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user.qzone.qq.com/1039328995/blog/12751056726 D5 r7 T( L" {# ?6 N
——看到另一片蓝天
5 w% S3 w+ M* i e: |# o0 Q* D2 g& o+ l' F z
认认真真听了两天的香港督导的讲座,第一次真正地在书本之上去接触真实的社工,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两天下来,确实受益匪浅。就像打开书本的空隙,然后眼睛看到社工的另一片蓝天。
6 C# L7 m: ]% |5 i7 M% u& p% F! D ~$ e# S
(一)第一印象( N- x. o1 u2 T/ a* x
% |9 x' F9 U. V
以前思想总定义为教授专家之类的都是显得高高在上,摆着大架子的人。然而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就被他们身上的亲和力所感染,也许这就是社工特有的气质,一下子就营造了平等和谐的气氛。他们可以很自然的反客为主,精心的安排各个环节,并与台下同学互动交流。一直以拍掌的鼓励形式,激发我们不断学习的热情。" [5 d1 I0 d/ ^( d" I& E
+ G2 t# x7 ?' \ 我们可以很真切的感受到三个香港督导老师包括其中一位督导夫人,从内心洋溢开来的年轻与活力扑面而来。也正像他们所说的把社工精神内在化,并已经深入到他们的平时的一言一举中。有个师大的师姐说,她虽然没有从事社工行业当上了公务员,却发现自己比其他同事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这也许就是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所给她带来的思维。在这一点上让我感触很深。回想差不多一年的学习,从一开始的无奈排斥,通过过慢慢的学习理解体会,到现在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老师和自身的努力,不得不说社工领域里蕴藏的巨大精神宝库所发出的吸引力。% X6 H- U9 e' ?" P" z" `' ~
' @* C; l9 f, n+ R+ A
(二)关于助人自助的理解
/ |# a* C( Z. Z/ \
( m' h7 z2 O- g* |# {! H (1)先自助人后助人,自己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再去谈助人
3 z! \/ V/ Q. V! h r! G' S, j+ u3 [2 X8 z' w- P0 a, z# J5 t, n
(2)不是我们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也不能代替他去解决问题,尽管我们都想别人解决好问题
8 g P- K! u7 r: v4 L" _7 f$ ^
: {/ K) n7 _. T n (3)案主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解决什么,每个人都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要相信案主
, Y c& Z- J* ?$ R, `# Z3 S3 _2 M3 g6 r& |
这是在游戏“抛钥匙”中所领悟到的。可惜自己当初没戴眼镜,抛出的钥匙都看不到,硬是愣着站很久不敢举手。不过,通过此我也想到,做事情要有个明确的方向;还有作为社工,自己要知道问题解决的方向,不能瞎指导。
8 y- v9 K! l4 T3 Y3 x1 m& k% V2 h
(三)沟通
6 g5 w2 y: i3 e/ j& V( R9 M
7 e, ?% `; D( x 很多人都说到沟通的重要性,正如“抛钥匙”游戏中,帮助的人只能用六个字说出目标的位置,让人感触很深。我获得的新理解是:
, l' I/ m6 m* L# e. e" t; r+ O; T2 _
(1) 要让案主清楚的知道社工的意思,但有时两者并不能达成共识( u! ]$ X# y, e8 M. H$ X2 C5 X# z
( r- Z# ]6 o M( |3 q
(2)不对的沟通比对的沟通要多2 L$ M: m. @& V! y: Q# k8 h2 U. r3 W
* U. J7 ~4 ]+ j. i/ ]+ B' O (3)每个人的沟通不一样,就是不完整的沟通。最基础的是语言的一致,才能有很好的效果
" Z# S0 i& W% e, h" `- t9 h
' f8 |5 R2 s/ I3 E/ {8 k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与案主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信任之上,多问案主“究竟是什么意思”,明白问题解决的方向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心理学的技巧的掌握与研究7 M% R$ P7 D# Q, T. p
& e- Y- @' e' W w$ G3 V# Z
(四)关于分享# o/ ?& s/ k1 R! I
9 I- s8 ?9 M) Z4 G" [0 _: ` w
社工之间的分享是很重要的,说实话自己还是羞于在大场合说话,过后想想其实是自己害怕说错。督导老师说,分享的内容不问对错,因为每个人所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这就摆脱了传统课堂上的惯行,而且说完后都能得到全体人的夸奖鼓励,首先就解除了心理上的戒备,并主动地投入到思考与感悟之中,然后大胆的发表内心想法。在这一点上,自己确实还要做很大的努力。. ?2 X8 I, j" X# @8 z& b
