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成员们根据其成功戒酒时间收到不同的“徽章”,有的人是24小时,有的是1个月,有的长达55年。
1935年6月,失意的股票经纪人威尔逊创立了美国戒酒互助协会(AA)。时至今日,AA在美国有5.5万个团体,拥有大约120万名成员,全美1.1万个成瘾治疗中心也多数以AA的“12步骤”为基础。可以说,任何想戒除毒瘾或酒瘾的人几乎都要遭遇AA.它缘何会拥有宗教般的影响力?成功的秘密在哪里?
# o* |- L! `8 _2 i教堂明天不开门———一位年老女士刚刚宣布了这个坏消息:预计今晚一场大风雪将席卷曼哈顿,天亮时积雪会达到一英寸深,因此教堂不能冒险让员工过来上班。而这意味着每天在地下室举行的戒酒匿名会(AA)聚会必须取消。
1 `# @7 t X* G房间里响起一阵不安的议论声。“哇……那我们干什么呢?”一位二十多岁、涂着烟熏眼的女子问。“这场雪把什么都断送了。”她说,几乎要哭了。
! x. O2 O& O5 D 一个穿着紧身牛仔裤的大汉站起来,他告诉大家,自己看过全城A
A聚会安排表。尽管天气恶劣,有些地方的聚会还是照样举行,虽然这可能意味着要顶风冒雪跋涉到城市另一头。“不要在乎雪有多大,别管积雪是一英尺还是十英尺,”他说,“反正明天我会离开家,去参加聚会。”
. ?( u' J* s9 b: o这种决心让人吃惊,但也不是很奇怪。75年来,AA在无数人身上激发出了这种热情。1935年6月,在大萧条的阴影里,失败的股票经纪人比尔·威尔逊自称受到神示,创建了AA.他从宗教和哲学那里各借鉴了一点东西,依照圣经格式,将自己的方法简化成十二条,人称12步骤。
; ~! k3 z& F' O; u4 e, h" m' e
从此之后,这200字的宝训就成了美国成瘾疗法的基石。美国2300万人有严重的酒精或毒品依赖,比癌症患者还多一倍多。大约120万人属于AA在全美的55000个团体,还有很多人在全美11000个专业戒治中心治疗,用的也是12步骤。总之,任何希望戒酒瘾或毒瘾的人在康复的道路上都必然会邂逅威尔逊的体系。对一个曾经的醉鬼来说,这绝对是一项成就。(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1 b; ]& m1 c2 C; i# c
AA诞生于比尔·威尔逊人生中最糟糕的那一夜。那是1934年12月14日,39岁的威尔逊正在曼哈顿的汤斯医院戒酒。之前他已经来过三次,但出去不久就会复饮。酗酒毁了他的事业,让他债台高筑,医生认定他将终生这样度过。
% |7 C* ?. Y, O$ a0 Y. T之前一天来就诊时,威尔逊醉得一塌糊涂,医生西尔克沃斯对他采取了颠茄合剂疗法———每小时注射一次用有毒植物颠茄制成的致幻剂。酒友艾比·撒切前来拜访时,药物正在威尔逊身上起着作用。撒切不久前皈依宗教,成功戒酒。他劝威尔逊也走这条路,但坚定的不可知论者威尔逊不屑一顾。
& H% A2 [; X; h. q
但是后来,在药物作用下痛苦辗转时,威尔逊决定试试上帝。“如果真有上帝,让他现身吧!”他大叫道,“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任何事!”
