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05|回复: 0

[时评] 深圳市职业病调查鉴定之殇 正在制定地方新法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困局 1 d+ Q+ \9 f* C$ L+ \5 `3 [, _
4 t# ^. b/ l- v8 M1 e+ c
26岁的邓昆鹏没有想到,第一次出远门打工,却梦断深圳。现在的他经常戴着一顶鸭舌帽。因为化疗,他曾经浓密的头发已经没了。
& i- A5 X! G9 T& e: J8 i
, N; P6 o( j& L0 h, @: ]一年来,为申请职业病鉴定,他辗转于医院、职业病诊断部门、工厂,最终落脚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由于工厂提出异议,最终鉴定结果需要两个月后才能出来。邓昆鹏还在苦苦等待,但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等待着的究竟是什么,一个医学的奇迹?还是一个体面的葬礼。 : t  j3 t! h3 C3 g# X; g

+ L6 s: }9 \$ Z( o深圳卫生监督所向南方都市报独家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共有工厂2.24万家,而涉及职业病致病因素的工厂有1.103万家,直接接触这些致病因素的工人有30万,约占到工人总数的10%,2010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深圳的职业病病例共有97例,比去年69例略有增加。而这个数字也许还是冰山一角,专家表示,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实际发生的职业病人数远远大于报告数。 9 {( W1 U2 A) v6 ^: y
7 @- V$ U* e! W3 R
去年,深圳市百名湖南张家界籍劳务工在深圳申请矽肺职业病鉴定无门的新闻喧嚣一时。但在这座并不以开矿和开采业安身立命的城市里,悄悄蔓延着的却是有机溶剂的慢性中毒,仅在今年就发现有机溶剂中毒60例,占到统计数据的70%以上,重金属中毒亦有抬头趋势。比起矽肺来,它们一样隐蔽,也不同程度在危害工人的健康。
* G4 V9 a$ ]0 U+ ^
4 w) N: _) o7 K% H3 ^; y% w深圳市人大代表常巨平透露,深圳市工业企业使用的进口或国产有机溶剂,几乎都缺乏详尽的中文说明书,致使职业危害隐患未能得到及时发现、控制和消除。在成分和毒性不明的情况下使用化学品,高毒的溶剂常被当作低毒或无毒来使用,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 w# b* F* b1 U  n/ c
/ T; F. {" L9 Z$ F3 M  L# G
苦苦等待的鉴定结果
/ ?% I  O9 o9 v
' f( M9 @; p! a) N& t5 K来深圳后,26岁的邓昆鹏一直在华达玻璃钢通信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达)一条生产线上当工人。邓昆鹏所在的生产线主要是制造3G天线罩的材料,需要切割等操作。工作起来,伴随着机器轰鸣,玻璃纤维像雾一样弥漫在车间里,不出半天头发就被染成银白色。生产过程中使用含苯的黏合剂,挥发时会有刺鼻气味。呛人的化学气味让人嗓子发痛。工厂最忙的时候,邓昆鹏和工友们每天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12个小时。 5 ]8 ~) y) U- B/ m- F* O& g
2 u9 ^2 R* L6 U" q* |# ]4 x7 t3 N
如今,邓昆鹏挣扎在龙华的一间小出租屋里,打工挣下的一点积蓄全花在治疗上,还欠了不少钱。白血病前期治疗需要30万,如果是职业病,工厂需要负担医疗费用,做职业病鉴定成了邓昆鹏的救命稻草。
' x+ U4 L$ X4 K. i& [
' R& [$ |. ]3 Q- k, z! K2 S今年2月份,邓昆鹏向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职业病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华达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苯乙烯、噪声、粉尘、二甲苯等。邓昆鹏所在的拉挤车间,没有抽风机和排气扇等卫生防护设施,防护口罩、半面罩、手套等均未提供。但检测结果是:工厂空气不含苯。9 c( [3 j3 g$ ^! A, i0 Q3 I
( B0 [* Y& e) v/ \
由于苯中毒可引发白血病,“空气不含苯”的鉴定报告等于宣判邓昆鹏并非职业病。邓昆鹏说,这种约定时间地点的抽检,给了工厂大扫除的时间。市职业病防治院有关人士介绍,为了核实材料真实性,需要到用人单位进行抽样检查。“一般要先知会用人单位,以免遇到单位不办公的情况。” 1 J7 U, M; `7 ?1 A+ [
2 Y4 y  O  D+ ?$ ~" j
因此,今年8月份,邓昆鹏向广东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申请检测。9月7日,鉴定结果出来,报告上明确写着“职业性肿瘤(苯所致白血病)”。这次,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取该厂15个原料样品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检测,结果显示7个样品含有苯。
: U$ ^" Q; t- ~5 \* B* W
- p% i4 I5 z3 s$ m, M然而,就在公示的第15天,华达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向省卫生厅职业病诊断鉴定办公室申请最终鉴定。南都记者就此事采访华达公司副经理黄贻洪时,其透露,一旦最终鉴定结果出来,华达将会按规定、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 " {- U& k) f  f

