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680|回复: 0

[交流] 帮员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年来“英年早逝”的事件在各地屡有发生。2006年6月20日的《韩国经济》中,一则名为《疲惫的中国,加班现象蔓延,每年60万过劳死》消息更是令国人震惊!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工作第一,还是生活第一?  另一方面,HR们也开始意识到很多员工无法承受工作的压力,或者无法忍受因工作导致的与家人逐渐疏远而不得不选择放弃自己的事业,毅然离开。面对员工生活和家人的众多难题,看着员工面容憔悴、工作效率低下,HR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显然,如何实现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节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 s( R) O! s5 K* A# N3 W3 j  鱼和熊掌:老难题有了新内涵
  G3 p1 g) ~9 k/ p& m( i6 x# P4 s  所谓“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主要是指职业人士如何进行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支配,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兼顾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生活。有人还专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与IQ、EQ并行的TQ(TimeQuotient:时商)的说法。% p3 j: X( ]/ Q" ^
  上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职业人士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问题日渐凸现,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问题,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才竞争的加剧,人们也十分关注这一问题。据调查显示:/ Z! Q9 a$ v5 n; o
  在中国,有65%的人抱怨自己工作生活失衡;韩国是最“失衡”的国家,这一比率高达92%;而情况最好的荷兰人,也只有57%的人认为自己工作和生活是平衡的。9 K* {* @( ]; [1 Z* [! G/ K
  中国压力最大的群体是26~35岁的人,他们占据了中国工作和生活失衡人群的33%以上。而在这群人中又以男性最为突出,高达67%的男性反映自己难以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同时,18~25岁的年轻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平衡问题也令人担忧,有70%左右的人认为自己工作与生活失衡。
; _: }( I9 z" B2 [9 z/ b  有35%的中国人被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困扰,认为“照顾他人”是难以平衡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原因。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让人们背上了沉重的生活压力。
' H8 }. ?3 t' \$ {6 W# R  中国的女性认为“工作和生活平衡”是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一方面,而男性则将之排到第4位,但是他们也普遍对自己的现状表示不满。
/ I' n& B. R$ u  _7 p  其实,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个所得和所失进行的交易。因为平衡意味着选择和取舍,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那么,究竟是令人羡慕的工作重要,还是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重要呢?上述调查表明,很多人为了保持“平衡”而筋疲力尽,却仍旧不得要领。怎样才能在心里放一个跷跷板,保持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富翁呢?  d: a6 a; q' t- D- z# W
  事实上,这些问题绝不仅仅是员工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更应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员工的努力是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产生好的业绩;另一方面,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对于留住优秀员工也相当重要。由于工作生活失衡导致的家庭、健康甚至死亡问题对企业和员工无疑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把“工作与生活平衡”作为“全面薪酬”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方面给员工提供这样一种非物质激励。
, h- U" `  _  G# N  跷跷板的平衡艺术:工作向左,生活向右9 P0 I: W  z6 Y( Y( |' Y* X
  那么,企业如何适时适量地支付这项“隐性薪酬”,让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1 c2 q3 H9 p4 r8 B7 V; }$ y# c
  录用个人特征、志向兴趣符合岗位任职资格的求职者,实现人岗匹配
