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289|回复: 2

就 业 工 作 简 报2008年第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业新闻

9 a6 h5 R0 ~" Q) l' W0 V) a; {

! z* i7 W% O6 v% S) N1 H

6 i# u8 {! i* i. W1 w4 S◇我校举办2009届师范毕业生园区教育局专场校园招聘会
; \. s% f$ z5 H  f, |/ F2 q◇我校2008年往届生校园招聘会成功举行
. T& |; Y! F4 s4 x% p
◇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赴昆山积极推荐毕业生

  b& x% k3 L- W/ _" l3 K1 c$ m+ t

& J( X) `2 R. p◇常熟理工学院来我校进行就业工作交流. g! ~6 g! {$ ~8 O+ w( \
◇我校与苏州新闻网签约成立新媒体实习基地, t3 |- j2 o* A
◇应聘零接触——外语学院与信安(天津)有限公司举行招聘交流活动

/ e% I6 u! k$ V6 d5 t7 C# Z$ z
就业动态

0 U$ ^1 W3 Q; p3 @

* Q3 r4 N/ J% ?+ u) ^
; j$ i  L  B# C6 d: r7 _" J% `
◇经管学院召开05级就业指导课4 L/ Q/ t0 e, W# z
◇人文学院进行05级就业指导会9 r% Z, A9 v, r8 X& O! H# R; r
◇建筑城规学院就业讲座:跨越从学校到职场的阶梯
" W8 }( e! H- O1 v! ~. w◇战胜职场——外国语学院举行第一次就业指导课
& ~; i  `3 v9 }% ]. _( G◇建筑城规学院启动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大战提前揭幕3 W( G/ v1 a1 J- e( s+ _
◇中高级人才需求递增酒店行业薪情水涨船高( Q3 F+ c0 |. p/ _
◇大学生就业之路壁垒重重

+ Z; }6 U* Y1 |4 O- ]/ f8 l8 u
就业指南

3 N% j6 c& i$ I* L) S; B& h! ]! u

' ?* K  _. H3 k9 z) o

/ s0 {- q3 ^/ f% ]$ q* j◇阻碍HR看你简历的六个原因
3 X5 G" ~% ^# I- T2 a◇如何在面试时脱颖而出
1 v# S7 v3 g! ~7 m◇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 p, A! p* b1 ]- t
就业答疑

" u) x2 Q- B1 O0 x1 e

( i8 o5 v: [, t" l

$ o& a1 ~" `0 j& d& S- e& H/ i* y◇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0 r* ?  ]! L8 o/ E◇怎样正确对待签约时用人单位的补充条款或协议- D6 G; T6 n. D5 ?3 ]
◇毕业生报到时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怎么办
- c. R+ @  ]& Y, |1 \! c" {◇参加江苏省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百日行动7 q. H0 w% a$ u0 q- [) x5 a8 M9 J+ w
◇召开全国铁路行业接收2009年毕业生双选会
$ R8 X' k" c5 ?9 x& R- J! m, T0 o& M◇举办毕业生“学说学听苏州话
3 {5 W, ]: S3 P! ]) N  c1 J* i3 {增加就业技能”专题讲座
. y  h. w0 y+ U2 w8 G# k6 P9 A◇正式启动周末校园招聘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业新闻

我校2009届师范毕业生园区教育局专场校园招聘会成功举行* |* q: r) w' A6 Z7 ?

8 J0 W7 @+ o% p& ?10月24日下午,我校2009届师范毕业生专场校园招聘会在石湖新校区举行,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及所属星海学校、园区第三中学、第十中学和实验小学等9家用人单位应邀前来选聘我校师范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座无虚席,共有280余名毕业生参加。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周枫副局长首先在宣讲会上介绍了园区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毕业生提出要求和希望。
+ B2 K& [0 ]1 G0 I+ N. ]1 j
$ K7 w( F' p! R  b1 e在各学校的招聘分会场上,毕业生们积极向各个学校投递简历,认真回答每一个提问。招聘会现场学生有序排队、秩序井然,展现了我校师范毕业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据初步统计有76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达成就业意向,其中部分毕业生已正式收到用人学校的实习邀请。
* ?' }' U3 ?/ A
* c* l# y  T) D; E& h参会各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都感到比较满意,同时对本届师范生专场招聘会的组织和安排表示感谢。
: _; T- M# Q& T, [" L7 Q; o
4 ?5 j, u4 A. m我校2008年往届生校园招聘会成功举行  S# H5 |" d" n! w0 ?% q" z7 o$ n
10月22日下午,在江枫校区就业指导中心举行的我校2008年往届生校园招聘会上人头涌动,毕业生们或忙于填求职表、或忙于寻觅合适的单位、或向招聘人员了解公司和岗位情况。用人单位也积极回应求职者的咨询,一些热门的用人单位摊位前还排起了长队。' i+ I, l2 x2 x
   
