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40|回复: 0

香港社区养老三问(特别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4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来参加

  74岁的李女士,丈夫最近去世,自己又不慎摔伤。从医院回家后,行动仍然不便,每日三餐都要麻烦邻居代买,要么只好随便吃点面包、饼干。年近八旬的梁老伯,现住在女儿家中。女儿要接送自己的两个孩子上下学,还要打零工帮补家用。老人独自留在家里,只能看电视或睡觉,时间很难打发。

  调查显示,香港居住于家庭的约100万名老人当中,有80.9%表示,假如日后身体状况转差时,仍希望可以在自己家中生活,而非搬进安老院。李女士、梁老伯是属于80.9%中的老人,他们都愿意参加到社区养老的计划中来。

  在香港的社区长者照料中心里,可以看到为每位老人设立的个案分析卷宗。它告诉服务者,你所服务的是谁——他在心理、生理、社交、经济方面,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哪些问题需要优先解决、如何解决。例如,对一位缺少陪伴的空巢老人,义工要时常上门探访,老年活动中心会为其安排文体、交流活动。腿脚不便或残疾的老人,拨一通电话,家务助理会上门来烧饭、洗衣,保健员会协助其开展康复训练。

  谁来服务

  不用说,享受这样的服务,是件幸福事儿;但提供服务,成了很多人眼中那“伺候人的活儿”,吃苦受累,地位低。不过,谁来服务?并没有难倒香港。

  1969年,全港首支家务助理队创立。由于社会反响良好,需求增长,家务助理队的数目不断增加,迄今已有近200支。除家务助理队外,隶属于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社工,也是社区安老服务队伍的一部分。目前,香港注册社工达12970人,而且,活跃于香港社区及各类服务机构的社工中,有超过98%的人,取得了专门的社会工作学位。除了高学历的社工外,其他的社区服务人员上岗前,也都经过了专业培训。上岗后,继续在实际工作中,接受再培训的课程,并实行岗位竞争制。他们的权益,同样受到劳工法的保护。

  有专业技能,有权益保障,管理有制度、成规模。社区服务者能踏下心来,用心为老人服务,同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欢迎。

  谁来埋单

  上门探访,陪伴聊天,小小的举动,可以让老人感受到关爱,并不需要付费埋单。不过送一次饭,会产生餐费、交通费;配一只遥控按钮,会有材料费、安装费;组建一支专业安老队伍,要筹备培训费、薪金。这些都让我们回到一个现实的问题:社区养老的账单,谁买?

  以家务助理为例,在香港,它被视为一项选择性社会服务,采取收费方式。政府鼓励有条件的老人,为自己受到的服务埋单。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李翊骏教授解释说,强调家务助理不是一项免费服务,能够使老人以消费者的立场,来对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是以被施惠者的心态,勉强接受并不满意的服务。相应的,家务助理员也要收起施与的心态,拿出服务的精神。

  此外,社会福利署还直接向相关服务机构提供资助。因此,透过资助服务机构、援助困难老人,以及调控收费标准,实际上,公共财政也为社区养老服务埋了一部分的单。

  也问内地

  问完香港,再对内地同样问上三问。

  社区养老,谁想参加?2010年5月初,北京市政协的民意调查显示,53%的市民希望能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在金华、徐州等城市,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九成。但另一方面,绝不是什么样的社区养老都受欢迎。

  广州某社区服务中心成立后,鲜见推出贴近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老人们走进去,感觉“就像办公楼一般,冷冰冰”。太原低保户当上养护员,不大热情,也不够专业,这样的免费服务,落得两头不情愿。北京市发放的养老券,指定消费网点少,用起来不方便,老人们攥在手里,有点为难。

  谁来参加,决定着“该”有什么样的社区养老。谁来服务,谁来埋单,决定我们“能”有什么样的社区养老。这些问题,香港给出了它的回答,而内地,也正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23 18:41 , Processed in 0.04058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