; x' u. x/ Q5 }' D9 O根据程序,最终鉴定结果需要两个月后才能出来。邓昆鹏还在苦苦等待,如果最终鉴定显示并非职业病,他将无法继续提出异议。
+ a9 M$ v/ B7 E5 @8 e" I
& M4 F$ h% p) ?' n继续上诉直到生命终止
+ m* _: U6 a6 |5 b3 L! h' u5 N. p" G9 Z/ y4 g* x
小小鸟公益组织的义工刘超说,很多职业病病人发现异样的时候就已经病入膏肓,往往还等不到结果,人就已经没了。相比邓昆鹏,30岁的胡旭荣随时都要做好死亡的准备。
% n: K; v5 M) q' p
* X8 H3 @8 Q0 A7 e11月21日,南都记者在宝安人民医院病房里见到了胡旭荣,这个多次接到病危通知书的30岁女人,被维权公益组织和患病工友称为“职业病维权斗士”,持续五年的抗争,多次上访、上诉,法条在她已烂熟于心。甚至,她还建立了专门的职业病维权网站,但她始终难为自己拿到职业病鉴定报告。 $ u+ X8 F( L  c9 o3 i5 [
/ o1 L- j8 `# Y. T* d: g
2005年12月9日,她进入深圳沙井一家名为飞蝗电子制品厂的企业打工,第一个洗板的岗位她工作了九天,用含有天拿水的元件清洁水清洗脏的线路板。2007年9月26号上午,她发病被送往宝安人民医院抢救,医院初步怀疑是白血病,之后病情加重,胡旭荣只能在2008年3月向厂里辞职。求医时,医生不断询问她的工作环境,得知车间可能含有苯的时候,医生建议她去做职业病鉴定。
& U$ w& x" w) J( r/ q3 m& \' ]. e" D
2008年10月,胡旭荣回到深圳,向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递交申请职业病诊断要求。2009年5月22日,胡旭荣收到职业病鉴定书,不能诊断为职业病苯中毒。2009年11月,胡旭荣将深圳市卫生局告上了法庭,要求公布厂方所提交的职业病史、车间空气环境检测报告等。
0 \! m/ |& p; F% x! u+ @! @
  `, k1 X+ F+ E+ z" Y2 B+ }三个月后公布结果,胡旭荣惊讶地发现,被深圳职防院当做推翻胡旭荣是职业病的主要证据,是厂方提交的一份2008年10份的车间空气采样检测报告,“当时我已经离开了工厂,这份鉴定给人的感觉是荒唐。”她决定据此继续上诉,直到生命终止。
. S' D2 _2 m$ Y+ T" \" |5 N4 ^9 D
/ i) G% Y2 W( O2 E" O; _迷局
% j$ d" b0 w& E3 E- G8 R: ~) q& ]: `: ~( ~5 [+ j# b8 b+ A
除了受害者,在职业病这根绳子上牵着的蚂蚱还有卫生部门、企业以及为数不少的NGO志愿者。深圳职业病防治医院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透露,职业病完全是可以预防控制,病因是企业没有落实。但应该打板子的除了无良企业,应该写检讨的似乎还有监管制度。制度从建立伊始,就是刚性的,但“这种沿着政府体系自上而下地进行的职业病监管体系,实际上是内嵌于自上而下授权的政府体系中的,其运作的驱动力量是高层级政府的政令。到了执行环节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消失于无形中”。而这种折扣,源于对经济指标的投鼠忌器,源于部门管理的错综复杂,源于企业对法律的规避,更源于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良法也举步维艰。
8 K0 L" h9 m5 K4 H: z* g! O+ |. `9 {% F/ d+ f, g4 X
很多工人辗转于若干家工厂,他的病症已经是日积月累,但最终病发时所在的工厂可能会沦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行业普遍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职业病鉴定就演绎成一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轮盘赌。
8 P+ j( H8 z% u" C( l- |
& i/ ~7 m( A5 ^& o; H3 S2 R* W赔偿的法理与人情 5 V5 q) z5 z$ c4 ?. ~
: W9 u4 v4 N* i* O) E* V5 ^+ M
11月22日、23日,连续两天,戴厚金、周升成等四人一直守在位于龙岗区大鹏街道同富工业区的雄韬电源公司门口。在经历过血铅中毒之后,他们已无法重返有致病因素的工作岗位,希望与公司协商,获得身体损失赔偿。但公司却只肯赔付一个月的工资。 9 @( \6 R7 l2 U2 m- P
7 \' F1 |8 F9 C  d9 T
龙岗区大鹏镇同富工业区雄韬科技园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蓄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从2003年起,就占据了中国铅酸电池出口企业第一的位置,两个多月前,媒体爆出的工人集体涉铅事件,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0 A4 C$ i! Z* ~7 t
+ Z4 D6 }: r) s4 m9 W' F3 h
公司每年的体检,都显示工人血铅含量无问题。2008年、2009年,公司却不愿公布体检报告。2010年7月,工人们自己掏钱,来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做了职业健康体检,体检报告显示,三十多名工人血液、尿液里的铅含量都超过了国家铅中毒的标准,工人们找到了雄韬公司,要求企业对此负责,15名工人被安排在了市职业病防治院接受排铅治疗,包括戴厚金在内的另外18名工人被安排到了湖北荆州。 6 H( j. ]! h% E* ?
9 j" [2 ^' X- d
到10月12日,医院诊断其血铅含量正常。戴厚金等出院回到深圳。公司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休养。随着一个月的假期到期,部分工友申请了延长。戴厚金等也曾提供大棚医院的证明,试图延长假期。公司表示,要去湖北职防院开证明。“我一个打工的,不可能花几百块去开证明。”
# q* y: y0 ^$ x/ Z# g/ U( {3 H5 f* x2 D0 C) k
他最终决定不做了,“现在身体都这样了,得补偿点费用吧!” ( P  P% N; D, j8 S