" J" I+ T5 P% _1 Z8 o5 H$ U这次往届生校园招聘会是就业指导中心践行“跟进式教育”理念,跟进毕业生就业需求、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程服务的又一举措。# H- c( _8 X$ q
    , x" c' P. k* [4 ?' U& K, ]
招聘会吸引了多家用人单位参加。除往届生外,还吸引了不少2009届应届毕业生前来热身。招聘会结束后,就业指导中心与用人单位举行了合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并与部分用人单位达成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和长期合作的意向。
# C, g! d3 E0 K6 B7 F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赴昆山积极推荐毕业生
! h& w, ]. v& M( N0 s# P% q/ G5 E$ _' `2 S) w  d) d
10月27日-28日,2008年百所高校昆山行产业科技人才合作洽谈会在昆山宾馆隆重举行,我校应邀参加。学生处毛永宏副处长、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陈安康主任等三人在洽谈会上向160多个企业积极推荐我校2009届毕业生,并与部分有来校招聘意向的用人单位作深入交流。就业指导中心将密切关注昆山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及时发布招聘信息,积极联系相关用人单位来校举办现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W" h- h. [7 j
2 E' ^! s& R9 y- u  V
昆山经济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较好的就业空间,特别是正在开发的花桥经济开发区,将会吸纳近20万大专以上毕业生就业,并提供较好的优惠政策,同时毕业生也面临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希望广大毕业生端正择业观念,树立竞争意识,认真做好毕业生自荐材料,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寻找合适自己的就业岗位。) s9 U! k* A/ Z
2 T7 w7 B" N& b# F+ \6 w
常熟理工学院来我校进行就业工作交流8 b, X: `& m1 k8 r& G
# U6 A8 v8 T3 y" }+ G+ n* K
10月14日下午,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陈建华、学生处副处长时薇萍等一行9人来我校交流就业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浦玉忠教授对陈院长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就进一步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 D2 \3 k' @( G* X! S- I1 D    6 _4 k% K+ u( ]  _8 X* D  P/ ~
交流会由学生处芮忠处长主持,毛永宏副处长从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两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就业工作的做法和体会,部分院(系)分管就业工作的总支副书记及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全体人员参与了会议。
0 h# l1 N# Y& I9 Z8 c9 p    / E/ h3 Y9 I- j  {9 Z( p  q, ]9 e7 W& r
会上,大家相互交流了工作的具体做法,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通过交流,双方对今后在就业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达成共识。
* r; ], i* h* v( M% b+ x4 u* y! Q5 \0 @1 i
我校与苏州新闻网签约成立新媒体实习基地
" \* k  t4 G6 J9 `. y5 z7 b苏州新闻网与苏州科技学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苏州新闻网正式成为苏州科技学院新媒体实习基地。今后,双方将在网络新闻采访报道、流媒体节目制作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 F8 E4 o/ C7 x4 D; c. T: U9月24日下午,在苏州日报社会议室,人文学院院长祝曙光教授和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陈波交换了协议,苏州新闻网正式成为我校新媒体实习基地。我校将为苏州新闻网提供理论支持,苏州新闻网为我校新闻专业学生提供业界指导,并将成为我校新闻与传播系学生新闻实习主阵地。
* r) [2 e3 K) l4 R: E    & r% m1 K5 a9 t
苏州新闻网是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本市最大的新闻资讯网站,2001年4月2日正式开通,整合了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各平面媒体资源优势,集中了《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苏南科技开发》、《苏州新资讯》等报刊杂志的电子版。苏州政府网和本地其它业内网站的新闻均来源该网站,目前,日访问量达到40.6万次。
! z7 [. s- e: m5 `/ a' K* p    9 D% ^  L* M# j$ q- g9 F6 {
祝曙光院长就如何提高新闻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苏州新闻网的负责人交换了意见。教务处吴健荣处长表示,学校将从课题研究方面适当给与倾斜,支持新闻与传播系与苏州新闻网的合作研究。
7 [: h! D% b: x" z$ P9 @. |应聘零接触——外语学院与信安(天津)有限公司举行招聘交流活动
3 l8 N" ]$ L2 n' {: O+ W
, }3 o4 W, i4 v0 O% W2 G0 u; g: B1 e9 c10月13日下午三点,来自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和信安(天津)有限公司6位公司主管与我院应届毕业生代表,在外语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应聘交流活动,活动用全英文进行,持续两小时。
4 J' t: @: c, N    首先,外语学院杨宇红副院长、周茹老师、张承祖老师详细介绍了我院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招生情况、在校生情况、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等。随后,信安公司总经理David Lam用英文介绍了公司情况、招聘要求等。其次,几位主管对学生代表进行了集体面试。按照要求,每位学生代表作了3分钟自我介绍,并与几位主管就业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员工培训、公司前景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最后,对方对我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等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将于一月份来我院招聘学生。同学们也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体验了应聘感觉,收获颇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业动态
  {1 u7 \+ F* y- ?9 t  M; V% Y4 f! V) ~4 H

