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投入地做心理咨询以及心理问题分析一段时间中,我遇到的最共性的问题恐怕是心理咨询为什么不可以免费的?很多人看到过我空间里的这些分析文章,很多人给予我充分的肯定,支持和赞赏,当然也有不少的人提出过异议,大致算下来,前者占绝大多数,于是我的QQ好友,我的几个Q群,以及我的灵通电话就不断地迎来那些信赖我,需要我帮助的朋友。他们中有的问题涉及到自己的终生大事,例如恐婚,择偶类的困惑;有的问题涉及到家庭的和睦,能否和谐快乐的生活下去,例如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夫妻关系的问题;有的则涉及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例如择校、考学等;还有的直接涉及到工作中受到的困扰,例如与同事之间的相处,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协调等等。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个问题,于我可以说是百分之几的问题,而于求助者本人呢,则恐怕是他们百分之一百的问题了。那么,我的责任势必就是要百分百地认真对待任何一个问题,不得有懈怠,不得有轻重详略地处理,更不得有错误的分析和引导。于是我衷心地希望那些已经发现问题存在的当事人,已经感到问题严重的求助者能够考虑正式咨询的方式来与我,与我们联系,甚至直接可以在当地与当地的正规心理咨询的机构联系,因为惟有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咨询时间的保障,有对问题分析的连续性的保证,有对自己的问题和咨询师工作的尊重。这样的关系同时也是对双方履行各自责任的约束,无论是咨询师还是求助者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对问题的剖析、深入地思考、感悟和碰撞、以及不断地调整。 ; G8 y: {: _" Q
6 }! |7 S3 B, c然而现实是,大家都太热衷于免费的心理咨询了。
: W- r, \. ]; |* `2 o# E$ B8 s$ N8 W; x9 f
*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心理咨询不过是说说话聊聊天,当然他们是不会随便找人说话、聊天的; $ {5 v7 u X. l4 Y; w3 I- Y/ F
5 \5 ~6 m" g( o' C) {$ _- @
*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的问题远还没有达到需要付费咨询的地步,尽管他们说他们已经非常非常痛苦并痛苦多年了;
+ ^% L9 C% h4 c3 d& c( u- |3 q5 T
4 k! }( D7 n1 S$ g0 E, ?2 ^*一个原因是他们看钱比自己的问题还重,问题存在已经不是一时还可以忍受:
+ Z+ q1 M: N7 h U; n
5 l. ]# z" E; G) g& h*一个原因是他们有点自我,他们想怎样就该怎样,他们有空找我们聊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他们很忙,要工作、要做生意、要看自己方便的时间,他们无法感受到我们的存在…… ) S& R) @, k- c3 a( J! e0 _
6 W8 T, A1 b6 d0 ]- ?*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很聪明,只要咨询师给几句话他们就可以自己调整过来:
$ ~2 T( W. T3 c* I( r: ^6 c9 ]1 w @, i) I: g: G% v2 K
*一个原因是他们还不相信你的人;
1 D, f7 T' L- L. n8 V7 p1 x
& R/ a' `* W5 S% O+ L. J* ~ k*一个原因是他们真的不了解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重大的问题; ; b `' x, B |4 j$ \( [9 R2 m+ E
4 B2 ?% K9 a6 _; H9 P3 H8 g# ?
*一个原因是心理咨询还没有成为他们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不过要是到了那个时候……真要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一样非常痛心,真的,那确实;
* S% N. U0 W% n d3 O1 y- G( I# n5 A, a: o; Z8 o
*一个原因是他们真的没有任何的经济基础,所以很困惑;
2 i( \( B3 T& A3 o# `. t$ O, b7 n* P6 y0 x3 i; |2 m* Y1 O' P, c1 c
那么,免费的、义务的心理咨询又如何呢?我们不妨展望一下:
" h$ N& @! z7 X& Z$ \9 H: ~8 `9 C$ @: f( L7 T
*一个可能就是心理咨询真的会变成说说话,聊聊天了,谁会挖心挖肝地进行深度思考呢,谁有时间保证问题探索的连续性呢?不过,即使聊天,不是也需要付费更好吗?比如赵本山的小品,‘张惠妹’陪寂寞无聊的来自农村的老头聊天,一个小时还要40块吧。
4 E+ w! f p0 p. {- H2 u/ N! T6 ^' {
*一个可能就是会培养公众发现问题的慧眼,然后一有事一有空就来咨询咨询,自己全然不用动脑子了; & S+ f1 i7 y% m" ^3 o& K$ U$ e
* }1 A* L) n# B. l9 W7 A
*一个可能就是再大的问题也指点到表面,然后大问题变成大灾难,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不是问题的变成了问题,免费嘛,咨询师只需要热情地帮助即可,不需要有什么责任吧,只陪聊就OK了;
& z1 R# m8 ?, J2 y1 X; |9 `- i. M3 L% P9 ~! R+ p* N
*一个可能就是国家或政府给做咨询师职业的人以相应的薪金,这会让咨询师不仅热情还会发挥出最大的职业水平和担负起责任来的;
$ U' B: f4 f+ @1 ~$ \7 t+ Z8 t+ Z- n! E: G6 g
*一个可能就是咨询师改职业名称为国外的牧师,而这牧师很可能跟《非常勿扰》里那位日本国里的牧师一样,听葛优忏悔连自己下班都不好意思了;
. q: r( Z# W: ], `
) j- O9 p8 h: T*一个可能是在目前国内的体制和条件下,从事心理咨询职业的人恐怕要成濒危动物一样稀少罕见了; " f9 c+ I$ c8 {6 f0 _! T& I
0 s7 |8 w0 X1 h; f
*一个可能是咨询师变成人们发泄用的沙袋了,谁都可以不高兴时给两拳,变成真正的垃圾箱了, ' E( ]$ e& c7 l% `( [
…… ( T# `5 I3 o" |/ t, T% A% z
. U$ L( u. R6 {6 Y+ e \
总之,心理咨询如果真正被搞成免费的、义务的了,那可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了。四川地震中,去了很多义务的咨询师,做过很多免费的咨询,可是结果怎样呢?满腔热忱的咨询师撤回的时候,被骂得灰头土脸,我曾写过《心理咨询师倏地来了,倏地走了》。咨询师缘何被骂?因为任何一个心理问题,即便是因为地震失去亲人和财产而产生的应激心理问题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被帮助到位的,咨询师也是凡人,也有自己坚持的极限。付费,就是付出,为自己的问题付出,坚持,就是为自己的问题负责,咨询师为自己的付出而收获,为自己的职业能力而得到肯定和尊重,这才是有未来有效果的循环。然而,真正能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人能有多少呢?带着自己的心理问题来,那么他们已经赔上了自己的精力、精神甚至是迷茫,痛苦,还有理智的思考能力,如果还要他们意识到这些条条点点,那是不是也太过强求于他们了呢?一出出《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在重演,发生在我们的眼前,看着‘疾病’潜伏在人们的皮肤、在肉里、浸入到心肺,我们何尝又不焦急和心痛呢!两厢痛,两厢苦,只好寄予缘分之说了,只好先接过那些自己能够伸出的求援手了…… ( `1 r0 l* |8 ^4 L' m' U+ E: ^
8 j( B* w& ^, N
(红茶紫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腾讯博客【一天一个太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