' I' u/ X1 I* R  K( _根据目前的法律,工厂支付医药费到工人血液指标正常即不算违法。目前的指标是正常了,但有后遗症怎么办?于是,他想一次性拿到补偿,离开这个伤心地。但雄韬公司一位顾姓负责人表示,从工人血铅中毒至今,公司没有回避,提供了住院治疗的所有费用和工资。并且在最大程度地改善生产环境,已是仁至义尽。对于工人要求赔付2.5万元的要求,该负责人认为,可以理解,但要在合法的情况下解决。“本身,工人自行离职是不需额外支付的,公司已经在讲人情。”
1 a. D6 s! K  T- R
0 B  C" f0 J* {/ X  P2 B! T( _" n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1 y* \# x3 ?+ T6 K4 v$ K8 H0 g# q( ?2 N% C+ ~; ~! \
对于雄韬公司而言,每年给工人定期做的体验,对于职业病防治来说,已算少数。
+ D% X9 [% R: F0 {4 R5 ]1 R% `. B: z2 U, m$ T, C3 Y% d5 t' d
深圳职业病医院透露,行业内有个说法叫做“职业禁忌症”,比如,患中耳炎的不适宜在噪音环境中工作,肝脏不好,不能接触化学品。如果在就业前的职业性体检中检查出来,就不会发生职业病。但每年来深圳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性入职体检的人只有五六万人,仅相当于300万基数中的一滴水。6 d0 v4 W* w" ]* R

