专业社工资源持续地为参与学校的教师、学生、社工提供专业的督导。”“天使在身边”青少年志愿精神培养和社区参与计划的组织和构想者之一、新公民学校首位驻校社工姜慧雨说,“计划将按照群体建立、青年主导、社会关怀等开展主题活动。”8 R' d4 n; p" G% z! f) }2 Z
! C: A* E( V) o& [! \/ m/ U
  专业社工马利告诉记者,跟普通的志愿者服务不同,驻校社工一周至少为学校服务三天半时间,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帮助老师建立互相交流沟通的工作坊,同时对师生进行相关游戏培训等。“我们已经有摩根大通公司的专业资金资助,设立了配套的社工室,以及开展配套服务的工作经费支持。”马利说,“因此驻校社工不需要学校提供费用,公立、私立、打工子弟学校等都可免费申请服务。”; X; c/ A0 ~4 A

+ o' b+ t0 w- M! P  “天使在身边”青少年志愿精神培养和社区参与计划(“天使在身边”计划)为期一年,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小天使行动基金会和新公民学校发展中心共同发起。该计划以培养青少年的志愿精神,致力于青少年内在生命及心灵的培育,促进青少年的“群体成长”,让青少年主导社会参与,帮助他人,也接受他人的帮助。( s* P' x! ~) t/ i  f+ B
  m9 F" k, J$ i/ m$ M5 h% m8 X
  ●热点解读:
% r8 y; |- y( @3 k) g+ a! [7 f  W8 }$ S! G5 w% ^/ m. {5 F
  社工人员是干什么的?新工种还是老岗位?# I' J' K6 A4 z

2 c# o( \& }( q9 k1 J, B  在人们的视野里,社工似乎还是个新名词,更多的来自香港的电影或者电视剧。12月19日,北京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研究院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挂牌成立。社工人员是干什么的?是新工种还是老岗位呢?1 l: |* F- D+ j8 C

0 R8 k8 k  r  U  在当天举行的“首都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学术论坛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也认为要讨论社会工作的概念。9 q* J' h/ M  {. y7 _3 Z- A
" F6 {4 r! _6 M- G" X3 w6 f
  “在社会工作者成为一个概念,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太清楚,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也不是那么明白的情况下我有这么几个提法。”王思斌教授说,“第一个我们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核心,没有人才建设,我们走偏了,党委抓人才,组织部抓人才,没有人才我们就无法建立宏大的队伍。第二,社会工作者是中坚。第三,社会工作人员需求。在我们私下谈到社会工作人员的问题,我想再次强调社会工作人员的问题,社会工作人才是核心,社会工作者是中坚,社会工作人员是基础。我想这三句话大家可以讨论。否则我们要完成这宏大的建设可能就会走偏,所有人都是社会工作者。因此,我认为我们中坚力量一定要有,通过考试考过的。”
6 C8 x6 Z0 \/ ]4 x
' T  o$ Y) x" g% G! k6 B  r% A  王思斌教授认为,之所以今天需要社工工作,一个是需要价值观,第二个需要能够促进化的甚至专业的方法。“借助一个说法,这两个各有千秋,各有好处,但是我们要用它之所长。”王思斌教授说,“专业社会工作有什么长处?细致、方法、价值观互为主体、长效结构。实际的工作有什么好处?管理与服务并存,组织性的,人性化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你让专业社工处理打架的问题、家庭纠纷可能比较困难,但是要解决孩子网恋等问题,可能就容易得多。” 8 R# i# r' o3 ~: z1 ^/ B1 O3 V
) H1 ^- w2 Z  T/ _1 N# {
  ●现状分析:
" R$ j5 ^: w) Q7 Y9 S' l
! E/ M. M7 V! c  北京最缺社区建设的社工人才9 W5 r  ^5 i6 v. r$ @: f! G. W6 \# K

