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w9 q* Y! i) {0 X7 O10.2.1 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
# U" W! k, d. w' }(1)家庭系统理论 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为家庭社会工作者提供了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的基本框架。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观点:①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②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③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6 C1 p6 p) | W9 g
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家庭系统,家庭核心概念的核心要素包括:①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②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③家庭系统中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④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原则;⑤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⑥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 W; _( y/ c( l1 p
(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家庭成员的互动交流关系以及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每一个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让家庭成员感受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根据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面临的任务,可以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家庭组成阶段、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龄子女家庭阶段、青少年家庭阶段、子女独立家庭阶段、家庭调整阶段、中年夫妇家庭阶段以及老年家庭阶段八个阶段。
4 s c1 z- @, p' z$ A3 G+ \(3)生态系统理论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环环相扣形成影响家庭以及家庭成员发展的完整的系统。3 b5 H- _% {0 u: ]$ J+ `
①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体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体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就是这样的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活场所。
2 I$ ^6 \6 |. ]+ N& \②中观系统 是个体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4 P- J6 }' ^( a3 Q
③外部系统是指对个体有影响但个体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 a3 L. P; h' @8 V2 e( K9 ^& _
④宏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它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微观、中观和外部系统影响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2 G; T) g" e) A, p
10.2.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9 C( |* F/ ^8 v* d" D* I家庭社会工作包括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两类基本内容。改善亲子关系服务的重点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纵向关系,而改善夫妻关系服务的重点则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横向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家庭纵向关系的改善和横向关系的改善常常交错在一起,相互影响。
! M' @" \% o- ^9 e) j) q(1)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是以父母亲和子女关系的改善为服务焦点,并且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家庭社会功能为目标开展的各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常见的有家庭行为学习、家庭照顾技巧训练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等。2 G1 p4 v9 s8 d" z; x+ i D+ p: D
5 C7 k6 T# N' `5 a
①家庭行为学习 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对家庭中的年轻女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服务。
% B; G/ o" a6 \7 u5 I }②家庭照顾技巧训练也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的原理设计的,不过它不是针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而是针对家庭中的父母亲,尤其那些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感到困难的家长。
# p) c+ C6 }" l) e# L* c/ g③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是将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综合为一体的服务活动,它最初运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后来扩展到涉及其他健康问题的家庭,如肺结核疾病患者的家庭、学习情绪控制与管理的家庭等。& Z- o+ R* Y2 D; c, Q6 V) }- q/ Z
(2)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包括婚姻辅导、家庭暴力的干预等服务活动。
w) [# j V& S7 u) A①婚姻辅导是针对夫妻的婚姻状况而开展的服务活动,涉及夫妻角色的界定、扮演以及相互之间沟通交流方式的改善等。
0 L5 Z* |4 f/ Q②家庭暴力的干预是针对家庭中的暴力现象而开展的服务活动,通常涉及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还包括对家庭施暴者的心理辅导等内容。8 X! @; M- t" O
10.2.3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 s5 e6 T) c( ?! m6 N6 x
(1)家庭的救助和帮扶是以整个家庭作为帮助的对象,其目的是保障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因生活变故或者意外灾害引发的特殊困难,政府也会向困难家庭发放救济金,提高困难家庭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保障困难家庭基本的生活水平。
4 o. p( X: N2 a5 e: s( ?(2)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常见的有家庭生活教育、有关家庭的主题活动以及家长学校等服务活动。这些家庭服务活动以预防和发展为主,目的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促进社区的和谐。6 B* N) C9 i- ], c) D
(3)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有婚姻调解和婚姻学校等形式,其目的是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改善夫妻之间的沟通交流,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 M8 |" _& o L& s1 b①婚姻调解是对婚姻关系出现紧张和冲突的夫妻进行调查、劝说和协商,以化解双方的矛盾,改善双方关系,使双方达成谅解,避免家庭解体。
7 r/ V* d0 P4 B0 }3 J3 b②婚姻学校包括新婚夫妇学校和离婚夫妇学校等,其目的是增加人们有关婚姻的知识,学习处理婚姻关系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改善人们的婚姻状况和家庭生活状况。
# D6 W$ k+ W/ G/ o- ?, L9 Z" H5 `6 Y9 O" V0 U. [/ ]' d/ Z6 z% W
: X7 ?5 o& A/ v u! \3 y
( l- O. Z' r) O. @& P" U9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