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南方日报
t2 v+ n% n/ Y% @5 o" P) Q: g
! g9 F( `: L& T& T我们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管理的多,服务的少,甚至以管理代替服务,基本停留在物质救助层面。香港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全方位、多层次、细致、周到的专业服务,被称为“没有死角的社会服务”。 , v7 @& A- T# `! O3 F$ S
2 n6 J" x, e% G) g
邱智宽
+ v2 m6 h% {6 d! Q0 W 近期,“独居老人死于家中”、“七旬老母亲雇凶杀白粉儿”之类的人间悲剧报道日益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对社会问题,政府部门有不少政策措施,但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体系。
, l( [& v" F9 h
+ _ p: m/ P: m1 U" H( T- r6 m 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
- h8 j7 ~: g- ` % e0 W4 e f+ e+ N3 e$ N
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措施;狭义上是指向儿童、老人、残疾人、困难户等弱者提供社会津贴和社会服务的政策措施。综观我们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管理的多,服务的少,甚至以管理代替服务,基本停留在物质救助层面,针对脆弱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极为欠缺。 ! `6 t7 S, A4 A& c
从完善社会政策考虑,香港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香港,社会福利服务被简称为社会服务,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经过近60年的发展,香港的社会服务非常发达,财政投入十分巨大(每年社会福利预算开支约300多亿元,约占公共开支17%),服务对象涵盖全体市民特别是有需要的老人、困难户、残疾人、流浪者等。对于独居老人,既有物质生活保障,还有专业化的照料服务;社区、家庭、网迷、吸毒等等社会问题均有专业的社会服务跟进,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无形之中。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细致、周到的专业服务,被称为“没有死角的社会服务”。 2 l g: a }! |- |$ z- O
: [3 s6 G6 R" ]) z" O3 C( X
社会服务主要通过建立社会工作制度来实施 . }6 `9 t% Z7 w1 p" u0 g
' L, Q- J) c: m* _ 这里所指的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提供落实政策、权益维护、矛盾调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专业服务的职业活动。社工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直接行动者,成为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 + a& o! h9 c5 \; B% ~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所面对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和金钱的欠缺,也牵涉到情绪、精神、人际关系及家庭问题,专业的辅导和治疗不可或缺。借鉴他山之石,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是要把现有重物质帮助、轻提供服务的现状,改变为物质帮助与提供服务并重。从对象来说,不能局限于弱势群体“补缺型”,而必须建立面向所有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的“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从保障方式来说,不仅有物质保障生活,还必须有专业的社会服务,帮助弱者保障生活,恢复常态,发挥潜能,回归社会。 8 }5 R" i2 y p+ A2 ~3 K1 c1 K
0 F0 e9 V3 b3 V7 k# I. F. X
加快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 u8 a# m; I! q! Z' @2 X
8 b- s; D) M7 S7 ? 目前,全国200多所高校每年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过万,多数没能从事社会工作,原因是缺乏相关的社会政策,社工未能像医生、律师一样作为职业被社会重视和认识,缺少被认同的工作岗位。即使有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推动社会工作发展,但因为体制性原因特别是缺乏财政保障,成为发展瓶颈;而没有出台高层次的、具体的纲领性文件,成了地方难以突破和快速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根源。社会服务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政策、一种制度,对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革新社会福利的实现形式,加大社会服务的投入,加快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是新时期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迫切要求。 O& O& u4 k) o" g% I G
作者系广东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副调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