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y 发表于 2009-7-29 22:55

小组技巧

一、开组前准备的技巧
小组目标的设定
对于小组的终极目标及每一次小组的目标,应确切了解与掌握。
成员背景资料的了解
包括其姓名、年龄、人格类型、智能、家庭状况、在校表现、老师评语、过去纪录、是否志愿参加小组等。了解成员背景资料,有助于活动的设计与过程的掌握,但应避免对其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
小组的人数
小组的组织以8~12人为宜,人数太多,情境不易控制,辅导成效因而容易降低。
聚会的时间
由于此类成员不易集中其注意力,且耐力较差,每次小组时间不宜过长,应以六十分钟至九十分钟为度。
聚会的场所
以一般团辅室为宜,应避免易使成员分心的场所。此外,尚须注意环境的安全性。此类成员容易冲动,室内摆设不宜有可变成攻击用途的物品。
协同领导者的设置
最好能有一位协同领导者,来辅助小组气氛的塑造、活动的催化、及冲突事件之处理。
必要时,甚至可增加一名观察员,在旁观察整个活动的进行,并协助处理突发状况。
小组领导者间必须要有良好的默契,对于整个小组过程的带领与小组成员的了解,应具有良好之共识。
小组活动的设计
活动的设计宜浅显易懂、活泼有趣,以吸引成员的参与、引发成员的互动与成长。此外,由于小组过程中,常有偶发状况,阻碍原设计活动之进行,或者,在了解成员互动状况后,常需要调整原设计的活动,所以,事先宜设计一些「备胎」活动,以备不时之需。
相关理论的阅读
领导者除了多研究有关小组的文献外,应多阅读有关外向性问题行为或违规犯过行为学生的报告,以深入了解其心态、问题行为的成因,以及因应措施与辅导之重点,而能在整个小组过程中,掌握全局,并能因应个别差异。
先行接触
若能在小组开始之前,个别与成员面对面的接触,尝试建立初步的良好关系,并协助成员了解小组的状况,将有助于小组之发展。
二、小组过程的技巧
一?常用的辅导技巧
温暖、尊重、同理与接纳:
此类成员于其生活环境中,因缺乏有效的支持*,常觉得无人能了解他们,对周遭人物常采抗拒、逃避、封闭的方式应对。
所以,欲使他们能在小组中开放自己,必须他们感到领导者与小组是温暖而安全的,是愿意也能够了解他们的。如此才能形成正向的团体气氛,成员也才能接受领导者的催化,从而开放自己,迈向成长。
与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此关系必奠基于前述温暖、尊重、同理与接纳的技巧。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此类成员对其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弱,颁导者的角色最好能介于「老师」与「辅导员」之间,让成员对辅导者能「又爱」且能「又敬」,如此才能有效地控制小组的秩序与进度。
澄清与具体:
成员的表达能力多半较弱,或较不愿表达,故领导者需要常澄清成员所欲表达的意念,且助其具体化,以使成员渐能学习自我探索与自我表露,使小组内的沟通较无阻碍。
面质:
成员常有逃避自我应负的责任,或给予自己不当的行为一些合理的借口等情形。所以,领导者必须当面质成员,促其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
唯于面质时须注意:
面质的内容,并非领导者主观的价值判断;在方式上.以「鼓励」的做法最为有效,亦即肯定或员已有之优点,再鼓励其面对尚可突破的行为。
再者,须注意莫使面质成为对个人的指责或群体的攻击;否则,当事人势必会受到伤害,而更恶化所被面质的行为。
立即性:
小组中许多突发的状况,都必须立即而公开的处理,尤其是抗拒与冲突的事件。
否则,小组气氛易被破坏,活动将无法发展顺利推展,甚至会演变为成员于小组时间外寻仇与报复的情形。
幽默:
小组中若能轻松活泼的进行活动,将更能吸引成员的参与和投入。但是由于此类成员较为好动,需要注意幽默的程度,使其不致引起成员过份的吵闹或戏谴。
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
小组中宜有明确的小组规范与赏罚原则,尤其应针对迟到、缺席、小组中的表现(如倾诉、尊重、投入)及小组期间的表现(如在家、在校之行为),与成员共同商讨出一套明确而有效的规则;而且,必须确实执行,以期使小组能有效的进行,也藉此培养成员一些良好的群体行为。
二﹒常有的突发状况及其可能的处理方式
a﹒成员捣蛋、抱怨、不专心、无聊、吵着要上厕所、喝水或擅离小组。
  其处理方式:
运用小组制裁力,确实执行小组规范。
同理其情绪,并适切地表达领导者自己感受;其次,鼓励其将不满的情绪说出来或演出来,以发泄之。
请其尊重与接受每一吹小组的进行有如正式上课一般,并且共同商讨如何使每一聚会都能愉快进行,使其接受事实,及共同分担责任。
要求成员离开小组时,必征得领导者的同意,且要求成员互相关心彼此的出席与参与。
对于上厕所或喝水等要求,可规定其于团体前或小组后进行。若于小组中非要上厕所或喝水不可,则限时处理之,并以一次为限。
b﹒成员不参与、不说话、不耐烦。
  其处理方式:
试着了解真正原因。
对其平时的表现,予以鼓励,再邀请其参与活动或发言。
运用小组力量促其完成任务。
必要时,于小组结束后,以个别谈话了解个人的真实状况。
c﹒成员形成小组,于活动中说话、起闹。
  其处理方式:
运用小组压力,表示愿意听该小小组的谈话内容,将注意力全投注其身上,从其收敛。
可将管理小小组秩序的任务,交给该小团体的主要中心人物。
d﹒成员抗拒领导者带领。
  其处理方式:
交由另一位领导者负责。
鼓励成员说出感受与原因,共同设法解决。
私底下,询问原因,再针对原因寻求解决。
e﹒成员打(吵)架,或发生冲突,
  其处理方式:
制止打(吵)架双方,山一位领导者带出小组外处理,另一位领导者继续带领活动。现场一定要立刻处理,切勿放任或忽视。
领导者先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再促使冲突者分别将其感觉和对立的原因说出,问明双方希望如何解决,及这些解决方法可能的后果,辅导员可将双方遗漏处予以补充。
将此冲突状况,作为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的主题,以期使冲突者平和相处。成员互相回馈,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当双方非常坚持以打斗方式解决时,可让双方相隔三公尺互骂,但不准身体接触,以发泄情绪。之后,询问双方,对此处理的意见,并且提供较好的人际解决问题策略。
f﹒成员不断讥讽或嘲笑别的成员,影响小组的运作与和谐。
  其处理方式又依情况分为两种:
开玩笑性质:
若成员认为别人太「变现」,领导者可说明,成员之表现是为了配合小组的进行,鼓励大家皆能多配合之,并且鼓励与肯定嘲讽者多多表现良好的行为。若针对别人缺点而加以嘲弄,可让其知道被嘲弄是相当难受的;必要时,可找机会使其亲身体验被嘲弄的感受。
恶意的攻击:
若是多数人对一个人,则由一位领导者将被攻击者带开并辅导之,另一位领导者了解另一力的感受与原因,再助双方澄清、改善关系,有时甚至可提供共同完成一些任务的机会。若是一对一的
情况,则可于小组中,大家共同讨论分享,或运用小组制裁力量,促使双方减少不愉快感。
三.其它
  除上述外,尚须注意下列事项:
注意成员每次在小组的状况,若有不适于参与小组的情形,可个别处理之。
要特别注意小组成员的互动,及其在小组时间外的联络,莫使小组反成为「恶势力的结合」,而使其不当行为更为恶化。
事实上,小组技巧之运用,可说「运用之妙,存手一心」,须依当时的人、事、时、地之需要,作适切的反应与处理,以期使成员能藉由小组获得最有意义的成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