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75|回复: 0

[时评] 期盼“医务社工”早成规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顾泳+ |# G' _' L1 w8 ]/ E3 P
当生命垂危的患者只剩最后一口气,家人还没到场,医生护士忙于抢救,患者想要给家人留下几句话,该怎么办?一些发达地区医院的做法值得借鉴:“医务社工”及时出现,将患者遗愿转达给家属。有关专家在昨天举行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呼吁,医疗环境光有医生护士还不够,“润滑”医患关系的医务社工同样不可或缺。7 H* t5 s  z) i! E; c& |/ J
医疗服务兼具诊疗技术和人文关怀两个方面。目前由于医护人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局限,诊疗过程往往忽视了患者因病引起的众多困扰,医务社工恰好弥补这一空白。台湾慈溪医疗中心社工部主任潘国扬表示,医务社工虽不涉及具体的医疗操作,但能帮助解决患者因疾病引发的经济、心理乃至家庭等问题,由此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孟馥认为,医务社会工作大致可涵盖三个范围:处理患者的各种情绪;加强患者与医生的沟通;架起患者与社会资源(如救济基金等)之间的桥梁,在现代医疗环境中起到穿针引线的重要角色。
# p' R0 h4 {5 x6 I( F近年来,为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众多发达国家的医院都按规模比例配置相应数量的医务社工,他们大多兼备专业医学和社会学背景,参与患者从入院评估到出院随访的各个诊疗环节。在美国,医务社工还被授予专业执照,迄今具有执照的医务社工人数已超过心理医生和心理护士的总和。" C' S) N* N7 J& l
我国医务社工的起步普遍较晚,目前仍无法形成规模。徐汇区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陆忆敏分析认为,首先专业人才相当稀缺,一些高等院校并未设置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单纯的医学生、社会学毕业生又无法胜任类似工作;其次,医务社工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迄今,所有医院都无医务社工的固定编制,大多数医院仍以医务志愿者为主力,专业医务社工凤毛麟角。
' M5 F. I/ C- L5 O: L/ C: X) x+ d
据悉,申城已着手探索医务社会工作。儿童医学中心的监护室内,患儿大多病情重、变化快,很多孩子必须隔离,家长不得陪护。名叫“ISEEYOU”(“我理解你”)的社工小组发现了这一状况,他们不定期邀请家长、医生、护士共同参与,建立了沟通栏、等候区,疏通了医患间的沟通渠道。, D+ q. @) m9 }: m
要使医务社工早日形成“气候”,与会专家建议完善现有的教育体系是首要举措。高等院校在设置专门的医务社会学外,还应着重培养医生的人文素养,让社工岗位得到更多医护人员的认可。医院内的社会工作应厘清专职社工与兼职志愿者的区别,细化医务社工的职责、人员配置等,让医务社工实现系统化运作,也让医疗服务多一份人情味。
5 d# o! s$ i8 l; w7 v(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9 16:22 , Processed in 0.04125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