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双666 于 2011-3-10 22:19 编辑
/ B" U: [3 V: J% E; e/ |* h/ ]$ C) U: Y& r* e0 I3 U
出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b925080100n2h9.html5 ?7 [$ |4 Y7 D! K/ z$ R
8 d# u8 a8 D% b0 T
eps社工介入模式,所谓的eps可以说是“易办事”,香港的很多都这么叫,而学了这个模式也可以易办事。但是eps其实是指:E(empowerment)充权。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去帮助服务对象达致充权。国内对这个有很多的翻译,比如:赋权、增权。但赋权感觉是从上而下,你给他。但是这个权利本来就是案主应该有的。而增权,感觉是他没有,你帮助他,但是案主本来就是有这个权利的。所以充权感觉好一些,充权是源源不断的去充满,没有停的。充权还有三个层面,个人充权、人际充权、制度充权。P(participation)参与。透过参与才能让服务对象发挥强项及获得充劝。社工是不可以帮案主做的,而是应该让案主参与,案主来做。S(strengths)极度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及有强项。总结起来就是:采用强项角度去运用参与以达致充权作用。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是,箭靶(最中目标):充权E;箭(方法、途径):参与P;弓(基础):强项角度 S。这个比喻就是用箭在弓的基础上射箭靶。社工对服务对象是怎样的看法,是否相信服务对象有强项,有能力。现在用的案主(client)也是多为负面的形容,而用服务对象(user)就会好一些。现在香港有的老人说自己是进化而不是老化。
, w# W: k( P; o T" m5 p1 E3 O) j# z5 H+ e8 Z: m$ }
一、强项角度。/ s t# H! k9 h" p/ R# F- d- R
/ s- G) K; A! O5 m- t1 D' ?) k
1、相信人会继续成长及发展潜能。
2 w, Z4 }& P' P3 t( K
3 @ A) T" k: m2 @2、好信、好信、好信、好信、好信服务对象有能力及强项。这里说强项角度不是相信人是有强项的。然后让我们想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他想表达的是,不仅仅是相信而已。而是十个相信。真正的相信。说自己约是久的接触,越是相信。而我们现在很多的社工只是相信,因为书上有讲,老师有讲。但是我们真的相信吗?我们真的相信我们的服务对象有能力及强项吗?我们相信自己有强项吗?这里问了一个同工自己的强项是什么?我自己也思索了一些,为什么好像答不出来,或者我平时真的没有用强项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吧!那我有用这样的角度去看待我的服务对象吗?- E3 {3 U& e5 G
n! s; @7 R% c! F. C S* j
3、不要只看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限制级弱项,要多强调他们的长处和强项。在这一点上之后又同工提问:我们关注服务对象的强项,但是他的问题依旧存在啊?这个怎么办?甘sir反问:那我们不去关注强项,问题就不存在了吗?关注强项是从强项入手,而不是指不去管他的问题。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工更多的关注问题,每次和服务对象一见面就谈问题。这个并不能很好的促成问题的解决。
1 I$ B- t, j- N- X2 O- U8 T2 j! F6 o: j! }3 Q( ^
4、服务对象不只带来问题,也带来资源。
# D% A- R l) |: z+ X. ~
2 N" @+ T5 m4 _5、多从服务对象 强项及能力入手。
* {( i6 h& D, n9 ]- v$ R. A2 X# N$ m h& a
6、不说“不”,要说“行”。0 s/ Z: S! R% T
X) g/ g4 I, h5 y0 p. Z7、服务对象才是专家。服务对象才最了解他专家的问题。社工应放下自己的专家身份,与服务对象一起参与,一起去做。我们是大学毕业,但是只是4年,而服务对象是几十年的社会大学的学生,或者他是社会大学的博士,所以我们要尊重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才是专家。8 }7 A/ s" l7 B
9 ^; ^ e3 N4 c" W4 |+ G8、要多寻找及发掘服务对象的强项。如果我们常常都能够发掘到服务对象的长处,每天上班面对的都是找强项和好的,那我们也会乐观一点,正面一些。# w5 u6 v# {; @7 G0 Y
8 ~2 t1 _# p2 ]+ h" c$ ^! x
十个寻找个人强项的方法:" P }& ?% W9 v. m; f$ H
7 u$ n5 i) w/ s# |8 }5 a1、多留意细微不显眼的事。社工要做一个细心的人。$ o* Q" u/ p. z. c
+ W! E/ y; p6 e0 q6 Q U
2、不要只看重问题,多谈兴趣或喜欢做的事。其实我们常常也会这么做,但是仅仅是在开始建立关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谈兴趣和喜欢做的事,不仅仅是开始才要做的事。
; F7 b* [1 C; m' J+ {, X3 M" ?
