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媒体的报道让“倪顺义事件”持续升温,与倪顺义不断地主导舆论做法对应的是当事方深圳市社保局、受害人李芳芳家属的过度沉默,处于风口浪尖的“倪顺义”在民众中间正变身成一名惹人同情的“贫穷斗士”。昨日下午,深圳市社保局新闻发言人、法规处处长黄险峰、受害人李芳芳丈夫刘先生通过本报记者首度回应“倪顺义事件”,李芳芳的家属也称不回应是希望站在一定高度处理问题,不希望把一个刑事案件纳入个人纷争。
! F, [) i& K8 u; p7 v0 v/ q深圳社保局:调查报告或在二审判决后公开
; [' `, Q0 y# V- j& A社保局并无过错' n2 s H( T, d& Y$ D: F
记者:社保局在案发后一直没有正面回应事件,让人感觉社保局很理亏,作为局长你目前感到被动吗?7 F( F6 x8 i# k
黄险峰:首先,我们从一开始就很重视这件事,案发后,我们也接待了采访记者,把整个过程原本地向媒体解释清楚,但是很遗憾的是,某些媒体记者将我们的话掐头去尾,歪曲本意,我们发不出声音。至于为什么不公开调查结果,因为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我们不便将结果提前公布影响司法公正,等到司法判决结果出来后我们会及时公开调查结果,这对社保局、对倪顺义本人都是公平的。至于说被动的问题,我认为一点都不被动,因为从头到尾,社保局并无过错,只有做错了,才会被动。
, i# {+ {1 s4 N$ ^记者: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深圳社保局在案发以后,派人去兰州调查倪顺义是否符合提前退休的条件,结果如何?
0 `* B$ @: Q- l9 ?3 T% o黄险峰:我们对他是否符合条件早退已经掌握清楚了,我们甚至找到了他当年的领导和同事,他们处理退休的方法和我们并无二致,因为国家政策是一样的。至于调查结果,我们会在适当时机公布,至于个别媒体的调查,我们也掌握了证据证明调查失实,在维护国家政策面前媒体不应发出错误声音。
5 j! _$ q3 ~$ Q2 Q( R' L" _8 O8 l记者:倪顺义作为一个贫困人员多次要求提前退休为什么一直不给办呢?
. Y* P: ?$ f6 U& e8 ]黄险峰:不是不给办,而是不能办,不能办的唯一理由就是不符合条件,国家对有关核工业公布的相关工种多达82项,如何界定规定得清清楚楚的,对于像倪顺义这种档案不全者,或者是没有档案的人,广东省出台了专门的条例,倪顺义就是靠不上,同时在这82项中就是没有倪顺义原有工种,他原来所在单位也都是执行这个国家政策,没有例外。我们如果违规办理那吃亏的是深圳所有参保人。如果我们给倪顺义现在办理退休,他在5年内将多领15万元左右的退休金,而这15万都是要由众参保人支付的。
( i9 a: f( I V P* [二审胜券在握& ?9 N- D1 ]' D4 K7 V
记者:您对判决的结果有信心吗?有不少人同情倪顺义,也有人认为政策之外是否可以考虑特殊情况,你怎么看?+ f% C4 t9 A2 \1 R6 S0 w$ _0 W
黄险峰:我对判决结果胸有成竹,我们手握证据,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法院判决都是判我们赢的,二审我认为结果也将一样。至于说,能否在政策之外考虑特殊情况,我可以给你算个账,我们正常退休年龄是男的60岁,女的55岁;如果我们给所有不符合正当年龄不符合正当理由的人办提前退休,一方面社保基金要增加13.5%的支出,而另一方面相当于减少了13.5%人群的收费,两者一加就是27%,这接近四分之一的空缺如何填补,整体社保制度还能不垮吗?要让它不垮就是用财政来补缺口,最后的结果就是提高税收,老百姓多交税。从个人出发,好像倪顺义可怜,应该特殊处理,如果是有一万个、十万个倪顺义呢?最后摊薄的是所有参保人的福利。个人的善心可以乱花,但是社保作为一个制度绝对要坚守,不能灵活。: u7 U* I7 E! _
输官司社保制度也垮了+ @8 H* t" I) h9 J% e! i3 U8 [
记者:如果二审判社保局输了,那您会如何应对?$ H5 ~2 [# {8 R% l6 p! H
黄险峰:如果二审判社保局输了,首先,会以社保局的名义将所有的资料、调查证据向社会公布事实真相。其次就按法院的判决执行,倪不符合条件,而法院判他赢了,提前退休的限制性政策很难再坚持,按判决案例将给申请提前退休的人员都办理退休。" K7 @$ w' ]# l5 p0 u a2 F4 G" z
记者:倪顺义退休能给社保局造成那么大的工作困难吗?
