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成立基金会扶助草根公益组织
6 p1 r4 c, f0 E: w5 U作者:记者 吴行妙 通讯员 郭乐家 | 来源:青年时报
2 g, s2 Q% f+ A; h0 Y发布时间:2011-03-09 09:18:41 | 点击数量:22
, e+ |4 l$ Q- N$ B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摘自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m! A, _/ @$ i% ?6 c
7 z, z; b& `9 R( R q 今年两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创新社会管理,寓意深远。放手让民间组织发展,可实现社会自我管理,结果是既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又可在政府和普通民众间创造一种缓冲力量,避免两者直接冲突,有利于社会稳定。某种程度上,NGO(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是一个社会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而当前中国社会,最活跃的民间组织,无疑当属草根公益组织。
. t4 B) H0 B, s7 }& x2 b/ _6 E% Z" I% Z" u0 i
如何让民间义工这种社会组织走得更好、走得更远?3月4日,温州市率先破题:全省首个推行《志愿者(义工)管理办法(试行)》,让全市的25万志愿者获得一种官方认可的“身份”,纳入统一管理,并帮助他们走向规范化,同时成立志愿者服务基金,对草根义工组织进行小额资助,破解他们经费少的困局。
0 C0 I% M% _- _2 K
; N1 K! G& b# x( N- M# f5 R 对此,研究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卓高生博士这样评价:为我国“NGO”民间义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持续性发展探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而杭州滴水公益发起人、省慈善总会理事大北则说:温州创举令人鼓舞。政府“扶一把”,是破解草根公益组织身份、经费、管理三大瓶颈的合理路径,也是草根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壮大的希望所在。, N3 g) a9 f" k
! O% q* N/ ?+ k& Z# Y: Y$ B
困境 一位老大妈被义工洗了5次头
5 Q5 \' W3 e6 |& U
/ c! f( K0 W2 F, r. M! s7 M 温州是全省民间公益组织相对发达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有25万的志愿者,义工组织有数百个,成员超100人以上的近10个。
- C! W! T- X9 f5 @
3 L( C2 V" m8 F3 ] 过度分散的义工组织有困惑:去年的3月5日,有约10支义工队伍不约而同到同一家敬老院开展公益活动,因为不忍心拒绝志愿者们的热情,一位老大妈当天被不同组织的义工洗了5次头。, I! w( ^: G4 v& o7 \
( P$ u6 D" k) _9 k4 [5 P3 Y- m& f4 f
按现行法规,民间组织要获得合法身份,必须找一个行政职能部门“挂靠”。因此,温州除了“绿眼睛”环保组织外,其他民间公益组织都没有合法身份。
* l9 H/ i g7 ?2 x j1 i2 g6 t
+ N2 z8 z1 U! H+ B1 x 小而散的温州草根公益组织,内部管理也跟不上。据温州志愿者协会的调查,99%的草根公益组织对义工的管理和考核实行手工操作。( j* k! H6 e$ u
$ w& ?' U+ E8 i7 N 坚持不下来,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这更是普遍的困境。
- q* O- c3 l) E% Y5 R$ A( e4 Z6 D$ i/ R6 W! G. @- R' R/ t& Y" A% M! y
“曾经有1000多人,目前只有400多人,真正坚持下来的只有40来人”,苍南580义工联合会负责人吴昌生告诉记者。0 |1 v O* F, G( @' C. C
& A* v4 m: P# Q% |" m0 z 为什么?经费是第三个,也是最大的瓶颈。倾家荡产做公益,温州也有不少案例。但是,家财耗尽,接下来怎么发展?要求付出所有的公益事业,又有多少人追随得起?
+ J) @% Q) [* n: o
8 N; P0 S& Y5 N) C$ w( i 破题 信息、资源共享,政府牵线获社会资金2 J3 I# _4 z9 G
1 U5 T* A6 A4 S6 w& c+ G7 i 3月4日,温州推出《志愿者(义工)管理办法(试行)》,试图对民间公益组织“扶一把”,帮助他们从弱不经风的小草成长为健康的大树。
; R! @; u9 e5 x
* w0 p8 Z2 R, d1 T3 O 首先,志愿者统一编号,发放温州市志愿者证,有关信息录入志愿者数据库,终身使用。所有草根公益组织都是温州志愿者协会的分会,这样就规避了尴尬的身份注册问题,算是在现行体制下给了草根公益组织一种官方认可的“身份”。$ s: V" {* n/ g7 {
% f# p% ]1 t6 ]* [, ]
其次,开通温州志愿者网站,共享公益活动信息。还进行资源整合,比如,经济不发达的泰顺比经济发达的乐清需要帮助的群体更多,“可以让乐清的义工组织到泰顺去帮扶”,温州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鲍雅梦说。
, ]; x4 U8 [9 ?, z; @9 w n
6 {+ M$ D% ?& t# y; }5 ?5 I9 G 今后,全市还要建立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和志愿者奖章授予制度。同时,重大活动和应急活动,要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 c0 B9 `( @% Y f
% X7 q! w9 T9 `( o 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激发吴昌生与几个朋友成立了苍南580义工联合会。3年多来,“累计支出了30来万元”。: L2 y Z$ J' N3 w
* y2 q3 M6 L# u, ]# l
这个数字让经营着徽章小企业的吴昌生备感压力。; O; D) X/ d" w6 Q B
4 x9 D+ V: U9 }3 R5 e# z2 k 2010年,温州团市委和温州市文明办筹集了8万元资金,推出了“春芽计划”,对志愿服务项目小额资助。30个优秀项目分别获得了5000、3000元、2000元、1000元的资助。“春芽计划”为如何对志愿服务组织帮扶进行了探索。
Q; Q' j8 j7 Q& j# [# }0 l) p; _
& h t: \0 f) n0 `3 o0 ?, `8 p 接着,温州志愿服务基金会成立,由温州嘉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捐赠的60万元基金成为种子基金,使得对志愿者组织的帮扶成为常态化。% _% Z9 _4 T5 Y+ i
( k i: Y6 \: K" T/ @ 鲍雅梦表示,基金会将大力募集社会基金,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管理、工作运行、队伍建设、服务项目和工作保障等5大体系。: D5 w, U; V; s* t. l& `
C, m( ]9 \' Z V" r' f+ b. @ “加大力度资助志愿服务项目、表彰优秀志愿者个人与团体、救助遇到特殊困难的志愿者等,从而促进温州市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鲍雅梦说。9 n5 O l- j [6 c% k- ?+ N
) L+ Z$ H4 }" I; `9 o7 J* h
说法 政府和公益组织应是伙伴关系3 C0 R( R0 |& e7 m9 }3 G7 \& T
9 D7 [4 p- i' W) L7 f 卓高生博士认为,我国的“NGO”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靠发起人的一时热情是不够的,确实需要政府的扶持。而等草根公益组织“做大”后,依靠公信力和影响力就可以吸收社会捐款,那就可实现良性循环。
0 L9 ?- E$ [+ h2 h: W) q$ h! h& y) l% W6 J2 {+ a o7 `' u0 V
而杭州滴水公益发起人、省慈善总会理事大北(网名)也说,身份、管理和经费,是制约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三大瓶颈,为此,政府可以做的还很多,“希望政府和我们是伙伴关系”。他举例,政府可以提供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可以在非盈利条件下,购买公益组织的社会服务;可以制定政策(志愿服务多少小时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报考公务员一定要做义工满多少小时,等等),鼓励公益事业发展;最后,草根公益组织的身份问题,北京和深圳都已试点无主管注册,希望浙江也尽早破题。 ) y& T) M" d. c* j
- I* `2 s- o: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