9 O) A+ s/ M8 w* i0 D9 @3、不要只关心寻找,多了解过往的历史,尤其是过往的工作、成就。
& O& I2 |& _# J! s- G1 d2 k" ~! D: f. Z9 X
4、个别化的运用。这里举了在相关让智障人士去做义工卖东西的例子。或者每个服务对象都不会做这,不会做那。但是利用他们的长处,个别化的运用,让会说话的人说话,不会的笑,会说谢谢的说谢谢。最后能够让每个服务对象都发挥作用,完成一个工作。而不是放弃谁。他让我们去想一下自己的长项是什么?说他认为领袖是分担的领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
K, w3 M5 _; w, z5 B6 I
$ b8 f' B/ ? `" |* b6 u" ]5、离开主流角度或意识形态。很多时候,我们按照主流的意识去评判一些东西。难道每个学生都一定要读大学,然后工作。如果有人喜欢剪头发,读了初中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可以吗?社工有时候需要用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服务对象的。后来的讨论中,有同工说到,当我们用非主流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老师、家长的反对。但是的确是这样,社工本来就是一个有诸多限制的工作。所以我们要有所坚持。
) s w/ ]' j& B
5 ]1 m2 [; I, s- O6、从另外一个环境或 处境及人的不同身份去发掘强项。
1 M7 G: _2 W: [9 z9 ]6 E+ J, w: _' y# D e
7、相信及强调凡事有正反两面。
7 k" m$ L8 N' k. L( z8 Y0 a3 T) f3 W) A! I$ Z
8、令服务对象有机会去参与新的尝试,多与他们一起经历这些新尝试。只有和服务对象一起参与,才能够发现更多服务对象的长项。2 Y ~% q) W, |% v1 o
4 E) h& u/ j/ l9、从了解如何面对逆境去寻找强项。+ g/ z, u$ L; B ~1 F# R
, O- g* J6 q$ W10、从家庭、小组、组织及小区强项去寻找个人强项。: v, A& P/ R# ?7 E. h5 r- g. O/ W
" R) E" y& D! m! u) z二、参与
$ `$ z1 \1 {# K1 l0 z/ z* ^1 _& @, n+ R& S" c0 G) S; A
1、主动的; ]7 U* i+ G/ d7 l0 O
, F' D! ]# O1 S% y; I/ h6 u# D$ k2、自愿的
9 {; s( t |2 A. z5 v- L. H8 u( P" l# p% U+ ]4 J8 M
3、由下而上的,服务对象不是跟随者,也不只是执行者* V* A7 D" F! o
! ?2 [+ h, _ g( {1 `* F L4、会参与策划及决定。/ k, \4 O& }( b; ~% \: e3 P
/ `; P% ^; m p+ d* G1 e5、有选择与决定权。. c5 o0 M% y% K+ c3 [; I
7 X0 \% W) P8 B
6、与工作人员建立伙伴关系。什么是伙伴关系,筷子就是伙伴关系。
5 P( }+ h3 ~8 a: ], e0 K- D! g0 a N) i/ p& h9 ~
7、与工作人员分享权力
* G. }' T6 Z; q, b9 y$ K9 U5 t- N( `3 K/ _ {% s& p" h
8、运用服务对象的强项- @" y+ I2 k2 \& e; t2 d0 p& n
- F. I8 b! M( J; a( r c9、让服务对象得到充权
1 X0 ?0 y3 a2 x/ a @$ ~; E, v3 Y0 y" V Q0 X+ Q
10、提升服务对象形象
- I/ v' Y! G3 ~4 |' i5 `) D- V9 K; G! }+ A# q8 k* R" \
如何达致有意义及高度的参与呢?8 N5 l3 Y* E) L
+ Y# z: v* x3 m y( ^1、工作员放下专业权威角色5 _$ G7 e" j# A$ c3 Y. j
; \' Z; Y& a- _) `2、改变或减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 U" j0 ^/ D# R- ^
, |& k5 k9 [; y2 J- |* B3、真正及用心聆听服务对象的声音
$ N5 j( J0 s8 L6 ]
% O8 |" o: l; G& A$ G* o9 g4、推崇及肯定参与是服务对象的权利
