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社工哥哥 于 2010-12-27 22:18 编辑 % ?8 O& a4 Y: f4 d# q8 j
; r+ K, _7 J' x转载% }5 C, A' Y9 N' z
6 M& I# n" g4 @* W" Z: g. V6 ~
昨天下午我在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的海淀剧院参加了“2010知识中国盛典”,主办单位是中国数字科技馆和互动百科。之所以受到邀请,大概是因为我所在的“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荣获“年度公益机构”提名,而获奖的两位是1994年注册的的老牌环保机构“自然之友”和2010年6月份才揭牌的不太有人知道的“北京动物园绿色小屋”。此盛典还同时颁发了2010知识中国年度图书、年度知识传播奖、年度网站、年度媒体、年度维基学校、年度博物馆、年度公益行动大使、年度知识传播大使、年度维基教师、年度人物、年度爱心行动大使、年度产品、年度低碳产品、年度企业等十余个奖项,现场也随着濮存昕、胡军和方舟子的到来群情激昂,我却一直低调地坐在一边,为周围和10来个公益机构代表,和那些更低调的、都没有被邀请的公益机构思考,思考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盛典”学到些什么。
9 P) f' g8 R4 H' e, ?+ ] i4 X 首先应该学习的当然是对网络的利用。
! q+ A' t( M2 m/ H7 I: w 很多公益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不论是基于志愿者工作运行的还是投入了相当人力、财力请专业机构帮忙设计和维护的,目的都是为本机构项目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信息和服务,然而,大部分网站都不够简单、直接、锐利。互动百科和google都告诉我们,信息量大并不意味着页面必须繁杂,而关键是怎样让网站的访问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所需的信息建立起联系,这是一个“信息提供效率”问题。
, S( n/ s) I4 D) n- C 举例说,希望通过户外活动做环境教育的机构网站,就要让热爱户外的人很直接地看到未来几天的活动安排,让“可宅可不宅”的人觉得去一下也未尝不可;倡导捐献干细胞和骨髓库建设的机构网站,要能够让打算捐献的人便捷地注册,让还处于游移阶段的人觉得,既然程序简洁安全又功德无量,何乐而不为。而不是让凭着一腔热血打开网站的人被我们好心提供各种信息淹没、迷失、吓跑。当然,很多机构网站说我们要面对不同的群体,那么为何不把最显著的位置让出来,去抓住最容易失去耐心、却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呢?而像志愿者和内部成员的交流,完全可以在小角落里弄一个安静的“小茶座”嘛。
. k. [8 [; y- w7 x% v 其次,是互动。2 t$ i# b7 x, ]$ E+ e- a3 u6 ^
互动百科的“划时代意义”,表现在它打破了知识的单向流动,打破了只有科学家才能教给公众知识的路径依赖。超过300万“智愿者”共同打造起一个拥有500万词条,52.2亿文字、550万张图片的百科网站,不能不让总处在“志愿者”招募状态的各个公益组织垂涎三尺。究其成功的原因,就是互动百科先于公益组织让公益的责任回归于民,成功地培养了一批“公民知识分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藏富于民,让中国走向富强;藏智于民,让中国走向文明”。实际上,就是走出了中国长期以来对“精英学识”的崇拜,实现了对“民众常识”的尊重。只有在这种尊重的基础上,互动才成为可能。; B8 }9 g7 F: I8 J) V+ M, {# E3 c