! H9 C) ~9 f# }8 k( h
接下来发生的事后来成为A
A传奇的核心。据说,一道白光充满了威尔逊的病房,上帝向潦倒的股票经纪人显出了真容。“我似乎站在一座山上,一股来自灵性的风正在吹拂,”威尔逊后来说,“一股力量突然爆发,我觉得自由了。”此后他再没喝过酒。
7 I0 T( I* W' p' s2 D/ H
当时,传统看法认为酒鬼们只是缺乏坚韧的自制力,医学所能提供的最佳办法就是用泻剂为酗酒者解毒,然后要求酒鬼们为亲人想想。如果不管用,他们就会被送到凄凉的州医院。但死而返生的威尔逊不相信醉鬼朋友们无药可救,他决心教他们信奉上帝。
在撒切的引荐下,威尔逊加入了牛津团契(O xford G
roup),一种流行于富裕的新教徒群体的道德重整运动。该运动将宗教与流行心理学结合在一起,强调所有人都可以通过道德改善获得快乐,它鼓励成员在家里聚会,以便共同研读经文,分享秘密。
/ \# c# U' @ P) q. _+ Q3 g* H' t O1935年5月,威尔逊在俄亥俄州参加牛津团契聚会时,认识了外科医生、酗酒者罗伯特·史密斯。他力劝医生承认只有上帝才能消除他的酒精依赖症,最后,1935年6月10日,史密斯让步了,这一天成为AA正式成立的日期。
早期A
A只存在于道德重整运动圈子内,但威尔逊和追随者很快另立山头,部分是因为他梦想创立真正的大众运动,而不是局限于精英人群中。为传播他的拯救理论,威尔逊开始着手撰写后来成为A
A圣经的《戒酒无名会》,俗称“大书”。
A
A的精髓在于第五章,在此威尔逊列出了12步骤(他认定12这个数字,是因为基督教有12使徒的说法)。编写时威尔逊重点借鉴了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种》,他深受詹姆斯影响,认为治疗成瘾症的唯一手段是“宗教狂热症”。12步骤目的就是诱发强烈的献身感,能像豪饮一样让人上瘾。
5 f x, f( K# w5 c3 `# l8 z1 T& L
12步骤首先让成员承认他们面对酒精毫无自制力,必须向“更高力量”求助;然后要求成员列举自己的错误,在聚会中与别人分享,对亲人道歉,定期祷告或冥想;最后一个步骤则把A
A变成终生的义务:“经历了精神上的觉醒,我们要试着把这些信息带给酗酒者,在所有事情上践行这些原则。”这不仅保证既有成员可以招募到新人,还使他们永远不能真正“毕业”。
除了这些步骤,A
A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匿名。威尔逊非常坚持这一点,这不仅因为酗酒在当时名声不好,更是为了保护初生的AA.因为过去很多人戒酒成功后大肆宣扬,复饮后便名声扫地,进而连累到他们的使用的戒酒法。
1940年代早期,A A迅速发展。棒球明星罗利·海姆斯利公开承认A A在他身上“创造了奇迹”,令A
A一夜成名。对此威尔逊及其他创始成员始料未及。“非常疯狂,”《屠龙:美国成瘾治疗史》一书作者威廉·L·怀特说,“一些A A小组准备开A
A医院,讨论收费,还有报道说A A小组聚会时喝啤酒。”
这一切促使威尔逊写下了A
A的指导原则,人称“12传统”。当时奉行等级制的兄弟会和教会还统治着美国社会,威尔逊却选择了一些革命性的东西。他准许每个团体拟定自己的规则,只要不与12传统或12步骤冲突。禁止收费或用A
A招牌支持任何赢利行为。这种松散的结构使得A A兴旺起来,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组建A
A团体,还可以调整规则,以适应地方或宗教口味,而清贫的形象则让AA保持了道德正确的姿态。
尽管不准成员在A
A活动中收费,专业机构在其治疗项目中引进12步骤却毫无问题。“世界最好的酒精中毒者疗养院”H
azelden于1947年建立时,把12步骤作为其治疗模式的基础,A
A并未反对。很多新建的成瘾戒疗组织都以12步骤为中心,也都取了类似的名字,如戒毒匿名会、戒赌匿名会、戒贪食匿名会,等等,A
A从未阻止,也未收取任何费用。12步骤就像公开的源代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改写,加上他们需要的功能。
% i0 M- t* Q& l' x1 k# K H
1950年代早期,A A成员数达到10万之巨,此时威尔逊开始退到后台。他陷入忧郁症,成了不可救药的烟枪,后来还尝试迷幻药,最后于1971年死于肺气肿。而那时A
A已经根植于美国文化中,连滴酒不沾的人都能说出其中一些步骤来。
毫无疑问,A
A在很多成瘾者身上创造了奇迹,让他们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12步骤里,哪一部分所起作用最大呢?是对“更高力量”的虔诚信仰、对亲人的忏悔,还是“承认自己有问题”?对此连最资深的A
A专家也答不出来。“三四十年来我们一直试着揭开谜底,”加州酒精研究小组的李·安·卡斯库塔斯说,“却一无所获。”
# p5 j5 Q+ o* j) j$ Q事实上,成瘾治疗专家们普遍承认连A A本身都是一个谜。但其他领域———主要是行为改造和神经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让我们知道在A
A的聚会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有证据表明,A
A的神效有一大部分可能根本与其具体步骤无关。它来自更基本的东西:集体的力量。心理学家都知道,改变人类行为的最佳办法之一就是将有相同问题的人组织到一起,而不是个别治疗。首先注意到这一现象的是波士顿医生约瑟夫·普拉特,1905年,他每周组织结核病人聚会,希望他们互相敦促,养成更好的卫生习惯,结果发现这种聚会在提振病人情绪方面也非常有效。70多年后,研读过将近200篇关于集体治疗的文章后,斯坦福大学两名研究者明确了个中原因:“团体成员在小组中有强制性的情绪体验,他们与其他人形成了亲密关系,他人的接受和反馈对他们有深刻影响。”
# c/ a% R- s7 X集体治疗效果之强让科学家感到吃惊。去年发表在《行为治疗》上的一项研究总结说,集体方式在治疗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方面极其有效:88.3%的人经历集体治疗后不再表现出PTSD症状,而较少参加集体治疗的人只有31.3%症状消失。
事实上,A