+ t- O, _( u* v" E/ k0 l6 O8 |2 h4 |: n* i8 ?9 W/ r! s2 r
5、推动用者参与是所有工作员都需要去做的0 t) m: b; E7 i- g* Y5 [1 k
2 I2 k' n* {! j6 l+ S: O; ~
6、提高适合参与的多元渠道。9 H$ a. w; @9 N% u. O4 h4 c5 e% e
. Y4 S) `( ?! |' U$ ~5 s N; T
三、充权
: n! [1 |, D/ o. m5 v% s/ n
4 g* ]3 u& C* {% k! g: J" S充权的概念:1、充权的简单定义是去获取、重拾或发展个人的权力或能力感。9 F% F5 q3 I5 f* Z* Z
+ J* W9 D$ a$ c8 I1 L Y
2、充权是有效应付日常生活困难的能力,去达致有足够力量去控制个人将来的命运。
8 B- r( R; L! N3 w$ x8 G% X) z: O% ?4 N4 u/ u( c) j, |, v
3、充权的目标是消除个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增加自我价值,以及充实自我能力的感觉。
& E' d' N' w- M! R' v% @
# }, ?6 y/ V# `% P |充权的作用:1、减低无能感,加强内在的权力感。. e2 ?$ g0 h. z9 U
- p9 U; y- y4 K" G 2、寻找及肯定自我价值9 H- y# i# e: `. y' `" p; `4 j
2 u" Z! y$ Q$ T+ H$ l
3、减低社会的负面定型机歧视$ J' Q% u3 C- V( y# ~
) l6 O( A3 f0 P C S5 `7 e% ^
4、建立积极人生观1 V3 `1 j: S: \
' Z( t. o* R6 k
5、有信心及积极地去影响社会政策4 K3 y7 m8 t% F; h
# A9 g4 j. U a) e
6、一个内在的转化过程,由无助及无能感的心态转化为拥有较强的自我能力、自尊及自信的感觉。% D$ m0 I% `. B$ r2 v9 [
" {* Z7 I' P* X |
充权的层面分为:个人充权——人际充权——制度充权。3个概念需要互相紧扣,采用强项角度去运用参与以达致充权作用。就如同射箭,箭靶(最终目标)是充权,箭即方法、途径是参与,而强势视角作为弓是基础。
0 I" G' t( Q( b5 z6 W5 p' ~+ F7 Y
# B* L2 X7 {" {3 G最后要留意:1、没有参与强项视角的参与:工作都不敢交由服务对象负责。2 } U! J8 H2 D3 m7 r. M K
8 f: x; i6 t, j% b4 X- w
2、没有充权目标的参与:服务对象只有参与而缺乏成长及改变。而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中需要帮社工充权。 9 O% S7 j+ t7 K7 W
; y1 F, s. J1 D; [* w3、没有服务对象参与的充权工作:变成了社工主导。
! H( W/ v9 X T2 O" r* e; s2 Q
/ L& y8 t( j8 L% P. i要坚信:1、越强调及相信服务对象的强项:社工越有动机去促进服务对象的参与及越有信心去帮助服务对象充权。服务对象越得到鼓励,越有动力去参与。
7 u% F2 `; _* y( b# K& o3 x' n/ Z( I2 S1 y o# R5 ]
2、越鼓励及促进服务对象的参与:社工越能发挥服务对象的强项及越令到充权工作到位,服务对象越有机会去提升充权的层次。
F* s5 Y. g) M4 ^9 U* k5 w2 z+ e. P) w+ L9 M5 w
3、越强调充权的目标:社工越会肯定服务对象的能力,越愿意放下权威的专家角色,越能与服务对象同行。服务对象越能发掘自己的强项,越肯主动去参与。( U- A2 u2 o; G; ~, t
" I. `# ~' l+ W Y" A0 b3 m3 T3 w# u% X
/ v/ T6 `& |3 K7 k8 Q, u
社工理念的重要:
0 o3 ~% U7 \) u/ G/ U
: v# I- A( _( U信念:信即相信。我们知道要相信却没有去用。念就是要随时的念着。
- g' ] ^/ M" v! j6 S1 u
( T8 A! t! p, c- Q+ P+ C# |1、“信念培育”较价值观与原则更重要
" X* L1 }" v5 H; K: k) E" L
# i) U0 e7 y: m& S6 w2、帮助结合个人价值体系与社工专业价值体系
: {# a! K' E. T; n+ q$ @+ u2 R