) t1 ?) u+ K, [深圳卫生监督所黄所长形容说,职业病的防治是一盘棋,“我们面对的并不是深圳30万直接接触职业病的病人,而是深圳300万劳务工,他们缺乏防护意识,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在不断流动”。而深圳市的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只有区区104名,其中还包括在街道监督所身兼数职的人,仅仅盐田区监督所就挂了四块牌子,以这样的比例来计算,压力可见一斑。0 N$ C% [( d/ ?
) b7 ]. o3 ]9 a0 K1 Y: L+ [
从12月开始,深圳各大人才市场会看到一本绿色的就业职业病防治温馨提示,上面详细列明拥有资质的职业病体检机构,细化到各街道办亦有设置。即使明文公布,但深圳会有多少企业乖乖执行,黄所长表示不太乐观。除了入职体检,还包括每年常规体检以及离岗体检,必须承担成本,而现在企业招人动则成百上千,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些企业就不愿意全盘做足。
3 t. O- T0 `, G
: f7 A7 `/ N  g; o- c4 T难以颠覆的强弱格局
/ N$ J3 l4 Z4 K! X
- Y) _1 P; }! r: F# O( S6 F企业天生有盈利的冲动,社会责任并不是其第一选项。一旦缺乏制度的制约,企业不仅在职业病预防上很少做足功课,在职业病发生后,也容易消极应对,让情况变得复杂。 1 i# I2 I/ }. i. b
# V: h$ x: R& X5 a. S; B& I: \
11月30日晚上8点多,小小鸟公益组织的刘超刚从宝安劳动仲裁庭回到家。她陪着胡旭荣去开庭,从下午2时多开庭一直到将近6时才结束。从今年5月份起,刘超开始接触这些患职业病的劳务工,给他们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权,至今已经接触过30多个案例。刘超认为,关于职业病的鉴定和维权,最大的难点是让厂方“自证其罪”。如果职业病鉴定成功,厂方不仅会遭遇罚款,而且有承担民事赔偿的风险。如果工人没有购买保险,那这部分就都由厂方来承担,会是一笔很大的数额,因此厂方很难会出具对工人有利的资料。 ! j; e8 F. q, d3 _  H5 \: P
( R4 {3 n: C4 z2 d8 M
刘超发现,一般工厂在发现员工身体状况出问题后,都会逼员工离职,或是声称没有收到任何的请假通知,三天后算自动离职。而员工则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法律基础和意识的,不懂得如何保留搜集证据,不懂得如何让劳动关系延续,这不仅会让他们走更多的弯路,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代价,甚至会拖垮几个家庭。 7 b3 H" N9 U, b, ]
1 n1 ^2 y3 {  M% K7 O* c
据小小鸟维权热线统计,最近几个月,每月都会接到两三件关于职业病的案件,但有很多都没有在职业病目录里面,所以只能认定为职业多发病,“每个案例都会有少到两三个,多到十几个的工人,他们年龄逐渐低龄化,维权相当困难,几乎很少有人在鉴定职业病上获得赔偿。”
% e0 \7 C: \0 F( J* R3 Q* D( t" `7 G' _0 c, ^" h, f  u
从事多年法律和心理咨询义工工作的深圳市义工联生命之光组组长王刚,谈起职业病来也非常焦虑。他所接触到的求助者,很多是因为接触化工物品的粉尘、模具、油漆等等,患上了职业病。但与刘超说的一样,用人单位不愿意配合做职业病的鉴定,因此能够成功鉴定的人很少。王刚认为,从这个角度上讲,现在的《职业病防治法》是有缺陷的,如果一定要用人单位出具资料,那他们很可能作假或不配合,这样很难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但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建议求助者按合法程序找上一级部门。
' f! Y/ V7 u5 F" B0 J' u$ H% E$ \5 c2 z4 ^+ l2 C- x
   2009年12月,8名尘肺工人的照片与口罩。来自湖南张家界的几十名尘肺工人因长期从事风钻爆破,发现各自得了不同程度的尘肺职业病,因此走上了漫长的维权路。, c7 `7 t! L5 Y7 P9 k9 @# S1 i

0 P+ r2 D# I* k. E% m* n破局
- \! `+ j4 d- h3 D5 c
3 V( Z( V2 s* _# I$ B. _0 c! O0 V过去的30年,深圳经济高开高走,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但决不能忽视的是,目前深圳共有工厂2.24万家,涉及职业病致病因素的工厂有1.103万家,直接接触这些致病因素的工人有30万,占工人总数10%,虽然体系运转的驱动力量就是劳工自己,但自上而下的监管依然必要,而且也必须予以强化,因此相关地方法规亟待出台。 ! c) p  b4 E8 ]. _7 }

$ y, ]$ I' z  ^4 L1 F8 b( `3 C11月初,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诊断鉴定制度条文(草案),这似乎昭示着“开胸验肺”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但事情却绝非如此简单。 ' K' f' M5 d# X3 @3 [! N/ e

