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谷歌高级副总裁戴维•德拉蒙德通过公司官方博客表示,6月30日即将到期的中国ICP牌照可能通不过年检。如是这样,Google.cn网站将无法继续在中国运营,公司已对Google.cn首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并重新提交了ICP牌照申请。
' m0 r4 B' g$ }" ~' ~当时,用户们如果登录Google.cn,会发现原先的网址跳转(至谷歌香港网址Google.com.hk)已经断开,页面也改成了一幅图片,提醒用户收藏谷歌香港网址。这让平静数月的谷歌中国事件再起波澜。
4 X. v$ M9 v( w3 `$ b* X U一周后,也就是7月5日,Google.cn的页面下方登出可能是重新获得的ICP牌照号码。与一周前的页面相比,网页底部出现了“音乐”、“翻译”、“购物”等三个按钮,但缺少了“网页”和“资讯”,或许是因为续签的ICP牌照不包含互联网搜索业务。0 C* i/ d o# i0 l% Q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官方至今尚未确认谷歌已通过ICP年检。/ ~, L% M9 t7 k* o; Z
; K2 B0 n2 Y2 p0 N; U9 k' T
谷歌宣布将向中国政府申请新的ICP牌照后,受到一些国内外媒体批评。部分国外媒体认为,谷歌一度把中国内地流量引至香港以规避审查,令人敬佩,但此时又回过头向大陆政府申请ICP牌照(而ICP牌照申请条件之一,便是进行内容审查),实在有悖初衷。6 n+ ]1 n' h4 G! S
国内媒体则指责德拉蒙德的声明偷换概念。新华社的一篇评论说:“明明是经营谷歌中国网站的谷翔公司明确承诺‘我们将继续遵守中国法律’、接受主管部门依法监管,而在德拉蒙德的最新博客文章中却变成‘确保了Google.cn不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的承诺’”。文章认为,谷歌这是“企图两边讨好,实际上是既想在西方政治上得分,又想在中国经济上得利。”
+ V0 o! V7 j8 E: ?8 L既然国内外两头不讨好,那么谷歌为何不放弃这张ICP牌照?' Y4 E; ~1 j: B1 j2 n6 X1 c
ICP牌照,是在中国生存的大小网站所需的最重要证件之一。如果没有ICP牌照,则Google.cn和G.cn两个价格不菲的域名将没有意义。据称,仅G.cn这一个域名,连同265网站的打包价格,就高达2000万美元。如果没有了ICP牌照,那么这两个无法使用的域名便化为乌有,这千万美元也等于打了水漂。6 Q- t3 a& q- W# y8 F/ |0 E
此外,谷歌在中国国内的业务也将受到重创。如果没有ICP牌照,那么内地的广告业务,与巨鲸音乐网合作的音乐搜索业务,都无法顺利进行,更不用说另外还需要网络地图牌照的地图搜索服务了。尽管中国业务仅占谷歌全球业务的2%,但谁都不会忽视这块潜力巨大的金矿。
7 n1 p; ]$ v# z: E( L9 M8 M回过头来看,谷歌在整个事件中可谓步步为营。
" g2 H& r7 W( z0 S在发布“退出中国”的声明之后,谷歌利用香港这个特殊环境,赢得了“不审查”的赞誉。在把内地用户通过跳转的方式引到香港网站之外,所持的ICP牌照又可以让谷歌继续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2 H) ^6 F3 A* C* t' M7 X8 N4 h
在把内地用户引至香港的同时,谷歌发布了一个网页,专门更新其各项服务在大陆的可用性,可以看做是对政府屏蔽的一种公开警告。至今,谷歌未被完全屏蔽。此处,政府做了妥协。, |, w& e! a( _2 ^6 {3 s2 v- k& X
这次,谷歌又宣布申请续签ICP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显然这将是政府的又一次妥协。可以预见的是,谷歌会把中国内地业务分配给Google.cn与Google.com.hk,前者负责处理与内容审查无关的中国特色服务(如广告,音乐,翻译,购物),后者专做其余服务,两者通过链接组成一个新的谷歌中国。1 m! E2 Q T: h. U/ Q
这一招Google使得非常巧妙,既能遵守ICP牌照要求,又保全了两个珍贵的域名,既不损伤国内的主要业务,又不违背谷歌“拒绝内容审查”的承诺。/ V y2 o% ~& l" T- U
尽管一切显得完美,然而若非谷歌影响力巨大,中国政府也不太可能作出妥协。
' p q3 t* |; L* ~. w如此可现,要在中国做一个“不做恶”的企业并不容易。以网站为例,根据中国政府规定,任何外资企业不得在中国境内经营互联网内容服务。合资企业如果要申请这项业务,外资比例必须低于50%。因此所有“外国公司网站”在中国落地时,就带着先天不足,在网站运营过程中面临很多模糊的法律程序问题。
/ @2 v1 R, r, p; z: kICP牌照风波反映出的,是中国互联网监管与进入中国的国外网站先天的矛盾冲突。谷歌虽然能够跳出来公开反对网络审查,却撼动不了生死攸关的ICP牌照年检制度,只是它多多少少利用了法规的模糊性,为自己寻找到了一片“灰色地带”。8 r) Z2 ?9 ^, t4 g, Z0 D
' s* d, _* q& [7 t5 `/ m/ x作者胡天翼,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思想库报告》网络政策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