A成员越是融入集体,治疗效果越好。新墨西大学酗酒、恋物和成瘾研究中心教授J·斯科特·特尼根发现,那些在聚会中充当支持角色的人———比如作为新成员的导师———比普通的参加者更容易戒酒。
成瘾医学专家常常为A A聚会没有专业人员牵头而担忧,但有证据表明,这事实上可能增强了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因为A
A的基本关系是酗酒者之间的关系,而非酗酒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这平等、亲密的关系让成员慢慢了解到如何在没有酒精润滑的情况下与别人交流。
+ D. y6 y& p; Q% x1 C6 h b! {" ^0 z- A. S
亲密关系对我们影响极其深远,远超想像。2007年对波士顿地区社团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有同性的肥胖朋友,那么他变胖的可能性会增加71%.如果亲戚朋友爱饮酒,一个人嗜酒的可能性会增加50%.戒酒者身边如果有人爱每天喝上一杯,那他(她)几乎肯定会复饮。相形之下,沉浸在A
A聚会中就安全多了。
至于那些步骤本身,有证据表明,集体忏悔(第五条规定)在康复过程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当A
A成员们站起来,共同回味那些浪费的光阴、被毁掉的亲情和友谊,以及其他喝酒带来的不幸时,他们的自我认识会上升到一个新水平。这个过程可帮助刺激他们因酗酒而受损的前额叶皮质区。
为理解前额叶皮质区在成瘾和康复中的作用,你首先要明白酒精是如何影响大脑的。酒精在一个名为中脑边缘系统通道(m esolim
bic
pathway)的奖赏系统内发生作用,当我们体验到愉快的事物时(比如美食或美妙的性),这个地方就会喷出多巴胺,一种制造幸福感觉的神经传递素。适量的酒精会刺激多巴胺的迅速释放,创造出令人快乐的高潮感。对多数人来说,这点感觉还没有那么吸引,不足以成为生活的焦点。但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也许是基因让他们对多巴胺效果特别敏感,也许是环境让他们倾向于寻找化学安慰,总之他们无法抵抗酒精的召唤。
$ x! k! T* ?" L& E一旦开始纵酒,饮者的中脑边缘系统通道就会中断多巴胺的释放,酒精还会扰乱另外两种神经传递素———伽马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盐———的平衡。酒精刺激出更多伽马氨基丁酸的释放,这会抑制神经活动。加上多巴胺缺乏,使得犒赏系统越来越迟钝,这就是为什么长期酗酒者得喝上七八瓶威士忌才会觉得“有点感觉”。
0 }9 A! A$ T# W! Z随着依赖程度加深,酗酒者开始失去行为调节能力。调节功能由前额叶皮质区负责,它让脑部其他区域了解有害行为的后果。但酒精会毁坏皮质区突触的可塑性,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变得困难。此时酗酒者的前额叶皮质区不能有效地发出危险警告,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即使充分意识到酗酒的后果,也无法自制。
, U9 ~) v' k8 [& c. D
突触失去可塑性被认为是90%的康复者最后又复饮的原因。刚刚“改邪归正”的人因突触受损,会不断地收到感觉暗示,告诉他们喝酒多么快乐,任何一点小小的线索———啤酒的气味,碰杯的声音———都足以让他们失控。
而A
A似乎可以帮助恢复前额叶皮质区功能,击退这些暗示。公开承认自己最深的缺陷可以迫使一个人面对酗酒的可怕后果,而这也会刺激受损的前额叶皮质区,使其恢复调整功能。在彻底恢复之前,A
A聚会和同伴暂时取代神经元和突触,帮助他们对抗诱惑。
& j O5 n+ b# x# b
最终,12步骤还化解了另外一个导致复饮的重要因素:压力。戒酒者常会想起过去自己做的糟心事,精神负担很重。压力感会使他们脑部分泌出一种激素,释放亲皮质素,实验表明,这种东西可促使复饮。A
A用第八步骤和第九步骤消解这一风险,要求酗酒者对亲友作道歉和补偿,减轻了负疚感。
' n/ H/ j1 [" l8 k* Y' H; H' o5 Z
当然,威尔逊当时对于亲皮质素或前额叶皮质区都一无所知。他唯一的目标是驾驭精神,给酗酒者以力量。只是在将酒鬼往上帝那儿领时,他偶然地创造出了深深影响大脑的东西,一个持续了四分之三个世纪的奇迹。
AA到底有多灵?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你去问成瘾问题研究者,只会得到极其含糊的答案。几十年来有数千项关于A
A的研究,却没人能令人信服地解释为何AA在一些人身上特别有效,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却不起作用。他们甚至无法说出尝试过12步骤的酗酒者中,大概百分之几最终能戒酒成功。
5 B% g5 }; y7 r+ j2 z
这部分要归咎于AA严格的匿名制度,研究者很难长久追踪成员状况。从成瘾者那里收集数据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这个群体容易撒谎。但最让研究者头痛的是,AA的功效无法通过随机实验验证。“AA是免费的,随处都有,”酒精研究组织的卡斯库塔斯说,“你无法控制一些人不去参加某些聚会。此外,有些人可能参加一次就烦了,你不能强迫他们继续。”
+ P1 m% O, O7 C$ C& e/ a: y; \7 o另外一个研究难题就是如何解释AA的选择性效应。AA以拯救无药可救的酒鬼闻名,对于那些还没有“堕落”到底的,效果就没那么好。但最绝望的酗酒者可能在参加A
A聚会之前就已经思索过并决定痛改前非,如果是这样,促使其戒酒的最大能量可能源于他们自身,而非AA.