! \  s0 T  j$ X- d# f- Y2 C- L  尽管专业的社工招聘今年刚开始火爆,社会缺社工人才吗?缺什么样社工人才?
- c" U% ?( X9 T3 q! e& x  w* s/ @# P* k0 }$ g- z
  “2005年美国有65万社会工作者,按照这个比例推算,我们国家应该有超过300万的社会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洪大用说,“但是2005年民政系统大概45万多一点,这是主要的。如果包括其他的一些系统的可能还要多一些。所以,我们进入了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其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发展社会服务等。”
$ Y& B$ U  L% a/ }2 h: D* ]: S5 ?; G+ Z9 I% [# q9 A

+ C' `8 l- e/ P0 B
  g* Y5 B: ^% h- w, @) ?) J; v  缺人才吗?从数量上应该说不缺人才。“目前,社会工作每年有211个大学培养人才。”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肯定地说,“但从需求上却很缺,缺的人才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人才。”王思斌教授指出,北京市社区建设需要什么人才?就是最缺乏的社工人才。1 ]0 u* s5 f- _8 E$ w0 D' Q& R! |

; W2 q# i9 Z) z  王思斌教授指出,在这个意义上要讨论现在社工教育,一个方面我们的毕业生分配有问题;另一个方面我们说缺人才实际上这里有一个矛盾,我们怎么缓解这个矛盾,处理这个问题,利用人才的聚集优势来解决问题。% F9 O" h9 B- l( z
* {" I! _! r' y; b# D. J7 |
  “对北京市来讲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因为北京市有这么多的大学社会学的学生,而且我们还要培养社会工作的硕士、博士,另一方面我们缺人才。”王思斌教授说,“是不是缺人才?真缺人才是不是有人才?有人才。但这个人才能不能与需求配得上,是急需探讨和解决的。”0 f6 i% V% l+ i2 U- N
8 t7 V) n7 l) w6 l
  ●记者手记:: ~$ K, {  e, h# D

! o( _+ A9 Y  m. c' I3 X  真正做社工的单位太难找了" H; @( s. C9 k9 E: p- E- S1 ^
" G' A  z1 M) K" R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专业对口的实在不多。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弊病,同样不可避免地体现在社工人才培养上。. q% [2 K) _% M* d! N

: |( B( n, V* {% q6 \( r/ t' @  前两天采访一个专业社工,问起社工的社会需求情况,做了一年半专业社工的她幽幽地说,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培养社工毕业生,但他们大多转行了,有的进入政府机构,有的进入非政府组织等,真正从事社工的人数也就10%左右。% N, s  c, p5 T9 q7 M; E: P) B
# R/ C6 b& t7 ^8 ^6 ]
  这位专业的社工告诉我,许多学习社工的大学生,毕业时很想从事专业的社工工作,但这样的单位太难找了,一是没有单位专门招聘社工;二是虽然一些非政府组织招聘一些专业社工,但往往只是辅助性地做一些行政事务,做一些带有社工服务性质的项目主管或助理,而不是做社工工作坊,为他人提供直接的社工服务。
  C$ t. U' m+ t8 \: E+ [
0 N6 `9 v( J0 R- Z# O: [' t  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习系主任、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会主席阮曾媛琪教授印象中,在过去20年中,社会工作从没有人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到现在全国能够大力推动,实在是要谢谢很多人为此付出的努力。
7 e+ X9 E! a. V8 |, Z0 A* Q$ @3 S% q  J; {4 q8 o0 w
  我觉得,目前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个好的机缘。因为社会工作是一个能够帮助老百姓,能够帮助居民,能够帮助弱势群体,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能够提高人的尊严的一个专业,所以,这个专业是我们大家都很珍惜、很重视的。千万不要热热闹闹开场,冷冷清清结束。* v, f6 m7 i% N- h

7 ?2 u* B. {; W, N. M' J* [  摄/本报记者 陈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1-5 21:02 , Processed in 0.04214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