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穿暖之后还需要啥
8 s5 p& b3 B. B& N: c% U5 u9 ?( U“现而今55岁了,对于可预见的未来,那些抱负、那些承诺突然变得像镣铐一样沉重……但人喝大了就很感性,幻想赚了钱,建一养老院,把最好的10个老哥们儿聚一块,吃喝玩乐追思会我全包了。” 一间大的多功能室内,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前面讲授书法课,台下几十位老人侧耳倾听,时而记录,时而讨论,煞是热闹,气氛其乐融融。 上述第一段是国内一著名导演新书中对幻想赚钱建养老院的描述;第二段是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10月9日“老年大学”课堂发生的一幕。这两段话分别对应了养老服务的“求”与“供”。当下如何养老成为上了年纪的老人需要考虑的问题,甚至不少年轻人也提前筹划此事。而与之呼应的养老服务,养老模式如何推陈出新,养老理念怎么更新换代,成为摆在各类养老机构面前的一道大考题。 从吃饱穿暖到康复舒适 “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养老机构就是敬老院、光荣院。”中国养老标准化专家组成员、养老机构资深运营管理者赵良羚,见证了国内养老服务业的起步与发展。据其介绍,养老院最开始兴办时主要收纳退伍军人等“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解决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问题,属于温饱型养老。 “90年代前后,养老院建好了,来住的人不多,我们都特着急,到处找老人。”赵良羚表示,当时的养老院也不只针对“三无”老人,有子女的老人也可以来住,目的是通过康复服务使老人长寿,但这种观念在当时有很多人不接受。 到了2000年左右,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包括投资多元化、对象公众化、服务多样化、队伍专业化等。此时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办了起来。 回顾我国养老服务发展历程,走过了从一开始的解决温饱,到上世纪末提倡的康复型,再到现在提出的医养结合、舒适型服务几个阶段。 记者近日走访恭和院、第一社会福利院等北京市一些养老机构发现,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养老机构,硬件设施都已较为完备,文体娱乐场所应有尽有,差别就在于提供的服务精细度。 社工服务理顺老人的心 “这是我听电脑课自己做的,按钮操作、插入图片等都学会了,你看我插入的一家人照片。”10月9日,正在电脑前“鼓捣”PPT的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人王永生告诉记者,自己参加了院里组织的电脑提高班,学会了制作PPT,没事就上上电脑动动脑子,学着消遣。“住进院里1年多了,什么都不用你管,自己就玩呗,心里挺舒畅的。” 电脑提高班、老年大学书法课……据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曹苏娟介绍,这都是院里主抓的社会工作服务内容的体现。2005年开始开展社工服务,2010年设立社工科,引进专职社工,在医、养、护基础上增设了新服务体系。“负责老人的大型活动、专业小组活动、老人的个案,心理、精神、志愿者服务都是他们负责,在标准体系中一并完善,不但体现而且是突出的一个特色。”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办公室主任尚振坤拿老人转移科区存在恐惧之事举例称,假如老人从自理区转到非自理区域,对陌生环境在心理方面会表现出不适应或拒绝,此时社工介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帮助调节心理,甚至会对个别老人进行一对一的服务。 “社工工作将来一定是发展壮大的一项业务,做好后对其他机构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曹苏娟说,将在发挥好民政部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单位作用基础上,将社工服务融入标准体系中,另外还包括老人临终的安宁服务等。“未来几年重点发展,服务项目更加专业化,更加有针对性,将来慢慢融入到标准体系中。” 做没有围墙的养老机构 记者走访中同一些老人交谈了解到,除了要求养老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外,居家养老或者到家附近的机构养老,是很多人的愿望。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 而这也呼应了业内人士未来几年养老服务创新的建议。“服务创新点应该是在居家,上门服务,做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公寓。”赵良羚表示,从国外经验看,不提倡办大的养老机构,小型的、多功能性的养老机构其实更好,填补在各个小区里面,在家养老有上门服务,或在家附近的养老机构就近养老,或就近进行夜间照料。 在业内专家看来,不管养老服务如何创新,责任心和专业性是最基本的追求与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在创新养老模式与理念上赢得质变。 来源:中国质量报; @9 R y1 B2 G
) x3 a; n* o$ ?5 h0 B2 S( J/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