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08|回复: 0

[华西] 【资阳】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和谐资阳健康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4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7:58 编辑
* U' ^" U' ?3 V" o8 F
# ]% L( T# u7 x  G1 R& z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和谐资阳健康发展
; [/ E, ?+ S- w5 @0 y$ ?
) Y2 m' v, ^" ~; [资阳市民政局9 s( ^  F$ n/ O: e/ k. V

$ s! U! V5 I5 q8 f  P# L
! p' o1 X. A  x9 M8 p: x2 Z9 z  近年来,资阳市民政局把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和谐资阳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教育培训,大力推进试点,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在民政部宁波会议等多次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09年9月,资阳市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四川省唯一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试点市,市精神病医院、市社会福利院、市救助管理站被确定为试点单位。
- [  X# \$ A6 R3 t+ I
9 {, O+ `: r" g: M0 H1 F  健全组织保障,形成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合力: Z& A* n* X0 z5 g' I6 ?% q+ k

1 k8 s  l  f( H+ w  z2 @) N# c3 k  资阳市民政局把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主要工作之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工作有效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民政局成立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从机构层面保证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筹积专项资金。通过争取财政匹配、向上争取等方式,配置资金20余万元,专项用于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了有钱办事。三是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编印《社会工作参考资料》、《资阳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手册》分送相关单位,有效提高了全市人民对社会工作、社工人才的认同度和知晓度。
+ g8 [( e$ j& t% |% A) R8 z- H8 J3 m3 W( \$ u% B7 m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工人才队伍专业水平
$ c+ f: P5 X7 j$ `
9 n7 S) V& t/ @8 B  资阳市民政局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社会工作人员进行了在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一是举办专家讲座。邀请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韦克难教授作“和谐社会与社会工作”的专题报告,组织200余名社会工作者听取讲座,提高了参会人员的专业素养。二是强化业务培训。近三年来,先后邀请香港社工协会专业人士、中国扶贫基金会、天津市鹤童老年公益基金会到我市举办社会福利、四川灾区(初级)养老护理培训等专业培训班,培训社会工作人员3000余人次。三是壮大专业队伍。从2008年开始,采取对参考人员由所在单位报销资料费、培训费、考试报名费等激励措施,组织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参加全国、全省社工人才专业资格考前培训,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2800余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有19人通过了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完成了注册登记工作。
6 G/ o. ~/ c! g; B
2 e( P( n. g  Y. R  抓好试点引路,积累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经验
% W  _6 r+ g; _, D6 ^" L) `/ e0 b" ^. v8 U0 y" D! K
  资阳市民政局积极争取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的支持,加大了试点工作力度。一是编制工作方案。先后选派15人次参加全国、全省社会工作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研修班,多次到江西万载县、深圳市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研究制定了《资阳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探索岗位设置。抓住事业单位设岗定责的契机,率先在全市民政系统事业单位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领域积极开发、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全市有31个单位设置82个社会工作岗位。三是创新运行机制。以民政系统事业单位和社区为平台,依托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志愿者为抓手,创建了“社区、单位、社工”互动和“社工、从工、义工”联动机制,落实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注册登记制度,将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规范了队伍管理。
0 u3 [8 ?1 Y. Y5 [, l, A  重视作用发挥,激发社工人才队伍整体活力# @4 Q0 m+ O) T4 ~
  资阳市民政局注重发挥社工人才队伍维护和谐稳定良好局面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社工志愿者的示范作用。二是组织社工志愿者驰援重灾区。三是拓展社工人才发挥作用的渠道。目前,全市在部分医院、学校、企业等机构中,通过岗位调整、增设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配备了社会工作人员200余名,共涉及社会福利、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正、信访维稳、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这些同志在社会救助、工会维权、司法救助、群众信访维稳等工作一线,为资阳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默默奉献着智慧和力量。(市人才工作会经验交流发言摘登)
( s9 M; l9 y- [  A1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24 23:00 , Processed in 0.06819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