0 x) K* r8 }4 v  企业如果招聘到一位不合适的员工,即使该员工使出浑身解数、筋疲力尽,也无法很好履行岗位职责,必然会造成工作和生活失衡,所以企业做出录用决策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求职者的能力,其性别、年龄、家庭、健康状况等个人特征是否与工作岗位相符同样非常重要;此外,时间和精力分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表象问题,兴趣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所以招聘时,面试官还要和应聘者充分沟通,看岗位是否符合他的志向兴趣,否则对员工和企业都将造成遗憾,最终“不欢而散”。因此,在招聘录用时就必须实现人岗匹配,把潜在的工作生活不平衡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 I' W0 M  {4 \  开展宣传教育,对员工和管理者贯彻“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观念% ~: V+ a4 w) }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往往只强调工作,而忽视生活。过去,社会通过树立象陈景润、焦裕禄这样的榜样来鼓励人们积极工作。但是,现代人面对匆忙的工作、拥堵的交通、纷繁的生活,必须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必须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观念。这个观念不仅仅要贯穿到员工心中,对于管理者来说同样重要,管理者必须有一颗关心员工生活的心,一方面让员工知道上级在关心他,另一方面要从企业的角度帮助员工真正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N0 f9 H& J' P$ X% b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举办一些讲座、沙龙等交流活动,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员工和管理者接受一些新的观念,比如:
% |3 a: g$ a; {+ I- i: m  工作和生活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互为补充,互为因果。生活幸福和安宁的人才能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使得事业有成,进而家庭和睦,形成良性循环。; j1 K& ~$ A2 Z, q3 ]
  不要以被人称为“工作狂”为荣。长期自我强迫、超负荷工作可能会导致没有了生活情趣,逐渐变得情急浮躁、性情冷漠、刚愎自用、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家人的感受,缺乏付出和获得爱的能力。
* f  n  h4 }* L5 u4 Z  人力资源经理在培训中,还可以将一些生动的案例和员工分享,比如:, ?6 K1 v1 S0 T5 ]% t! u5 [9 `
  德国人非常尊重个人生活时间,他们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钓鱼、日光浴等休闲活动。但他们在工作时也是异常认真、一丝不苟的。6 K- @2 m. C7 p; s( x4 N5 z
  美国总统里根卸任时,继任者询问担任总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他郑重地告诫道:一定要重视家庭生活。
  H" N% Z. p( e  美国星巴克、华互银行、波音、亚马逊等公司的管理人员,周末绝不加班,他们的观念是在休息时间因工作打扰别人,是极失礼的。+ |, c: z/ F7 q! s9 ~
  美国食品杂货连锁店威格曼食品市场(WFM),非常重视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其员工流动率仅为8%,几乎年年获得最佳雇主称号。他们认为,员工的替代成本是该岗位薪水加福利的1.5倍,假如每年能留住20名打算离职的员工,就等于节省了260万美元。1 b+ ?9 D# s4 a0 E' a4 x! ?0 T+ q
  台湾宏碁(Acer)公司董事长王振堂以身作则,每天晚上七点就开始催下属离开,不要加班。  K( {' Z" U" n8 R$ i5 j- S
  据调查,管理者职位越高,越注重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们尽量做到早餐和晚餐跟家人一起吃,遇到对家人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他们绝不在时间冲突时向工作安排让步,恪守对家人的约定承诺,保持家人对自己的信赖,不打乱家庭生活的节奏。当然,这需要顶住上司、同事,甚至下属的不少压力。# c! c. g- C4 Z5 r- d
  A女士和丈夫都是公司高管,每天早出晚归,无法保证小女儿按时吃饭,结果女儿被检查出了严重的胃病,她倍感内疚。后来她换了份普通的工作,月薪只有过去的30%,但她每天能够按时上下班,有充分的时间照顾女儿,感到非常满足。- _' f  S& b3 `! g$ b8 _
  B先生的上司准备派他到外地常驻,但他的儿子刚出生,他不愿让夫人独自承担带孩子的辛劳,毅然辞职跳槽,而心里却很坦然。
. a& ^% T5 g& ]6 z' f) y  开展培训活动,辅导员工学习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技巧: f9 p, X" f9 B- f
  辅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般来说,员工个人和企业之间,目标和利益是不尽一致的。应该辅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家庭情况,事先规划好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工作和生活各自的目标。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思考,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就难以把握大局,容易迷失方向;反之,如果有了坚定的原则,就会从容不迫,随时正确衡量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最终目标,使得工作与生活达到动态平衡。# O7 X: z' R& b4 S$ l
  上下级充分沟通,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合理定岗定编,科学分配工作量是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必备的基础前提。员工应该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份内工作,哪些工作并不属于自己的岗位说明书包含的职责范围。这样,员工就可以通过与上级的合理沟通,拒绝上级要求的各种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减少角色超载的情形。8 K( e# Y3 v1 Y- h( G5 o3 E
  对于上级来说,应该告诫和监督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足够投入,培养时效观念,以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从此任务转换到彼任务的过渡时间;同时告诉员工不要以加班为荣,上班时专时专用,休息时间只关注生活。