0 e; D! n; J  }! z2 o1 A9 ]经管学院召开05级就业指导课/ p7 o  A5 X0 ~
( f& M1 f, _  `7 ]6 t( T3 T1 m
10月15日 下午13:30在新校区C5—301由江忠华副书记和周华琳老师主持的面向05级经管学院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课顺利召开。课上学生处毛永宏副处长主要结合05级经管学院全体学生即将毕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我校和社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05级经管学院全体学生在就业政策、原则、方法等方面即将遇到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和指导。课上,江老师首先对同学们重申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召开就业指导课的必要性,并对学生处毛永宏副处长的亲自指导表示感谢。
/ k: }/ \1 {6 r  M毛永宏副处长在课上,首先对当前就业形势压力大的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说明当前本科生毕业就业工作的难度大,竞争激烈。其次,毛永宏副处长对就业政策、原则为同学们做出了分析说明,尤其对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推荐表等方面做出了重点的解释,消除了同学们心中的疑惑。第三,毛永宏副处长说明了当前就业信息的来源渠道,分析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因素对顺利就业的影响,希望同学们注重信息采集,学会去伪存真,对自身做好正确评价、找准定位,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不可急功近利。第四,毛永宏副处长对同学们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举例说明,通过例子生动地说明了面试、简历等方面的细节问题的关键性,并介绍了面试和制作简历的一些技巧。最后,毛永宏副处长提醒同学们要开始着手制作简历,并为即将到来的实习等做出充分准备,并衷心祝愿大家前程似锦。7 |4 m9 C; U' @9 @9 G
毛永宏副处长指导结束后,周老师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首先,她对毛永宏副处长说讲到的就业原则及推荐材料等方面内容进行再一次的强调,其次,她希望同学们通过我校就业指导网站及每周五举行的招聘会等渠道获取就业信息,第三,她要求各班同学进行简历制作交流、做好自我定位、思考人生规划等。最后,周老师希望同学们树立时间观念,积极努力,青出于蓝胜于蓝。9 b6 y7 E" g4 \6 x

