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娴老父亲剪着女儿的作品 苏州新闻网讯(记者 夏仲静 通讯员 唐冬云)2011年4月的一天,初春阳光和煦,迎着拂面的春风,陈佳娴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份职业——社区工作者。她被分配到中塘社区,成为了中塘社区“娘子军”中的一名“新兵”。来到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岗位,只能边干边摸索,三位新同事热情直爽,在社区居委会主任赵玉霞的手把手的帮助下,陈佳娴逐渐熟悉了社区各条线的工作。
经过了半个月的熟悉环境及业务,陈佳娴有了自己的负责条线,负责社区宣传条线的工作。宣传是承载和展示社区各项活动的有效窗口,这应该也算是社区的“门面”了。已经毕业多年的陈佳娴鲜有与文字打过交道,时常无奈笔下的干涩。看着其他社区的报道都写得深情动人,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充电是关键,陈佳娴便自己掏腰包订阅了不少写作类杂志,并购置了不少写作方面的书籍,也在网上也搜集并打印了很多有关写信息的资料,不断拓宽和丰富自己的写作思路。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渐渐的她写起信息不那么费力了,也乐于去发现素材、推敲文字、琢磨文章了。
有一天,陈佳娴突然接到老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声音非常激动:“佳佳,我刚才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报道,有中塘社区,还有你的名字,是你写的吗?”还不知情的她赶忙去翻阅,果然她写的报道上了报纸,当时那心情别提是多么的激动了,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报纸上,想着自己辛苦的付出有了回报,心里充满了满足和幸福感!至今陈佳娴还清晰记得那是2011年6月20日刊登在苏州日报28版的“爸爸我爱你活动”的一篇豆腐块报道。虽然仅仅是一篇豆腐块,但鼓舞的力量却不可限量。而陈佳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的“新兵”,笔杆子也越磨越快了,下笔也越来越勤了。 春节回家过年,陈佳娴在无意中发现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来一看,居然满满的一本都是从各种报纸剪下来的报道,贴的整整齐齐。细看一下,竟然全是自己的作品。老父亲看到后说道,“每次看到有你名字的新闻通讯,我不管跑多远都要把报纸买回来,然后和你妈妈小心剪下来贴好。我们觉得你现在干的工作很有意义啊,社区活动可真是丰富多彩,你可要好好干啊。现在你也不常回来,每次看到有你的报道,就等于看见你啦!”
听完父亲的话,陈佳娴心里百味杂陈,久久不能平息。是的,自从踏入了社工这一行,周末加班多了,回家看父母少了。尽管如此,陈佳娴仍心存感恩,感谢社区给了她这么一条特殊的纽带,让她和父母之前没有因为时间而感到疏远,反而是一篇充满热度的文字温暖了女儿和老父亲的心。 作为一名奋战在社区一线的“新兵”,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社区工作捶打后,陈佳娴已经不自觉的融入了这份事无巨细的工作中去了。每一段文字、每一片通讯,她都要反复揣摩;每一次活动、每一个创意,她都要点睛品牌,于是伴随着“中塘零距离”在数以百计的稿子里的不断视觉冲击,“中塘零距离”的品牌也越来越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