环保记者先锋冯永锋2009年在《节能减排需要社会互动》一文中就指出,当一个人以‘消费者’的面目出现在另一个人面前的时候,双方之间的互动是不可能的。这也可以解释在2008年5月1日,环保部门率先试行“环境信息公开”之后,公众“领取”环境信息为何没有想象中积极。冯校长带领下的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的“自然大学”,坚持认为“公众可以成为公民环保专家,通过自主的调查和研究,把本地环境信息‘公开’给政府和社会,政府可以成为环保能量的‘消费者’,把公众的环保智慧和环保意愿进行集成后再增持给社会。”这种既减轻了政府和民间环保机构的负担,又激发、利用了公众环保能量的“互动优势”已在以达尔问为首的一些公益机构逐渐显现出来。/ r9 u- K% |; h4 q3 Y9 A& b
再次,是不拒绝,是对混乱的容忍和对未来的信心
& I3 L. V# ~$ X6 B1 \ “2010知识中国盛典”虽然请到了尼格买提、刘梦瑶两位优秀的主持人,请到了张抗抗、于丹、方舟子、濮存昕、胡军等“各界大腕儿”,但还是不能阻挡人们的注意力被“第二现场”——实时滚动的新浪微博大屏幕掠走。以至于嘉宾的发言不得不因大屏幕上出现“现场看濮哥,期末不挂科”、“佛教也支持方舟子”等微博引起的现场轰动而停顿。大概“盛典”结束后主办方会分析和反思是否该设置这样“给力”的“第二现场”,不同的嘉宾也可能会基于脸皮的薄厚对上述情况作出各自的评判。我倒是觉得,混乱些未尝不可。
5 N6 [" v+ h- ~ 互动百科从不拒绝任何愿意编辑词条的人,也同样不拒绝修正已编辑词条的人。正因为其对“错误现象”、对“混乱状态”的容忍,才成就了它所容纳信息的“正确率”、“公正度”。反省我们公益机构在招募志愿者、招募工作人员、甚至在筹资过程中的千挑万选和畏首畏尾,看似精明地计算着,但这种小聪明也许正是阻碍自身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一个真正强健的公益机构,应该有勇气相信“今天很混乱,明天更混乱,后天很美好”才对。
- R. f+ W {6 s, B$ K3 O2 U 最后,每个人都是公益的主体。
; U3 r1 w' y' E6 B8 U3 r 不仅是科学界崇尚专家,环保公益届也同样没有跳出那个圈圈。11月27日自然大学农学院请周立老师做的关于转基因的讲座上,他提醒我们“技术需要了解,常识更不能忘记”。其实,像买汽车一样,普通人不需要懂得汽车的构造和原理,就可以选择是否买一辆来开,因为让我们作出选择的,是自家的经济状况、上班的远近、公交是否方便、家中是否有老人儿童孕妇等出行需要呵护的人……但不知为何,当说到基因改良、说到绿色能源、说到低碳经济,似乎技术就是老大,普通人想说点儿什么的时候,总会被“你又不懂技术”这一闷棍打死。逐渐,其他人也就聪明了、不说了,虽然心中的疑问始终无法破解,但只能观望着、等待着、忍受着、响应着各种所谓“专家认证”后的可持续选择。而与此同时,我们的食物正在“被转基因”且“不告知”、我们的汽车正在“被绿色”、我们的灯泡正在“被节能”、我们的垃圾正在“被无害化处理”……
/ E Q, f" }" d" N2 k* @ 上述一切公众无力的背后,体现了人们对自身常识的放弃。互动百科第一个走出了那个圈,赋公民常识以价值、还知识传承责任于公众。于是,来自北京、辽宁、山东、广州等地的“公民知识分子”在提供“智愿服务”的同时找回了自信、找回了真正的主人翁的感觉。这是公益机构从对弱势群体“帮助者”角色向“协作者”角色转变、从对志愿者的“组织者”角色向“激发者”角色转变过程中,非常值得借鉴的。总之,公益机构最该向互动百科学习的,是如何将做公益的权力还给公众,如何将每位公众做公益的能力激发出来,并引导其与适合利用这种能量的社会主体(GO或NGO)结合,从而发挥公益效应。
* \+ B8 e( [& |) |$ e/ v8 A: z: P2 h. _+ }. _3 j$ u& N1 {
! g/ [, p3 l2 N) e+ u! r)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