4 ?9 m! j- w4 J2 K1 H人文学院进行05级就业指导会
) x* j7 f6 d9 Q) r( k) {0 `% K
" ~1 |- K0 W& `2 @# h10月15号下午1点30,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永涛在7教310为大四学生召开了一场就业指导会。 朱书记在会议一开始便直接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让在座的所有人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的客观存在,朱书记同时也指出,虽然形势是相当严峻,但只要同学们做好一些相关的应对工作和准备就可以对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随后,朱书记便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指导。朱书记首先从如何做人方面教导同学如何尊重别人、尊重师长特别是尊重同事,这些在今后的求职中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宽容同事,如何换位思考,如何适应不同的人等,朱书记也做了一一指导。朱书记还以自身的经历来教导同学做事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朱书记强调,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善始善终,在思考中去从事自己的工作,要有团队精神,不能苛求合作伙伴,做个让人放心的人。
* ^- `+ T+ \; K  A7 f! I& m朱书记又从就业准备方面提出了主动性、计划性、耐挫性三点要求,并分别做了具体的解释。紧接着,朱书记把简历的构成要素和细节问题一一提出以引起所有同学的重视,避免今后出现差错。最后,朱书记重点强调了关于“协议书”的相关注意事项,要求所有同学妥善保管协议书、规范填写协议书,这是求职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必须引起重视。朱书记还特别把求职的流程讲解了一遍,让毕业生们有清晰的了解以便做好就业的准备工作。 这次就业指导会给即将走向就业征程的大四学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h4 k6 b+ f9 {2 B* d+ T* `0 k7 ?建筑城规学院就业讲座:跨越从学校到职场的阶梯
9 T4 v# Z1 o. g2 B7 o  Q$ `9 E: [6 O  f" J" R% v% r
10月22日下午14:00,在建筑楼报告厅由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为新加坡CPG集团D’Axis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设计总监李春梅女士主讲的就业讲座顺利召开。在20年的建筑行业从业过程中,李春梅女士作为甲级设计院建筑师完成了诸如火车站、医院、游泳馆、图文信息中心、政府办公楼等多项一类建筑设计。自2003年之今,加入了新加坡Jurong International 及 CPG Corporation,吸收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带领公司由中外设计师组成的设计团队,完成了一系列专业涵盖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的设计项目。同时,把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的管理经验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快乐工作”的设计团队管理艺术。
+ A6 ~8 R' o' N/ b本次讲座以用人单位的决策者角度来指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和目标定位,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以尽快调整心态,及时做好角色转变,减少就业上的盲目性,让2009届毕业生提前进入就业准备状态,做到有的放矢。
( K' U. x% B& t" H# }: b! K战胜职场——外国语学院举行第一次就业指导课
4 E$ Y, v4 Y$ B! |/ o4 ^# `
2 N2 n  E9 V5 X( r$ S9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05级全体同学齐聚新校区C5-201教室,参加了外语学院专门为毕业生举办的第一次就业指导课。% b! N9 X- }, u
    本次就业指导课由辅导员周茹老师主讲,题目为“战胜职场”。周老师分别从就业政策、步骤、途径,求职注意事项,大四学年各阶段安排以及求职信写作等方面进行了生动详细的阐述。在授课过程中,周老师对求职的形势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同时穿插了往届毕业生的求职事例,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毕业生求职的相关问题有了深刻清晰的了解。参加此次培训后,05级同学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使他们受益匪浅,及时帮助大家解决了多种困惑,不仅增强了同学们顺利踏上社会、进入职场的信心,也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学院的关心和爱护。+ b% }  }1 f: f4 I" \

