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4-1 09:47 编辑 ) c. `* m6 r1 @& e, u
/ b8 Z) P) x. C) e/ H# D
新华网沈阳3月12日专电(记者 范春生) 6 R6 E6 e( t# V6 C; t 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社工站成立10个月以来,对未成年人案后帮教工作进行有益尝试,通过个案工作、家访跟进、网络沟通等方式先后帮教27名未成年人,其中使17人找到了理想的工作,4人自主创业或重返校园,一批“问题孩子”得以重塑人生。 4 r1 E6 o9 U2 B: t! q: v 2010年5月,沈阳市两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李方书、林晓娇从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人手里接过聘书,成为沈阳法院系统的首批专职社工,负责当地“问题孩子”的矫正帮教工作。当天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社会工作站同时成立,着力探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新机制。& v: j% v" o, h& T& y+ e j i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延丹、少年庭庭长张海军介绍,所谓“问题孩子”,是指全市两级法院判处的缓刑、免刑、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这类孩子在沈阳约有500人。过去,帮扶工作由法官、社区人员、民警或志愿者担任,成立社工站,可以使这项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 D$ f. y2 c8 w+ b( F 这两名专职社工在沈阳中院一名法官负责指导下,边工作边总结,先后制定了社工帮教工作流程、帮教协议、结案制度等,实现工作有章可循、运作规范。针对未成年人喜欢上网聊天的特点,社工站在互联网上创建社工QQ,有20余人加入了社工群,开通了社工博客,通过上网聊天、游戏、发表诗歌等方式与未成年人交朋友,帮助他们积极乐观地生活。 ) c H2 B# R. n- e8 H: o, M+ ^! {;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