: q" \' ~7 B0 j) v( K# j# ` J% u3、协助建立及拥有自己相信的信念
2 F4 B& x$ ?$ s
/ I5 k/ G7 l' ?( B. P# p4、澄清社工实践的根源,明白以“信念为本”的社工实践的重要
6 y6 h& W4 P" ^8 K7 _+ _2 e% Y4 L1 Z8 K
5、帮助抓紧以信念作为面对日后工作现在的推动力、打气筒。
- |- @: u: Z6 S! f
/ B- h* R# }4 r; a8 d* l我们常常说的7大原则,是个案工作的原则,而不是社会工作的原则。社工信念不是靠学的,而是靠修炼的,需要去修炼。关怀人的心,同理心。一个问题:我们关怀服务对象的心有多大?关心他们什么?社工生命化、生活化。工作之外亦是社工。而关注他们什么,则需要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找到合适的位置。+ x7 e4 L; H( J: h$ n9 _
( J# R+ Y, _1 ^' i6 C- U" L
社工一直说助人自助,有些误解。大家都觉得社工是消耗社会资源去帮助别人的,但是资源不够如何办呢?我们其实不仅仅是助人自助,还有自助助人。推动我们的服务对象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后,去帮助其他的人。社工永远是面对限制的专业,虽然我们面对限制我们也要相信点滴的作用。香港社工常常比喻社工是北斗星,感觉太过遥远、伟大。而甘炳光博士更喜欢比喻成萤火虫,虽然只是微光处处去能照亮黑夜。我们不应该只看个人问题,只是叫人去改变,我们亦要改变环境。凡事皆正面,能量永不灭。
' y9 l+ r/ H. ]# J3 o0 w9 q+ a6 s" L; e C/ I: A
一个坚守信念的人,要努力帮助自己培养一下的个人素质:, f6 g" `2 \% U+ Q% a
6 I4 j# B9 [0 b* U' t8 a, v1、有一颗关怀人及公益的心,重人情,有义怒。5 k, ~& s, `5 `
$ i' @$ V" s" p V( n2 r2、不盲目跟从,执着自己重视的事。) a3 f' W5 X& a5 M
/ n( y7 `. A9 n8 T2 {
3、不轻言放弃,相信凡事可改变。
0 U c" ^9 N4 l6 \7 a( F& ~# s( P- y
+ N1 S) `% K" c: t1 ^% K4、有梦想,懂得筑梦。培育自己的梦想
2 M4 t$ G2 S# t! \+ x! w3 e) o) A- R W7 |# M4 j2 r/ o
5、在限制中找缝隙、钻空子,运用策略求改变
6 [1 A Z" E; n" i+ _' m) Q, `6 y3 A/ p
6、重视及喜见微小的改变,相信点滴的作用。- a! R% W* W8 ^7 D
' i, [6 J3 L, b, C! T0 D4 X7、在妥协中坚持盼望,努力做自己相信的事。
$ u: `) W0 L8 ^. T. K$ H# w& h% @1 M4 R: Y, e6 E1 [; z8 H
8、累积成功经验,讲成功感觉放大,将困难限制感觉缩小) H! l7 C2 s0 X4 y) @
: Z7 N, P; R3 A8 }9、掌握正面的方法去面对挫折8 n5 h R. B; I1 H
; {' i& y: S% f% |
10、本能只从书本获取,要多去亲身经历,验证& w+ S) L& {% L+ f
3 O5 ]9 x" b% N11、争取及珍惜拓宽自己视野的机会
6 p, X% _) B/ i1 ]: V$ c; K
2 \0 i- ]/ q) c12、善用反思机会2 ^" n: G8 q: u9 @8 B" [/ f
( R7 p1 t( V9 i0 B
13、多去搜集成功的经验( K r3 C/ ~$ r' q
! C" S ]7 }6 u0 C& X: j# `. g/ z
14、多听别人分享信念- [4 C9 S3 p# J! w
0 y, _6 y; q8 x) l1 I15、联系一个乐于与你分享信念的老师或学长。
# v- s' C& L( I* T8 _! S5 [, J# ~+ f5 l- a* J. {
愿我们社工都能像萤火虫一样,每个都生来带火,虽然只是微光一道,单微光无处不在。愿意同心携手去将点点微光汇集起来,光照人间。( l. e5 z1 `6 |' O% J/ l: V1 i$ d
