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及存在的 问题的反思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徐永祥 : b) y4 O$ ]# I# `' f
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源于上海,上海的社会工作起源与浦东区。浦东在1995年已逐步的开始探索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在这里我想着重谈如下几个问题:
9 X1 k( L7 R' ^" M7 _ ; P/ O. T" p. H
一、浦东新区90年代初的探索产生的动因及条件 1、单位化体制的趋于瓦解及对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挑战。1992年中国大陆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体制性目标,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过去传统的政府依托单位来提供社会福利、社会控制、政治控制的单位化体制开始瓦解。单位化体制的趋于瓦解及对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7 c u# W" w5 i' Q① 94年前后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100万国企失业与下岗职工。/ F' v# _7 A# l3 Z# M: C
②城乡人口流动加剧,100万农民工。& N5 v; { T% g/ x2 k
③老龄社会的到来,100多万退休职工。3 Z4 B5 x0 g" l' e% H9 b s, Y
④社会犯罪率开始上升。6 `3 J. p2 x& W8 ^9 p7 o
⑤开发、开放浦东的动力,社区建设的契机、高等院校的支撑。
# ^4 {' p w, @0 L( x: ~0 g2、浦东新区最初的探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P' Y; {. j$ U# m: u: {
①用NGO的形式来参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由政府委托NGO来参加社会服务,其中最突出的是YMCA?罗山市民会馆,社区社会工作,政府委托服务模式。
' S |# g" }" I3 s②潍坊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官办服务模式。
2 r5 m8 C5 q7 q! b9 R③东方医院、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医务社工,义工为主的模式。
1 x5 r$ ]1 o, ~; D3 j8 N④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的成立:主要是分享经验、培训社工与宣传社工的理念和价值观。$ n5 q% S# b1 L! g% e5 v' L
' [- _; a& ]* v2 D* E
二、本世纪上海市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探索
: `" i8 s/ B- ~ l* c1、政法系统的强势推进。2002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与上海市政法委合作,培训首批社会工作者62人,在浦东、卢湾、徐汇、普陀四个区开展试点。2003年底,在我院社会工作系的推动和设计下,上海成立三大全市性的社会工作机构,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三个社会工作机构(1500人),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禁毒社会工作、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社区矫正、上海市阳光青少年社区事务中心-青少年工作。社工组织的基本组织架构如下图:$ Y. Y& I; B6 a( C1 X5 S! a
file:///C:/DOCUME~1/lcs/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 \2 N2 `* e7 l0 v( t
! v6 R. S+ ]% I( O: Y从上图的架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架构是一个高度行政化的与官方机构紧密对应的架构模式,这种架构模式即带来了行政动员、行政推动的好处,也使得民间化的运作模式沾染了严重的行政化的色彩,机构背后的政府控制过于严重。 2、民政系统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民政系统在2003年改组了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加入了大量专业人士。成立上海市民政局顾问组,设计相关制度及政策研究。2003年人事局、民政局联合出台社会工作师系列考试及注册制度,到2006年底,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的近5000人,社会工作员资格的2000多人,其中注册社工2367人 。2004年成立社会工作处,协调全市社会工作发展。至2007年,上海各个区县、街道,浦东新区中小学、主要医院都成立了社会工作站 3、“政社分工与合作”架构下的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机构 ?? 浦东新区的新贡献。政府鼓励民间力量创办社工机构,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到目前为止先后成立了9家民间机构: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 上海乐耆社工服务社、 上海浦东中致社工服务社、 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 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 、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 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 三、上海社会工作服务团与灾后社区重建 “5.12”大地震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机遇,地震后国内外广大专业力量积极介入,政府对NGO又有了新的认识。 上海市在对都江堰市的对口扶持中,对都江堰市进行了评估。评估后,着重针对社会关系重建基础上的社区组织、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与社会支持体系的重建。我们组建了四支专业援助服务队:华东理工大学服务队(每期10人,每期三周,目前第八期)、复旦大学服务队、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服务队、阳光?上海师大服务队(每期8-10人,每期四周)在灾区5个安置点服务。我院先行探索,其他三支队伍随后进入安置点社区。服务队的服务理念是:嵌入、建构、增能。嵌入?社会工作队伍融入当地的社会体系中,建构?建构新的理念、新的机制,增能?帮助灾区的人民自我发展起来。9 [. Q9 S1 L. D. J1 l
在灾区重建中援助服务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服务:巷巷会(弄堂会)、帮组社区干部培训、志愿培训与志愿服务、政策辅助、信息沟通与资源链接(勤俭快讯、援助物资等)、绒绣培训与再就业相结合。当地政府对社会工作从开始的勉强接受到现在的热烈欢迎。都江堰全市招聘150名职业社工,拟组建社工协会。广大民众已经高度信任和认同社工。
2 U) \. C- z. z$ Y四、上海模式与经验的反思和展望
6 g% W+ K$ q' i( k/ L5 |: Z* c1、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不可 或缺的重要手段。% A- _% I, }9 w: i% S I
2、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建构政府与社会新关系、实现社会团结的重要平台。3 \1 s, u$ B C% N& L
3、专业化与职业化是现代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 Y# e" }# I& a9 M3 L4、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与委托服务的机制是解决社会工作发展颈瓶的关键 。; N! O; |# I/ V* g; i* f0 C
5、建立社会工作职业评价与职务升迁体系,是建设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必要条件。
6 ]) l1 G+ c$ x8 V* O0 C7 e: u1 N6、灾后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 w0 r5 B% A) l* T9 Y
7、上海市社会工作体制与机制的调研及进一步发展的初步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