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43|回复: 0

[案例|期刊|心得] 第一期报告:北京奥运会对苏州青少年健身情况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6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民生】北京奥运会对苏州青少年健身情况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对苏州青少年健身情况的影响
引言: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国人也受到巨大鼓舞。尽管随着2008奥林匹克盛会的结束,奥运热也在全世界人的瞩目下渐渐消退,但她却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从奥运会的申办到成功举办,中国所走的每一小步都深刻地影响着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人们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健身活动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提升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区青少年为主要调查对象,反映苏州市青少年运动健身的现状,以及在奥运会后健身意识的改变情况。本文结合研究内容与条件,设计了面向14岁到35岁青少年的调查问卷,向苏州市平江区的政府机构、大学、党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的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要求。本文以大量问卷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到有效问卷366份,回收率91.5%,其中男性138人(37.7%),女性228人(62.3%)。其中14岁~19岁的占5.46%
20岁~25岁的占55.73%,26岁~35岁的占48.36%;在校大学生占27.32%,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1.31%,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50.55%,进城务工人员占0.82%,几乎所有职业都有青年覆盖。

九成青少年关注2008北京奥运会
调查的第一项内容是青少年对奥运会的关注程度,根据统计有9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奥运会有关注,其中有将近五成的调查者是专门抽出时间去收看奥运会节目的,苏州市青少年对2008北京奥运会的热情可见一斑。
奥运会后青少年运动健身习惯改变不大
尽管大多数青少年对奥运会比较关注,但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奥运会后他们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并没有多大改变。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认为通过举办一次奥运会就对大众的体育健身习惯产生影响,这是不现实的。当然,从有超过两成的被调查者的体育休闲习惯的改变,也看到了奥运会对大众体育的一些直接影响。但一个人的体育休闲习惯取决于多种因素,良好的大众体育氛围是青少年改变体育健身习惯的外在环境,但要让大部分青少年的健身习惯都有明显的改善,一方面青少年自身要加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在全民体育健身方面的投入和宣传,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方式。
青少年体育健身的现状令人担忧
在另一项锻炼时间的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一周体育运动的时间少于两小时的青少年占到68.58%,也就是平均一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不到20分钟,调查结果令人担忧,运动健身意识的缺乏、工作压力的加大估计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体育锻炼也考虑经济因素
在运动场所的选择上,有55.7%的被调查者选择普通场所进行体育锻炼,选择家里作为运动场所的有将近三成,说明大多数人会选择普通的活动场所或者家里进行运动,经济型的运动场所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在调查采取的体育锻炼方式中,有将近40%的被调查者的主要体育锻炼方式是每天的上下楼梯运动,说明有很大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工作的紧张或其他原因,平时花在专门体育锻炼的时间上特别少,且运动方式比较单一。在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中,参加球类运动的人数最多,有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经常参加羽毛球等球类运动。经济实惠,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方式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苏州体育设施建设仍需完善
下面一项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苏州市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有将近80%的被调查者要步行十分钟以上才能找到体育锻炼场所,尽管在申办和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全国的体育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相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在全民健身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缺乏的,政府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
青少年对奥运精神有着深刻而正确的理解
在对奥运会精神的理解的调查中,90%以上的青少年对奥运会的理解比较深刻,都认为奥运会不仅只是一场全球的体育竞技比赛和国际性的体育实践和文化传播活动,而且是全球体育爱好者交流的平台,也是展示举办国综合实力的舞台,更为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说明大部分青少年对奥运会的理解是深刻和正确的,对举办奥运会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有利影响充满希望。
中国不仅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而且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表现优异,不管是金牌数量还是奖牌数量都得到了突破,极大的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对奥运奖牌和全民体育锻炼的关系的调查上,有48.9%的被调查者认为获得奖项的体育运动项目一定有强大的群众体育基础,也说明大部分青少年对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关系有比较合理的理解。
最大收获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提升
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您觉得您从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70%的被调查者都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近2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意识,普及了体育知识。但只有近7%的被调查者从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中看到了政府加大全民健身投入的希望。看来,大部分青少年对地方政府能否借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增加体育设施建设持怀疑态度,地方政府需要用行动去实践奥林匹克的大众体育精神。
把8月8日设为中国的体育节是大部分青少年的愿望
在关于把每年的8月8日设为体育节的建议的调查中,有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非常赞同把8月8日设为中国的体育节,只有8%的被调查者不赞同。体育运动重在全民参与,浓厚的全民体育锻炼氛围对改善青少年运动健身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政府倡导一种全民健身的氛围是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需要,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2008 年奥运会的成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契机。所以,广大青少年也建议,国家可以把每年的8月8日设为中国的体育文化节,进一步巩固和谐、向上的大众体育氛围。苏州市政府在今年7月就成功举办了苏州市首届青年体育文化节。苏州市体育文化节吸引了更多的青年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展现了苏州市广大青年勇于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苏州市首届体育文化节的成功,显示了体育文化节的独特魅力和功效,地方政府可以作为先行者,为中国的全民健身事业迈出探索的有力一步。
在调查中,也有很多青少年建议苏州市政府借着奥运的东风去发展苏州的全民健身事业。大多数青少年认为,中国政府应该把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与广泛开展大众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因为这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广泛的大众体育活动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一次成功的奥运会,需要广泛的大众体育活动的支持与辉映。而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上层。广泛的大众体育活动,也需要奥运会的吸引、强化、引导和推动。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奥林匹克运动,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是普及与提高“双赢”的奥林匹克运动,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运动。北京奥运会离我们渐渐远去,但我们相信,崇尚大众体育的奥林匹克精神将永远照耀中国。
苏州市青少年的一些建议:
一、充分利用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的“人文奥运”的理念,其内涵之一就是将办一届全体人民的奥运,全民健身的奥运。因此,尽管奥运会结束了,但在以后的时间里,政府仍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教育,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创造全民健身的氛围,促进体育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建设高、中、低档并存的体育健身娱乐服务体系。
申奥成功的七年来,全民健身意识不断提高,但有些地区体育设施和场馆不足,有人只好在马路上活动,在大街小巷打羽毛球、网球或踢足球,影响了公共交通秩序。如何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合理调整资源分布还需政府、社会群策群力。建议以公共体育场馆和其他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为主,特别是中小学校的体育场所及社区的健身工程为依托,形成合理布局,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消费服务体系。
三、制定完善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体育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加快体育产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议通过制定差别税率和减免税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体育休闲项目的经营活动。开发、引进新型体育服务项目,对新型体育服务项目适当减免各种税费。凡是公共体育场馆和群众性体育活动营业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在体育服务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对群众的开放,努力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从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大多数青少年会选择经济型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所以,政府需要通过一定措施,鼓励一些经营性场所降低收费,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到专业的健身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政府要积极推动基层社区平民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加快“动者有其场”进程。
四、全民健身从社区开始
让全民健身从社区开始,鼓励社区成立社区体协或体育俱乐部等型式的体育组织。体协负责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协调各方面关系,并倡导积极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方式。俱乐部主要是居民活动的场所和地点,其形式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有公益性的,会员制的,社区与学校共建式的,也可以是商业性的,使居民从事体育活动更加方便、安全、有效。社区内专门的体育组织可以起到引导、鼓励的作用,“社区包围城市”也是一条特色的大众体育健身之路。
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激发了群众的体育热情,广泛普及了体育知识,深入推动了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政府要把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情长久地保持下去,并在制度上提供保障,有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鼓励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这是祖国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来源: 廖莎维 赵家悦 胡晓姣 闵寒 孙茵 金钰
转自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5-10 13:47 , Processed in 0.06463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