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94|回复: 0

[华西] 【成都】灾区社会工作诞生“汶川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7:47 编辑 4 a2 o" O# o8 G& r5 t4 r' r
1 k" N; R4 x0 `/ ]% O, h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颜婧 王序9 f: z2 Y- k4 p" ?4 m

8 D+ V0 ^1 |' Q" k# R2 F9 x政府出钱购买社工服务$ s  A7 X, X. Q) t; d( ~
  “1+1+1+N”模式扩大社工群体% r$ ]8 m+ N. E% p1 O1 h
  (记者 颜婧 实习生 王序)工们不定期组织各种活动,陪我们下棋、教我们唱歌,我们很开心。感谢他们!”最近,汶川县举行社会工作推进大会,当地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的姚大爷讲述了自己的快乐生活。汶川特大地震后,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进入汶川,至今已帮助数以万计的百姓。/ Z$ C& s8 F6 H6 E

; q: [& w, H) g! Q* v# `* a8 I& x: B6 e7 b) G! g: X$ i

4 Q2 {( d1 w+ v  会上,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汶川县闯出了一条西部民族地区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新路径,值得推广。/ P2 R! A( K' m4 Y6 E$ F5 Q
  借鉴广东做法4 E  O/ F/ ^7 w
  政府出钱购买社工服务* Z# l+ e2 i7 }! \0 l; h
  “我们的服务是面向灾区民众,为"三孤"人员和青少年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支持。”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因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需要,2009年底,广东援建工作组和汶川县达成共识,正式将社会工作纳入重建工作规划。大本营位于广州的大同社工也在汶川设立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由此,汶川县首家民办社工机构诞生。服务中心除开展震后心理康复等工作外,还开展了羌族儿童和贫困单亲家庭服务。6 P5 \; _. ~$ L# O& V% \7 u
  “广东在社会工作方面的模式很成熟,而且他们的社工进入汶川早,对灾区群众的情况很了解。”汶川县政府领导说,服务中心成立后,广东援建工作组和汶川政府共同出资424万元,向中心购买3年服务,“政府出钱购买社工服务,在广东并非新鲜事,但在汶川还是第一次。”他们看重的是,专业社工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一手资料,一方面能以朋友身份为群众送去温暖与关怀。, d* e* H- b+ u& o
  因地制宜创新6 x  t" ], {# V. C( s4 O* a9 }
  “汶川模式”形成新范本+ a/ t9 Z% g/ I6 S
  通过广东社工传帮带,汶川逐渐培养起自己的社工。结合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服务中心从用人模式、打造爱心品牌等方面进行创新。他说,要让因地制宜的“汶川模式”成为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社会工作推广的范本。' ^% W& A# m: |4 a6 ?$ A: {
  社工站尽量培养和聘用川籍人士,注重本土化。目前中心的11名社工中,川籍社工有8名,其中6名都是汶川本地人。为调动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社工事务,他们还创造性地形成“1+1+1+N”用人模式:即1名高校社工专家+1名汶川本地人社工+1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若干名汶川本土志愿者。这种模式让社工群体迅速蔓延至汶川的13个乡镇,并成为广东、四川等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高校的实习基地,接受了百余名实习生。
, \' q4 f, C2 a/ Z1 R0 U  汶川县已将社会工作纳入当地“十二五”规划,计划在未来3年时间,形成具有汶川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
5 h, k$ s$ Q$ G; c5 Y, p  目前,汶川社会工作得到民政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共同资助,这也是该基金会首次针对地震灾区民办社工机构开展的试点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官员杨海宇表示,“我们帮助了"云朵上的花儿汶川县高半山区羌族儿童社会化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和"汶川县震后特困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建设"这两个项目,看重的正是汶川作为地震重灾区,率先引入、创新和推进社会工作的范本意义,这对于探索灾区和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价值巨大。”
7 F+ T- d0 g4 s3 O; v0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9 07:47 , Processed in 0.04062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