- I3 z) w- \* G* \$ q/ }5 S  Y广东圣元律师事务所钟燕军律师一语道破,即使修订草案真正出台,开胸验肺依然难以根治。在此次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当中,最受舆论肯定的就是规定了仲裁机制的建立。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病人与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但这条规定实际上很容易被消解,“很多企业会在这个环节里拖。按法律规定,从申请到受理案件,有45天的周期,可延长60天。对于仲裁结果不服,还可申请一审,二审,又一年半载过去了。其中,排期不算审限,排期时间长的,甚至三个月后才开庭。”把最终的问题推给劳动仲裁,实在是不顾实际。因为大部分身患重疾的职业病人,是耗不起时间的。 , M4 d& I$ Z4 v3 h

1 z, J0 V# {" C1 Y另外,缺乏地方实施的细则,规定不明确,也给执行带来难度。比如,职业病的鉴定,按照规定,由省级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来审查。实际上疾病诊断好认定,但劳动关系、法律责任认定非医生本职,应该建立专门的鉴定机构。 / v: P2 z+ U+ k/ q, Z$ l% g

, {/ L0 n6 n3 t7 Z. w! i而政府的救济依然缺位,草案里面也只是加大行政责任。钟律师认为,劳动者的治疗经费补助政府应该效法国外立法,由政府预支一部分,毕竟“我们的税收和GDP中有他们的一份,政府的责任不可推卸”。 / ^' C3 q9 ^9 x  U
0 @8 N0 O& n: g8 W
深圳卫生监督所黄所长亦透露,小小职业病其实牵涉了至少八个部门,涵盖安监、社保、建设、工会、税收、工商、财政,人事,牵动一起处理难上加难。“以深圳为例,深圳主要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是卫生部门,但是上一级的管理单位却是安监部门”。
/ u$ B- O3 z) ?5 n( |) e6 I: d; f2 b! W3 C5 ]( j) o
这样的情况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改观。 ! M' k* U/ B" T2 d+ l6 q

+ f* k8 p5 f! J' u0 j5 V深圳卫人委透露,目前确实在制定一部新的职业病地方法规,目前已经进入调研阶段,不过要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诊断鉴定制度出台后才会进入具体的立法阶段,或将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委员会的机构,专门理顺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
: N2 ?* C+ [0 d, |. C6 N7 B; }. {, w1 i9 f
香港:两种途径维权
. N9 F5 u! D% A: e- }9 U3 ?: W3 w
" t( |& v" s% Y- y判例法和劳工法均确定相关赔偿责任 7 J& b/ P- F8 R+ u, o
8 D$ C1 \9 i* I% G+ C9 B
基于普通法系,香港通过判例法和劳工立法确立了雇主的“普通法赔偿责任”和“劳工法例赔偿责任”,为雇员寻求保障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途径。
. h' N% I) i: y' `9 G
; @4 d9 ^8 l. j' N& p& S0 I“普通法上的赔偿责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雇主有责任提供雇员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第二,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的工作体系;第三,雇主有责任提供安全、适当的工作工具;第四,雇主有责任聘用合格、有相当水平的雇员。   e% `& H# ]/ C$ q
& r) }/ }. l3 E% g4 ^# n8 z
而“劳工法上赔偿责任”是基于目前香港关于雇员工作意外及职业病救护与赔偿的法律制度,主要有《雇员赔偿条例》、《肺尘埃沉着病(赔偿)条例》和《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等。“劳工法上赔偿责任”是法例确定的赔偿责任,雇员只需有因工作意外而致的受伤、死亡或患染职业病的事实,就可循法例获得赔偿,是一种直接简便的索取赔偿的途径。而“普通法上赔偿责任”需要证明雇主的疏忽、未采取适当措施等雇主未尽到他在普通法上的责任,索偿过程烦琐,但一旦索偿成功,通常能获得比“劳工法上赔偿责任”的赔偿金额高得多的赔偿。 ( k$ h( w/ ?% P( Z1 G. p

" @; h7 [* a1 x0 W昨日,南都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香港工人健康中心项目经理孙同祥。 4 C9 d  x1 R" m% o# X# Z* M