: i: F: r' U& M7 m9 e# F  进行生活技巧的培训。当今企业对于工作能力的培训已经相当丰富了,但是对于员工工作外的培训却是一个新话题,可以把这个当成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必须从工作、生活两方面共同努力,相辅相成。因此,企业一方面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工作状况对员工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相关的培训,如怎样处理家庭生活等;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内部的员工交流各自在工作生活平衡方面的经验和心得,因为一个企业内部的员工遇到的这方面的问题肯定有相类似的地方。* Z3 i: G( g* q) _/ H
  关心员工的身体,对员工进行健康投资- N9 h7 m& K" w8 @
  据统计,改革开放至今,有1200名知名企业家英年早逝,包括青岛啤酒集团总裁彭作义、贵州习酒总经理陈星国、上海大众汽车总经理方宏、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一些民营企业的老板的确是工作的“拼命三郎”,他们往往也要求员工向自己看齐。然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熬夜加班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这对绩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源部应该鼓励计划性工作,不提倡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或通宵熬夜工作;管理人员除了自己不玩命工作,也不要鼓励或者要求员工这样做。
) Y* k- W, l' w3 ~  D  人力资源部门或者直接上级应该随时关心和检查员工的工作状况,告诉员工如果出现下列情形,工作和生活可能已经在不平衡状态中,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惧怕每天早上上班;(2)有不少工作时间是在装模作样;(3)难以集中注意力,工作上没有任何创新思路;(4)工作压力过大,没有时间休闲放松;(5)一想到办公室,就感到厌恶;(6)很久没有因为工作成果而兴奋了;等等。
  R( q; Z; A; ~7 M3 l6 w5 }# t$ ]  关注员工的健康,人力资源部不能只停留在报销医药费、定期体检等传统项目上,而应该主动对员工进行更为广泛的健康投资。这些方面,很多国外知名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
  y7 f: X! m, c+ D  强生公司采用非物质激励手段,要求员工接受体检和问卷调查,被认为属于高发病人群的员工会被劝导参加饮食和锻炼计划,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公司CEO韦尔顿还每周都邀请员工走出户外,开展“与CEO步行”一小时活动。  v5 {. D. [0 i3 X
  摩托罗拉公司经常安排一些体育活动、组织集体旅游等,敦促员工进行运动。员工出差时,要求必须入住有健身设施的酒店。
, |; M8 w9 g( F" Y+ p& J; r( K  著名的统计软件厂商SAS公司,在办公区专门为员工设立了按摩室、午休室和游泳池等。+ f+ \- x2 v  _2 U7 e  T
  弹性工作制,使员工拥有时间安排的选择权
# ]: m  p+ h3 U6 c2 h3 a  弹性工作制的具体操作形式包括在家工作、工作分享、部分工时、弹性上班等。这同样可以借鉴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9 q, O" X# m5 E2 R, w
  IBM公司设立了8点、8点半、9点三个早上打卡时间,相应的下班打卡时间为下午5点、5点半和6点,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另外,IBM有40%的员工不用来公司坐班。
; _$ c% R# r& m  z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地区有2300多名员工被允许采用弹性工作时间。
7 H& T- n; s9 S& y3 R# P  国内著名咨询公司北大纵横,因为项目期间需要加班加点工作,因此实行咨询顾问半年工作、半年休息的制度,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员工的需求。  {) I3 [$ Y% e6 m, X
  尽力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 Z- |: F. k0 P7 B  有不少员工自认为是“大忙人”,常把家庭生活和孩子交给别人代管,将需要花时间、精力、情感处理的问题用钱去打发,还美其名曰“社会化分工”。比如给家人买贵重礼品、送孩子出国旅行,以为这样可以弥补平常对家人的忽略,但事实上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的,因为有的东西是无法用物质弥补的,必须付出感情和时间。9 |  c' O3 R. w9 F! X, ~
  但是,要让这些工作负担很重的员工工作生活两肩挑,确实有很大困难。那么,人力资源部就需要适当地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不妨再借鉴一下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
# Y! E8 I: }: l6 U$ ^; u0 C$ @& M, }  花旗集团的“员工援助计划”包括儿童看护计划,设置了儿童智力、情绪、医疗等课程,每天为1500多名儿童(员工的孩子)提供服务。
+ r6 ?2 k/ [6 p3 e& F& g! F. c& U  微软在员工子女的幼儿园中安放了摄像设备,员工可以在线看到孩子;男性员工也有一个月的“产假”,以便照顾妻子和婴儿。
' T4 a  C3 R) R7 M  z8 R$ E  综上所述,均衡的生活和工作能为雇主和雇员带来双赢的局面。因为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外部客户满意”,必须首先使企业的“内部客户”——员工满意。企业注重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缺勤率和流失率,还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最终使得企业提高效率,扩大产出。研究表明,在维持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方面舍得投资的企业,能够从员工身上得到更多的回报。因此,企业必须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作为全面报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员工感觉鱼和熊掌并非不能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3 09:50 , Processed in 0.04248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