+ } e5 R e- K& F, c! I) m黄险峰:社保基金从来都是由财政局管的,社保给倪多少钱,与社保局一点利益关系都没有,更不会说与倪个人记恨而作梗不让他早退。平心而论,给倪提前退休了,反而会给政府部门“减负”,他退休不成,民政部门要给他救济,劳动部门要给他就业扶持,至少有近10个公务员为他服务,如果他真的退休了,对应的工作人员将会减少到1个,社保局更轻松。现在我们坚持不给他退,是我们在维护所有参保人的利益,我相信,随着事实真相的公开,市民会理解我们。
, k4 T2 w6 @: P4 ]7 O深圳一直在救济他
3 r6 p7 _0 X- G; ?% ^; }. g, [记者:倪顺义得到深圳市的救济真的很难吗?
& h4 t% {6 Z, R% U/ x j黄险峰:应该这样讲,倪顺义享受过政府能给的所有救助,从1995年开始失业,领了两年的失业保险金,然后在劳动部门的帮助下,实现了就业、失业、再就业。从2002年开始,享受政府的廉租房待遇和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到2005年,由于超生问题,倪顺义丧失低保救济,而且被罚交社会抚养费。从1995年到2009年之间,倪顺义当中只有3~5年时间是有工作的,其他时间,一直都是政府在救济他,他现在也在享受政府的定额补助,如果没有政府,他早就完了。而且,我不明白,如果他真的如此困难,为什么还要超生,还要多生一个孩子,超生难道也该由社会“买单”吗? ]) W+ B8 [# T% B# h
倪在冲击社保制度% f+ J2 F7 { |) s
记者:您对倪顺义伤害李芳芳如何看?
$ c- J ] g1 [0 G# v( p) u黄险峰:我们的社保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毕竟是大体合理的,倪顺义有不满的地方,一直有渠道让他申诉,他可以走司法程序,该案目前不是仍在中院的上诉阶段吗?他困难也不是不可以找劳动部门申请安排再就业,安排了你不满意可以再重新等待安排,如果他丧失劳动能力,通过鉴定,不是一样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吗?为什么有正当手段他不用?倪顺义的这种恶劣的行为表面上伤害的是李芳芳个人,实际上最后冲击的是整个社保制度。# f6 w: C) l8 w: i( i f
李芳芳:我很在意他在说谎
+ j4 \' F6 b* U7 |倪顺义一案发生20多天以后,被倪顺义砸伤的深圳市社保局养老保险处副科长李芳芳仍在留医。
7 _( {6 ~! [% N2 j, [# q" |没人漠视和拒绝他. h$ D. e8 |6 K. i# O. Y
据李芳芳讲,倪顺义现在说的不是事实:11月5日下午,2时40分许,倪顺义走进1019室,他一进门就把门关上,当时我一见倪顺义把门关上,手里又拿着个包,心里觉得害怕,于是就很客气地跟倪顺义说了声“请稍等”,前后不到20秒的时间,倪顺义就冲到我办公桌左侧,我反复要求说,“我们打开门说话吧”,但他拒绝了,只回应说:“我找你有点事”,李芳芳还是说:“我们还是打开门说话!”6 V7 _( D f3 u# f7 F
而就在我走到自己办公桌前,倪顺义左手按住我,锤子就砸下来了。砸到我头部左前额眼睛上方、左下额、颈部后脊梁骨,还有后脑勺,这也是伤得最严重的地方,有7厘米长裂口,而在手抱脑袋的过程中,手臂上也被连砸四锤,身上总共被打中8锤。$ C! N4 {% H& T* I# n/ x* u. d5 I
“当时,我用手抱头,大喊救命,后来昏迷了一下,迷迷糊糊地意识到,锤子被他砸断了,他就掏出刀来砍,就在这时门被同事踹开,倪愣了一下,我赶紧往屋外跑,倪顺义往我的头前后砍了两刀,我偏着头躲过去了,听到他恶狠狠地说‘我砍死你’,同事跑到我前面喝止住倪并挡在我前面,如果同事晚来10秒我就完了。”
1 ^6 T1 [" R) h“我可以这样讲,根本不存在倪顺义心软和我求饶之说,是后来同事破门闯进来,在倪顺义砍下第三刀时喝住他。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没有任何人漠视和拒绝倪顺义。”
% y) B) G! u5 ~0 ]: D: Q) y李芳芳说,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审批程序是很复杂的,因为它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平常受点委屈很正常,但是没想到在自己办公室会受到人身攻击,如果所有人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都去攻击政府,攻击政府人员,这社会不是乱了?, {1 M1 ~: D1 _3 F4 K
家属不恨倪顺义
8 E% `2 z8 Z/ K+ L3 m' w8 o李芳芳的爱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直不愿意和倪顺义叫阵,一是认为我们希望站在一定高度处理问题,不希望把一个刑事案件纳入个人纷争。如果有必要,这些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不必牵进太多非人因素。" k K) P! T" Q7 g8 a1 f! b2 A
刘先生说:“我不恨倪顺义,因为我们家本来跟他没有个人恩怨,我爱人说白了是冤大头,因为倪顺义本来不是要找她的,只希望还原事实经过。”社保局养老保险处负责人周女士也表示,倪顺义当天本来是去找领导的,没找到才找上李芳芳。作者:刘启达 廖嘉明 骆昌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