/ v+ P( \+ M/ s, P  p7 d  _建筑城规学院启动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大战提前揭幕0 P4 }0 N% A/ ]
! ]& m' ?( D& r4 N2 ^& ?
按照往年惯例,新一年毕业生大规模招聘会的帷幕基本定在11月中旬开启,可是随着就业压力日趋增加,建筑规划学院开始主动出击,提前启动2009届毕业生就业招聘工作,吹响了本届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号角。
* A3 v% @9 x5 z2 M
# \8 ~: P3 |7 J, h7 r目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过去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已不复存在,建筑规划学院今年积极行动,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利用全院大会发动全体教师,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生联系和推荐就业单位,强化全体教职工的就业服务意识,拓宽就业渠道,把就业工作作为全院的头等大事来抓,从9月下旬开始,苏州国贸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苏州筑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苏州凡提斯文化艺术传媒设计事务所、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苏州分院、无锡天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市天源建筑设计事务所陆续来院来函直接招聘,建筑规划学院也积极发动和推荐合适的毕业生前去应聘。同时,为了加强对毕业生的培养,进一步扩大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努力建立与用人单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育并长期占有就业市场,建筑规划学院与苏州筑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建立了又一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用人单位的资料,建立学院的就业信息库,完善并有效地拓宽就业市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 A! Z; j7 t4 L+ {+ {- z1 z   此外,针对有些学生反映希望在社会应用方面增加就业指导,建筑规划学院还特邀请了一些企业老总和设计院总工到学校做讲座,以用人单位的决策者角度来指导毕业生做好人生定位、择业定位、目标定位和生活定位,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了解用人者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期望与要求,尽快调整心态,及时做好角色转变,减少就业上的盲目性和择业中的不实际性,使广大毕业生切实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 X1 c0 c4 t1 E/ \& y
中高级人才需求递增酒店行业薪情水涨船高
* ]% E: i0 S* W* ~! z0 Q! g
0 b2 g5 j7 o& d. ]3 E1 i( i) L+ l" d7月29日,2008年武汉地区第二届酒店、餐饮、旅游、服务业人才招聘会在市人才市场举行,到会招聘的20余家企业中,一半以上企业自曝“薪情”,这样高的“曝光率”,在过去的招聘会极为少见。
7 E" y( s5 |4 T: d) Z$ c1 y" N1 S武昌一家四星级酒店,在招聘简章上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出了“薪资菜单”:销售总监,月薪8000元以上;财务总监,月薪3000元以上;娱乐部经理,月薪5000元以上;餐饮总监,月薪5000元以上……在现场掀起了不小波澜,与会求职者纷纷排队应聘。
$ Y# N4 t3 L% j3 u8 B/ x当日,与会企业还纷纷开出保底月薪,努力吸纳基层工作人员。多家星级酒店公开承诺,服务员、传菜员等基本工资在750元-1250元之间。
2 i3 }/ [* R) V7 K% ?据了解,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月薪多在800元和1200元之间。因薪水相对可观,过去无意进入酒店业的大学生纷纷应聘,欲从基层职位做起。 8 I# ~0 Q& ?. D9 p0 @6 g# S+ D' u+ D( m
武汉人才市场信息部部长郑艳分析,过去由于收入低、社会评价不高等原因,很多求职者不愿进入餐饮行业,眼下,随着此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薪资标准也随之被抬升.8 `/ m9 J' v* W3 k; y6 \; w5 _
大学生就业之路壁垒重重' f) {- `' H9 i

