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的上班族来说,岁末时节比过年更令人盼望的,恐怕还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大红包吧。年终奖金,往往是企业争取员工忠诚度和稳定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很多意欲跳槽的人往往就是冲着年终奖熬到了年底,也有人接了个大的红包以后心肠一热,另谋高就的想法随之烟消云散。 9 k' Z/ V. D. }$ S( o! G ~8 e* ^7 A, P
( ]0 y- t' M! m" c: F* F$ f 跳槽与年终奖本来是两码事,可是如果在年关相遇就有些让人为难,所以说,年底的红包,实在是大有玄机。有着这样两种心态的招聘经理和求职者碰撞在一起的时候,节后人才市场往往会有两股热流——急着找人的HR经理和急着找单位的跳槽者,于是造就了2、3月份才市招聘旺季的到来。
, e) @2 z! v: @2 r
+ F2 g3 e; ~' ]1 ^; J6 J 干脆型:发了年终奖就走人 1 ?8 K/ t \% l6 }/ I
( Z; E4 |+ w7 t9 z; E1 b9 B 肖梅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中型规模的电子器材公司找到一份售后服务的工作,工作三年多,工资也从1500涨到3500。 ! ^3 K7 d" v- U6 Q5 L B: {
4 I( A+ \6 E2 b
公司的前景、待遇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肖梅过得却不甚如意。为什么呢?因为她的顶头上司是个工作狂,每天压着肖梅加班,使她晚上10点能到家都算是早的,第二天迟到一分钟都不行。因为工作辛苦,人一直处于疲倦状态,肖梅写报告的时候出过几次差错,上司的训斥毫不留情:“你怎么老出状况?你脑袋里整天都想些什么,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不能做给我回家!”在如此大的工作压力下,肖梅就萌生了跳槽的想法。 , \2 X; f% i( o3 o; W
1 m R. u# G8 H4 G3 e 2006年9月,肖梅开始在网上投简历,10月中旬,一家公司要求她去面试,待遇比现在的工作还要好些。此时,肖梅却有些犹豫了,因为再干三个多月,就可以发年终奖了,自己私下算算,拿个七八千应该问题不大,如果这时候跳槽多吃亏啊。“面试我去了,主要是想感受一下气氛,对方公司我的印象也挺好的,但是需要我立即上岗,考虑再三,还是等到过了年再跳吧。” ( E8 z4 ^1 B/ A, f+ o) ^# J% w# F' B7 n
9 [5 T, m% @- E( c! Y# `' d+ Y
接下来的日子,肖梅若无其事继续上班,同事们讨论公司明年的规划,她也不动声色地插几句:“我觉得应该加强研发和销售。”上司要求加班,她借口家里有事准点走人,居然还顶过上司一句:“我又没有卖给公司!” 2 K9 T7 z) k: E8 a* Z! x
: W' ^; e1 \) W& g8 Y* }) H
辞职报告却早已经写好,加了密存在电脑里,“我就等着年终奖打到各人账户里,立马就递辞职报告。”对于未来,肖梅已经打好了算盘:“过了年,我会先打电话给面试的那家公司,看看他们有没有招到人,我还有没有机会。接着就去年后的人才超市,总能找到一份工作的。”
& r. p" V# w. }5 |' ~. v) e& J6 L# B! ~% V1 |: n, c5 Z% b
犹豫型:是走还是留,要看年终红包厚不厚 6 H1 j r x" X. }# L! U
% [1 D$ x: {! D3 g- ^& ]
江飞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做厂报,工作了两年,工资只象征性地涨了500块。眼看着以前混得不咋地的哥们一个个都买了房,找了媳妇,小日子越过越红火,而自己却死气沉沉地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江飞憋不住了。想着“树挪死,人挪活”的俗话,跳槽的心思暗暗萌生,没事就上网查询招聘信息。 + }- X" I3 x: h' @, {7 N
+ t7 J5 E( ]! o% M1 |+ C 上班时间还跑出去参加过面试和专场招聘会,连晚上做梦做的都是如何跳槽,如何在新公司大展宏图,如何买房买车…… 6 Q. K4 B" Z h9 M3 i" R2 j
" p$ m& I0 p- m ]2 b1 h X% N
由于要上班,江飞找工作只能在暗地里进行,错过了不少机会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江飞依然在单位里呆着,每天的新报纸一到,他拿到手里直接就翻到招聘栏,并将合适的信息偷偷记录下来。 : U7 z: S1 G8 ?8 ]+ s9 W1 L7 ~
, Y$ W; ~ g: h3 ~
日子一天一天过,眼见着就要到年底了,年终奖的模样越来越真切了。此时,江飞那颗迫切想跳槽的心却犹豫起来,“通过这段时间的关注,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如今就业形势的严峻,那么多本科生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我一个大专生,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想找到高薪工作基本上不可能,到了新单位还得从头做起。现在的工作不管怎么说,熟悉了呀,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稳定哪!”
$ {1 f; Q2 ]( |" u' c: _3 ^6 q& Z$ t9 @ }; U4 k* U0 f8 `
跳槽的风险、现在单位的好处、岗位变换的代价开始在脑子里打架,可是不跳好像又不甘心,说不定就错过了机会。考虑再三,江飞决定等年终奖发下来看看厚度,“如果超过5000就留下,否则就走人,一心一意地找工作。”
& Q8 g& u5 p. a& a
2 v! P, ^3 d( w. ^4 j 公司反跳槽:形形色色应对招数 4 @* ?' b9 M" O$ u) D% \; K
m1 @+ w6 y# D: l" Q; ? 招数一:年终奖推迟发 1 M& M* Q N, S8 |9 e$ b2 g6 J
/ U8 }) a- R6 C* U' h# K, a 理论上来说,年终奖总归要在过年前发给大家,让大家荷包鼓鼓过个开心年。可是,为了防止员工拿了钱就“翻脸”,一些公司开始在次年四五月份发放员工的年终奖,理由冠冕堂皇:年末的销售款项要三个月后才能收回。事实上,就是为了防止跳槽事件。
: b4 q. X, `$ v( e, y) g; C
3 _/ q; C3 \! B9 y. v 招数二:年终奖分散发
7 m! m* w/ D( Y" k5 j+ Z6 Q9 [. ^7 G2 F8 y
还有一些公司更加聪明,干脆把年终奖拆整为零,安排次年逐月发放。譬如一个员工的年终奖金为1万元,那么过年后的10个月内,每月工资卡上都会增加1000元,不是别的,正是上一年的年终奖。 3 {2 I! U4 Y! k
; W+ q& w- [5 u5 R e; } X 招数三:年终奖变相发 , T! T1 u+ I+ h3 L1 H9 J
. g/ Z: w& E& I
不是有人拿了年终奖就走人吗?那有些公司干脆不发年终奖了,以旅游、培训等形式代替传统的年终奖,真正想辞职的人,不会为了能够出去玩一趟而在公司里挨到年底。况且,旅游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又可以开拓大家的眼界,虽然没有发钱实在,却显得更加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