" Q8 m$ ~4 l8 }甘炳光博士很喜欢五月天的《咸鱼》,他说社工是有点傻的,但是不是蠢,要有自己的坚持。游戏包括:本拉登、进化论、捉虫虫、说故事打手、说我字骗花生(花生,每个人会获得4颗花生,每个人都要去找不同的人介绍自己,认识他人,而介绍的过程中,不可以出现“我”,如果出现“我”,则要给对方1颗花生。这引申到我们见案主的时候,问的问题可以是宽点,这样可以令案主说多点。)、3分钟认识10个人(认识不够10个人的同工更多得是比较专注,深入了解,所以时间不够。而那些没有数认识了多少人的同工则觉得主要是认识人,关注点不同。而多于10个人的同工,则没有只听老师说的,找10个就可以了,他们在10个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森林变化等。带领游戏首先自己要喜欢玩这个游戏。其次工作员要和组员一起玩,第三,不止是玩,工作员要观察。热身游戏的作用不仅仅是大家认识,工作员还可以通过它去认识组员,认识组员的性格等等。同时大家分享的工作员要有热情、活力、要有示范和反馈、要对输的用“奖励”要一步步深入、需要带入思考等。1 n; N7 q8 a" M- X; `
% a) ~8 `; r5 O* Y, F赞人5部曲:一眼看到的好行为——导致的好的效果——让我觉得怎么样——你为什么会这么做——用一个形容词简单、印象深刻的描述。* x6 ]: i! v* F1 B. L, j4 X
# w. f b% Q6 V8 y萤火之光
& H& w% T1 Q" P+ u9 Y% A" B1 z7 r4 x
: M, m5 R1 B2 b% `% V/ Q; w9 v) ^ u, B. P8 e: Q4 Y
5 T* u5 a2 z% J( i$ d/ t8 _% h& m. _$ A0 J! u5 O
3 V7 ]* n: P9 n$ ] L% @黄昏刚过
# I0 b' u$ m6 M3 ~# f) J' O: P9 F. O4 _' Q4 g2 |0 ^. x9 ]
很安静……' F7 Y( y, N( |) ?& i
8 j& t- n0 m ^" \就像平常一样
! ^% E8 Q- I% Y, L. }$ c) q. m8 L6 A0 k8 P. Z$ r+ o
) N. T6 [# E6 {' w
1 W# i- o3 W& P+ | z' B9 B, `
此刻 t' B1 a, R* H4 o. j1 J$ |2 }% [$ o
! j+ K, G* m$ \$ ^ x
有人踏上了回家之路
" G; I4 b3 D* o% _" F1 i- }6 c! G( j' o6 Q% l' E, n
有人还在十字路口徘徊" y" f& n4 B% U/ |+ s P. v' v
有人进入了梦乡
0 x8 v4 e( W& E& W2 k有人还在劳作
9 X+ y4 U- p, O* y: x$ }$ v% e不经意地
- D& F& l6 `; T8 |" R) d萤火散落到每个角落" C9 a5 z5 E8 s* |
归途者看到了
6 N8 v9 O; k( K2 h# f w就像是母亲等候着的灯火7 p/ u$ X; \/ b/ T0 e' [: L
徘徊者看到了/ Z9 i; U- H( S
彷佛是故土亲人的召唤& H6 C8 ?! U; Q
劳作者看到了
" Z6 _ S+ }3 f9 w c+ j当作成丰收时小麦的金芒
" Y- \4 p7 i c2 c3 y入睡者,他没看到4 U% `$ k2 Q% H1 J
其实,他是感受到的
- }, f4 W( S9 [ u3 ]7 |2 W0 g恬适、安静
) z, t" [* w7 {. C4 j/ U, D和那一丝丝令人舒服的凉意
# }9 K, \- N4 y0 p. q+ h& l- v北斗太高,太远* I" b% u/ p# @$ q% A
人们未必能看到它的位置
, a5 X* ]2 {* X& m, T( S1 g0 l可能因为不愿意抬头7 p: N6 C6 L d& @) L
抑或正处于低谷' i0 V7 D3 s0 E- A ~) L$ _3 y
北斗的光辉也到达不了的地方
2 P5 {& J1 w6 f8 c/ R8 r4 E0 g萤火,轻盈飘散
: y8 j* ], D( m8 b不必举手,不必投足' i$ h4 l6 G* k& ?+ d* k8 L+ ]
它还主动飞入低谷
" K4 K) s+ r. M" L' \1 ^不会打搅
N- d/ ~( F6 N2 r4 X3 C. b# \就在你身边安静地飘舞着
( P# r& d. ?2 ^3 l$ n8 ~感觉到它的零星光明( z$ [* b9 |) L/ d
然而,一丝希望往往就此诞生
" r ]( y- }5 U; h$ v) w! B坚信地走出低谷……
" o; i1 C2 b7 _$ j! S8 y& u整理自诺亚社工培训交流平台6 w. z' N! M" y
0 m' E2 M% h/ N* O) ^' b# 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