3 k5 A' L- M4 W4 D7 m3 h1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增幅达10%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种种无形的壁垒,使大学生的就业路因此变得更加不平坦。 5 E* T% `5 I& o$ r5 w2 @
贫困大学生就业相对劣势
+ {% |5 b  O& [9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来自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的贫困大学生往往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 Q' E  z  c( O4 g  e, X) g9 E
济南下岗女工王珉一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她的女儿2005年从济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待业在家。王珉说,女儿毕业时参加了不少招聘会,但由于不是名牌大学,又没有社会关系,所以没有找到工作。在济南,贫困家庭上大学的子女面临就业难题的不在少数。 # G8 u+ I+ H9 l$ k
除了社会关系壁垒以外,还有诸如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横亘在大学生就业路上。山东应届毕业生高星对记者说:“很多地区都有地方保护,外地学生一律不要。沿海一个县级市来我们系招老师,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本地学生,本地的来一个要一个。” 4 h5 y" [0 X6 E' V8 C
有的毕业生告诉记者,为了找到工作,不得已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几年内不能考研、不能调出,违约交5000元违约金等“不平等条约”。有的企业公开声明只要“名校”的学生,其他学校毕业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 k: V+ C2 j% ^7 o. }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鹿立认为,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仍处于整体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才总量短缺的阶段。目前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就业难,除传统就业观念因素影响外,还与当前各种用人壁垒有关。 + f% p% {4 F# {) T. S* L- s7 Z' ~8 w
鹿立认为,当前急需加快用工改革,推进“阳光招考”,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让更多具有新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各个行业中来,尤其是原先行业垄断程度较高和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的部门。
5 y3 B/ N, }9 \! G; e* I  市场冷落急功近利“热”专业 1 E: U) _+ X; b( O" ]& K
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的不足恐怕才是更需要引起重视的。
" \! o1 \7 S# ~1 x, E" }应届毕业生丁林4年前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当时觉得就业面宽,可谁知近几年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毕业时竞争激烈,至今还没找到工作单位。4年前,许多学生像丁林一样,为考上法律、财会、计算机、文学等热门专业而欣喜。然而,4年后,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早已风光不再,供求失衡,找工作成了难题。
: O1 {& K* P& n- X* e3 ~0 C近几年高校扩招,高校新专业猛增,基本上分几种类型:
' ^* \. W1 v/ o* V% w1 d# |5 N/ S7 ~生源捞取型 新专业就是为了多招学生,学校普遍喜欢上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投资少、见效快的“软专业”,而对像工程技术、数控机床、机械电子等需要上设备、上仪器、投入比较大的“硬专业”一般不“感冒”。
4 @( E1 u4 G% [  d, o, c分散压力型 学生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专业,会人为造成就业压力过大,所以部分学校将专业设置化整为零,目的是自我减压,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
& s9 q/ y2 N" ^: o5 I, v, p; _  一哄而上型 市场上什么专业热门,就上什么专业,而不考虑就业形势。
( c$ [" T8 @( O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近年来,高校文、史、哲、教、法等专业毕业生年增长率大大高于工学专业毕业生,法学专业毕业生年增长率最高,竟然达到19%。当前,违背专业设置应该面向市场原则的后果是——这些专业都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当前专业设置过多过滥、急功近利之风,已经到了急需刹车的地步。 ( a) ~+ y0 g( }9 d( {; }* E: y
链接一■专家观点
9 ~% G, ?* {& h+ ~* \: J8 |8 J入口把好关 推销要“因材”
6 }6 {( o. k' _7 [当前高等教育的矛盾已经从入口转移到出口,从“上学难”转移到“就业难”。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已不鲜见,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会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部分教育专家认为,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学校、政府都来帮一把,包括尽快建立人才供需预警机制,学校由因材施教到“因材施销”等。 ( ^: Z2 T' g7 [6 {6 i8 x" F
为市场“定制”人才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鹿立认为,要解决人才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关键是在入口时就把好关,以市场为导向“定制”人才。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定时发布产业需求信息。高校应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办学”,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大小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协商。英国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院校中有33%的院校均设置了针对特定企业或企业群体需求的本科生课程,85%的院校建立了企业对课程的反馈机制;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设计上,企业参与决策的程度占80%以上。
+ i% A8 P7 A+ d* S& D! |: _9 M像推介产品一样“因材施销”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曾宪文多年从事高教管理工作,他认为,当前较为迫切的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材施销”。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案指导,由部分老师担任学生就业代表,像推介产品一样推介学生。 " M. s, E) _5 R5 Q3 i9 S" u
据调查,学校一般采取的招聘会、提供招聘信息等“赶大集”、“放羊式”的推介方式,效果并不理想。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生于芙蓉说:“临到毕业我们才发现,连怎么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在就业市场上感觉太孤立无援了。”据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受正规的就业教育,而大学生急需补充这方面知识,包括社交礼仪、择业技巧、产业前景预期以及心理辅导等。
, l/ T* F4 s% w0 P链接二■学生独白
; ]  K# W, E# o! e1 K9 }5 {“我们为什么不愿到基层去?”
8 J' r1 [& k! `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工难,这种尴尬的局面近几年一再上演。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农村教师特设岗位等。但是,部分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还是顾虑重重: + M# X7 @' k3 J* K
——“大学四年花费多,去基层经济压力太大。”山东师范大学被批准为山东首批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单位,然而,计算机系毕业生小武算了一笔账:“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大学学费、住宿费再加上生活费,4年就是3万多元。现在,我和一家县级中学签了合同,工作后每月大概有1300元的收入,要还贷款、还债务,还要供弟弟上大学。如果去基层支教,经济压力太大了。”
' N/ D4 j2 n+ o9 c' j+ |  ——“精神空虚,在基层找不到精神家园。”学中文的应届毕业生刘冰说:“到基层去,条件苦点我倒不怕,就怕找不到沟通的对象,精神上寂寞是最可怕的。所以我宁可在大城市找个一般的岗位,也不愿意到一个需要我的地方去。现在,我们只能是先就业再择业,理想是离我们很远的事。”
% |$ `! j3 e, p% Y1 Y3 b7 D! `  ——“要结婚生子,我在基层怎安家?”除了经济压力、精神需求等问题之外,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还有一些现实的生活顾虑。聊城大学毕业生孔铭记表示:“我今年23岁,要谈恋爱、结婚、生子,要养家、买房、赡养老人,这些生活问题都要考虑。下去几年,人生的几件大事就都耽误了。几年后再回到城里来,恐怕连找对象都难了。”
! r' P6 D5 t- J% B山东大学学工部王浩表示,大学生的顾虑并非多余。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同时,不仅要让他们下得去,还要留得住。因此,政策配套,努力解决他们在生活和个人发展上的后顾之忧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4 10:17 , Processed in 0.04475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