! w8 u$ i7 _$ Y3 X% R! ]! e
由于情况如此复杂,AA研究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分歧极大。不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A虽然不是奇迹疗法,但长期来看,深度参与的人一般都有改善。这一说法也得到另一项里程碑式研究结果的支持,从1989年到1997年,一项名为Project
Match的多地点研究随机抽选了1700多名酗酒者,让他们尝试专业治疗中心使用的3种流行治疗方法。第一种叫12步骤强化疗法,由专业临床医师指导患者尝试威尔逊的方法,第二种为认知行为疗法,训练酗酒者识别哪些情形会刺激他们饮酒,进而避免陷入这些情境,最后一种为激励强化疗法,是一整套面对面的访谈过程,旨在让患者真正明晰自己不能再酗酒的原因。
- t, K( m3 q/ L& C% R" P
最终结论是:3种疗法在减少饮酒量方面效果都差不多,不过12步骤强化疗法在两个方面明显更胜一筹:一是对没有其他精神问题的酗酒者更有效,二是它更有助于全面戒酒,而不仅仅是减少饮酒。
当然,AA远非完美。根据特尼根的说法,完成A
A疗法的人中有超过70%没能坚持一年,复饮现象非常普遍。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威尔逊这套老旧的办法有没有改进的可能?
8 a7 `$ K/ t; D+ @6 b) S, P
显然,AA没打算对75年的“老配方”大动干戈。不过,其中不少环节如果处理得好,肯定可以惠及更多人。首先就是更好的“质量控制”。由于没有核心的机构来规范各团体的日常运作,一些聚会被品行不良的“老前辈”操控,以鄙薄新参加者为能事;还有一些聚会则尽是些心怀不轨的男人,想方设法把看上的新来者带入“第13步”———AA行话,意为“性利用”。
一些AA团体还特别抗拒药物治疗。“大书”没有禁止使用处方药,但很多A A聚会不赞成药物辅助治疗。这种想法在A
A的成形阶段或许可以理解,那时有很多自称能治百病的“万灵药”到处招摇撞骗。但如今,已有好几种药物被证实能减少复饮率。它们可以帮助恢复谷氨酸盐和伽马氨基丁酸之间的平衡,或能有效防止因基因变异而酗酒的人复饮。(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 W- i1 w2 V6 m+ t
不过,提高AA成功率的最好办法还是增强成瘾疗法的个性化。或许,某种类型的大脑就适用于认知行为疗法,而另外一种类型则只适合12步骤疗法。美国国家滥用药物研究院及其他政府机构资助了几项研究,旨在利用神经成像技术来观察不同的疗法如何影响成瘾者大脑。去年9月,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自称享受“与上帝之间亲密关系”的人右中颞皮质水平超过平均值;瑞典一项研究则表明,血液中复合胺受体较少的人可能更易于接受精神方面的体验。
- ?. i( H# E% j: L( D* F目前还没有什么办法能预测AA在什么人身上见效。通常,威尔逊最狂热的追随者都是些你意想不到的人。“我总是想,我太机灵了,不适合AA,”去年冬天,一位名叫加里的人在AA聚会上说,“我是个古典音乐人,一个数学和统计学怪人,最大的不可知论者,偏偏因为酗酒和嗑药而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而在参加A
A聚会4年多之后,“我知道,的确有上帝,”他说,“很高兴遇到了AA.”
3 n; ?/ n! s8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加里的基因构造发生了某种突变,令他前额叶的大脑皮层特别容易受到12步骤疗法的影响。当然,目前真正有说服力的一点是,他不酗酒了。
编译:Da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