2 f8 w+ M. O  A( N4 |3 L■ 对话9 W8 Q& ~) P5 F: h* C+ _, o7 Z
0 i  d6 e2 o! \# i; C* h( A* R
突击巡查环境
0 h$ A/ z2 S/ o0 n$ D2 h1 i
! D5 @3 O" e' q" {6 B9 v为防临时改善工作环境,劳工处会突击检测 2 z" s& z( p; X7 J& X
2 @2 O6 |  z$ o- L! A( M& t0 W
南都记者:香港是否有法律规定雇主聘用员工前需要进行职业病身体检查?
( R$ N5 H; y5 t4 N$ ^8 a1 v: ^. W6 j( t
孙同祥:目前香港没有法例规定雇主必须执行职业病检查。香港法例只规定从事辐射、潜水、石棉、防治虫鼠工作的雇员需要进行身体检查,而政府雇员则由劳工处提供检查服务。 6 d9 |6 E7 l) u1 j- ~+ U

: \+ A1 f7 b' b4 A/ `南都记者:在深圳,卫生部门对雇主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前通常都会通知工厂,很多工厂也会事先临时改善工作环境。
9 }6 h, J5 X9 z: }( Y7 j% b/ J0 i. S. i0 ?9 k$ @! F6 k% T2 C% }; H
孙同祥: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劳工处的检测部门人员会突击巡查。
& m0 R6 \. }3 N* d$ ^( D
3 l5 t4 U0 x: |; j% v, [/ g5 A9 L3 _( M% [7 _7 K% x
南都记者:工人在许多工厂工作过,但都没有进行职业病检查,后来检查出患有肺尘,那应是哪个工厂负责? & Q, L' E- S; i! t6 d( C8 T, H$ W0 j

3 o$ R1 r6 e0 s  A' s孙同祥:根据香港法律,雇员曾受雇于多名雇主并从事类似工作,则各雇主均须负起补偿责任。 5 R8 w: k& T( h+ u9 r
5 E6 }; ^1 x, n/ m3 i
病因联合视察
2 j" u$ P. P" l8 Q; X1 T" Y- E
& f: c. Q4 k. m- v6 ?$ L" f2 ~, A医生和职业环境卫生师一起视察工作地点 0 W- q/ u: K1 }' V9 e) C

9 ]7 C. A' F9 Y南都记者:目前香港有哪些机构从事职业病维权相关工作?
% G* y6 @. |4 c
% J  L6 d1 Z3 I% h" b5 [0 ]4 h- M孙同祥:不少工会、机构都有从事权益保障工作的人士,譬如:工联会(有成立权益委员会)、职业病互助组织,如肺积尘互助会。
( c  x# ?0 K  A5 H' |! ?/ w, \5 S# t& X& l, Z( A* x
南都记者:在香港职业病认定由谁执行?需多久? " T  ]6 `* R8 E; g2 }2 L! U, |
" y& j  M7 w/ b; \* R# _8 Q
孙同祥:需在劳工处职业健康诊所进行。时间不定,一般由一个月到数月不等。有些个案的处理时间较短(如间皮瘤),以避免病人在鉴定过程中不幸离世,有些则有可能需要上诉法院裁决,需时较长。2 m% b. |* C( F8 q
# n# s/ }9 w, g& f2 O; t* o4 V
南都记者:在香港如何认定一个员工是否患有职业病? - ^1 t% i* O# e4 W
; a/ X# j$ H1 H( A$ U/ [7 m  Q
孙同祥:劳工处职业健康诊所医生为病人初诊及覆诊时,会详细了解病历和职业史、安排相关化验。医生亦会视乎需要和病人的意愿,安排医生和职业环境卫生师一同到病人工作的地点视察,以了解危害因素。透过综合分析这些资料,医生便可诊断病人是否罹患《雇员补偿条例》列明的职业病。
) F: s3 N5 T! j; ?6 p5 ]
9 w4 Y" l9 ~- N1 N: aAⅡ03-06版
, `" L4 \: o8 u3 [+ V, V; ~% T# ~) @% d8 p2 N( o$ T
统筹:南都记者 文婷
9 s9 \3 U4 l- t* ]3 v
5 j  ^% l( ^. j$ p1 e采写:南都记者 吴怿 陈显玲 朱菂 文婷 林燕德 王日晶 % a% _3 j  u& _/ M% }; k' q

/ W/ s; T! f! c1 t( y+ n4 P7 |摄影:南都记者 乔彦杰 南都制图:李勇 ) A0 n% r/ }) R7 m0 t0 v0 M2 T# b
9 X" g: B# h  {1 J7 j+ R( `* b
编辑:刘琴琴' O' n  ^  ]  H0 L! T
5 P/ s: X9 w* X6 o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24 18:10 , Processed in 0.070520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