_) r/ ?) v1 T b$ {8 j9 u. `
(五)游戏方面
, G! n$ Y' v0 i$ X5 h5 g( M
+ X' ~5 w3 U$ A# }5 D$ _7 X 第一个游戏是三人一组去一个共同的地方,自己没有参加,但感触最深的是对于自身信念的坚持。当自己认定了一个目标的时候,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相信自己会到达。有了明确目标,生活才有方向感。老师说,最重要的是发现前进的路,然后发现自己做得好、比较好还是最好。做事无所谓好坏,也不是什么错误犯了第二次就不该重犯,关键在于自己在此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
. I2 U% w) @! }2 p! e; t ?, m) j/ s/ e: U
还有“一巴掌”游戏,老师很精辟的区分出每一组的不同情况,除了佩服于他的经验技巧之外,更多的从他的分析中得到很多实务知识。我们不能习惯地去问为什么,而应该问对方的感受,即他背后的情绪。先照顾对方的感受,人想打是发泄情绪。先说别人感受再说自己的感受,使心与心相连,要学会把自己不自然的方面不表露出来,即同理心。也说到情感的转移问题,把对方的压抑情绪转移到另外的点上。这个游戏让我最值得深究,自我认为最重要是自我心理调适
! }- ^! k# D; a- B$ ?
3 i7 p( u. h3 g* d# g" r& e (六)专业知识运用的限制! w: U& }3 [$ B A* }* y
8 s2 P* k& z: W; _, E, [ 交流会上师大一同学说到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团中,却被里面的人反驳,说是不想把事情搞得复杂,只是纯粹地帮人就行了。老师说不能强行介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先满足机构的需求,再顺藤摸瓜。这也说明我们对社工地热忱。/ S# T( T( g( U8 S4 B0 Z
! D, t: t: c! a+ _: x f& Y+ o( }
回想起自己之前在社团里也一样,口口不离自己的专业,要怎样怎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想想不仅夸大了海口,还犯了严重的错误。也许这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意思,然后再秀点自己的特色。
1 k! y; u$ B: ^- b. G! @
7 S5 ]5 Q- j2 n. _ (七)印象很深的两句话
2 r: _5 I H0 a4 A/ |: F7 d. D. y! ^* V# j
(1)拥抱就是最好的接纳。老师也鼓励我们跟陌生人握手。这不仅对于社工与案主之间拉近距离,而且对于如今人际关系淡薄的社会,都有很大的意义' A) u% Q; u6 B$ y4 M( x
6 D$ p' @ H( I3 l) b (2)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请赐给我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给我平和的心去接受(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也给我智慧去明白区分。纵有安天下之心,却无平天下之力。社工能做的很少,却也能做很多
" [5 R) K, [9 t) l3 m$ [' ~
. |- R- _( ~4 b3 w* w; b& b/ I h) E! T (八)仍需努力$ q5 z* t0 a9 P6 @; d$ Z# A
* W, L, B% C+ j6 L1 y
从督导老师的讲课和师长师姐的分享中,充分体会到他们思维的缜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很多专业术语,自己听不懂之外,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还是往书堆多钻钻,上课少开点飞机,下次就减少多点知识的尴尬。运用孙中山先生说的话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只是什么时候是革命成功的时刻,谁知道,也许就是这一生的付出。8 j9 \/ E: x3 k, o0 j! y
# d1 i5 k4 [8 }. s f( w/ ? (九)题外话- V" A4 s% |0 d. l- {
) B9 @" J7 }: F2 T
很多师长师姐说到听完这次交流会,自己心中快要熄灭的灯重新被点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善救物者无弃物,善救人者无弃人,为有东风勤著力,朽株也要绿成荫。这是老师送我们的话,也如卡片上的“坚守信念,常怀社工心”一样,社工一直在路上,而且一直在走。
& E- w5 o5 t5 v2 O% q8 c. e
, A* H1 j. X% a7 z x( g& j 记得第一天我问朋友,三年后的今天你会在哪。她说,我在深圳当社工。% N1 Z( x* V7 f& t8 e7 j$ B, f
1 u* n9 P# X& X: S. F 深圳只是个代名词,我们的足迹还要踏遍更多地方。
! h& g0 C; Y3 u H& _& l; g$ |8 |% b) y1 k) R5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