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019|回复: 0

[技巧] 共情的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念  此词有多种中文译法,比如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 x" s6 `9 d/ ^5 s6 G
  ①、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 K; e* w9 n- T# p# \" Z$ O
  ②、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 l( ^% A  y( U7 M9 r* J
  ③、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补充一点,共情需要理性,而不能代替当事人做感性判断。举例来说,不能出于对于理解犯罪人的用意,而产生边际情绪,那是十分不理智的。“共情”不代表乱用同情心,那只是为了帮助他人导入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进而获得高PCA。 共情的分类  关于共情(EMPATHY),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共情
# X% B6 [) _1 N  J0 m
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的功能,而共情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之一。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S0 ^8 K" w3 F  U% Q
  共情通常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共情又分为广义的共情和狭义的共情,广义的共情是指所有人际场合中产生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如公共场合是指从临床心理学中发展一种特殊的理解能力,广义的是以狭义的为基础的,因此,此外重点介绍的是狭义的共情能力。即指在人与人交流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理解的能力。
' i& ~# `% Y( S2 d% B, C- F5 y  对于共情,许多学者有着精辟的阐述。Mayeroff(1971)认为,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 0 V, L$ ]0 h/ A/ S
  罗杰斯 Rogers 对共情的解释是“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好像’的特质。”
' `. s& d! C  J  EGAN将共情分为初级两个水平,即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初级共情跟上面的定义基本一致。高级共情包括表明自己的态度,影响来访者等。 $ ~0 t; [$ w5 _& l
  近些年来,最新的观念强调,共情远远不只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或技能。
: q/ w$ L7 f8 _+ Y+ g! S! e* a- d共情在咨询中的重要性:  1、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 X, D- h% g( g8 a* j+ |2 W0 z, V
  2、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2 [. g9 m: Z7 l: t; m4 t9 t
  3、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 b( A" C% c) H% W8 m7 A' t  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4 A2 ?, W" p+ Y. }; F) v0 }! ?
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询出现的障碍:  1、求助者感到失望:认为咨询师对自己不理解、不关心,因而会感到失望,减少甚至停止自我表达。 0 T9 g+ d% U* p% l) @" M9 B
  2、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由于咨询师没有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而过多她立足于自己,因而他就很难真正理解求助者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反感甚至批评,这会使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 # A6 m( c7 M0 q0 X/ Q
  3、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求助者成长、进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缺乏共情,咨询师往往对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不加注意,影响求助者的自我了解。 / x: ^  {; w( P" g
  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由于缺乏共情,咨询师就不能真正了解求助者的问题与需要,因而做出的反应也常常缺乏针对性。
( W% m0 D; s; ^6 k( A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注意的几点:  1. 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角度)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角度) 6 t; Q6 r! c& f9 n& }. F  c# W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 F, f- ^1 L( B( X! a: g% p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9 n) G$ k3 C1 M2 o- I2 ]- f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8 `. e* w) V2 j0 ~* a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 W: V5 u* \# ^) N2 [8 ^$ c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 z% U/ n% u. c8 Z  c  N/ r  7.不必有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 u8 Z0 `" a: U- ^1 U7 w% d
  8.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 l- d, F# M8 I表达共情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几点:  第一,咨询师视角需要转变,务必要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 k5 Y' |8 U0 D' P3 I, [  第二,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 + w3 z& I; E; H+ x  I8 O' D# c
  第三,表达共情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 1 P. {* w, r, k& y
  第四,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该适度,才能恰到好处。 * O6 o9 N& f; w6 s8 [# B( C
  第五,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咨询师一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 ~7 t% W* m( ]: r0 l9 }* c# E2 l2 s  第六,表达共情还应善于使用躯体语言,注重姿势、目光、 声音、语调等表达。
, E; Q; ]& H0 }, c1 V- v7 @6 Z3 E  第七,表达共情应考虑求助者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等特征。 * C: ^8 ~9 r' F: U# f- r! Y
  第八,咨询师应不断验证是否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 1 P. W" Q: @- H6 @2 Q! i
方法  1. 学会换位思考   
共情 倾听
7 c2 _: r; r0 B& T+ X
指能从对方角度为对方的行为寻找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发并对方。 ) n" N( F- f: ?! r
  2、学会倾听 5 Z: L5 o% M, j5 U* D9 {7 d
  倾听指能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倾听不仅指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音量的大小、语音的高低、音速的快慢、是否口吃等)。不仅如此还需要有适当的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
4 Z3 r9 m9 ]) B1 ?% Y! h/ r  会倾听的要求:全神贯注,不打断对方讲话,不做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及时给予语言和非语言反馈。 5 \5 A" F9 \  l; v3 w# v9 ~
  3. 表达尊重 ! j; I4 Y8 c, w
  尊重包括: 6 d, h, z+ Z1 I  q4 o4 L8 ]6 G
  (1) 尊重对方的个性及能力而不是凭自己的感情用事。 % n# Z2 k! b+ y4 i5 Z
  (2) 接纳对方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而不是评论或试图替其做决定。
: M8 {% v1 }, I3 ~8 K7 R3 j  (3) 善意理解对方的观点及行为,而不是简单采取排斥的态度。 2 |4 L% o" s' o6 _; |4 Z3 t: w
  (4) 以尊重并且恭敬的态度表达自己与对方不同的观点。
' g  f$ f4 @0 v1 Z7 @& `: d5 V  (5) 不做价值判断,尊重对方的选择。 6 ^& m) s. W: h( [
共情限度  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的“共情”(empathy)。其实,这是一个翻译的错误。在心理咨询中,empathy应该翻译为“   
共情训练

+ |8 b0 \$ C" a- L- b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 ) i2 {9 ?% d9 E) p$ N
  且不说这个词汇在翻译上是否妥当,单就一个“情”字就足以使心理咨询师不好把握。咨询师与求助者间,必须沟通,但这种沟通是单纯的情的沟通,还是理的沟通,或者二者兼有呢?其尺度又如何把握呢?对待这类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度,“共情”的确有不好的后效。在临床上,特别是异性间建立咨询关系后,情的过度沟通会使咨询关系中产生不应有的内容,从而破坏正常的咨询关系。所以正常咨询关系的主干应当是理,而不是情。情必须在理的限制下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共情”,只要能达到设身处地去理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就可以了。咨询过程中所剩下的只能是达理。 (美. 邓明昱) / R9 L6 J7 Y: G0 b3 v
评价  能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懂得利他也有助于我们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很多时候,共情使我们与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时懂得留有余地,尽可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而这样做,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了余地。
( B" d# \7 G. w/ T  一个具有共情的人在看到别人受伤害时,会有心痛的感觉,这不仅会阻止他产生伤害别人的动机,而且会使人及时控制住自己,使事态不至向更糟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共情是一个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共情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持续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
8 R1 S, ~* p/ H. }6 i0 H4 M  L) g7 l( c  k3 Y  |; y6 {

! p+ D- _& _, W+ z# i开放分类: 哲学心理咨询人本主义心理咨询技能
, _' `" ^- J5 B: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5-14 19:29 , Processed in 0.04512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