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佛山清流社工 于 2014-9-9 17:57 编辑
3 X2 L1 i: [$ _' S; f+ p+ n0 |
2 m; c9 Y" P8 ^0 e' Q, Z才让多吉:为什么“冰桶挑战”到中国就变了形? & W2 L8 i0 ~8 @4 Z/ X9 h, b6 s
“冰桶挑战”在中国无论是捐款总额还是参与人数都呈现出“看热闹的人多,掏腰包的人少”的病态局面。# R, K' f, F3 v8 m5 D9 j! |( @2 h
冰桶挑战”让美国ALS(渐冻人)协会获得了社会参与和善款增加的双丰收,根据21日的统计信息,美国ALS协会共收到捐款4180万美元。仅8月20日就新增184310名捐款人,一天之内筹款额高达860万美元。 截至8月22日早上,新浪“微公益”的“冰桶挑战”共计为瓷娃娃罕见病募集善款280万人民币(约合45万美元),总计参与者1.8万人。这些实际的数据与微话题22.8亿的阅读,229.9万的评论以及12.8万的粉丝相比,“冰桶挑战”在中国无论是捐款总额还是参与人数都呈现出“看热闹的人多,掏腰包的人少”的病态局面。 回顾本月18日,当“冰桶挑战”来袭的时候,很多参与者都没有听说过“渐冻人”,更谈不上了解中国20万“渐冻人”患者的生活状况和国内的治疗水平。即便是一些参与者后来在“冰桶挑战”视频中提到罕见病,也没有说清楚自己究竟是为“瓷娃娃”还是为“渐冻人”接受挑战。这两者完全不是同一种病。 据媒体报道,当“渐冻人”成为热门话题的时候,“融化渐冻的心”项目的负责人说自己没有接到一个资助电话,她和数千名受助“渐冻人”患者一样,对“冰桶挑战”保持了异常的冷静。面对汹涌的“冰桶挑战”热潮,“渐冻人”救助组织和“渐冻人”却得不到关注,听上去有些黑色幽默,也暴露出为什么“冰桶挑战”在中国“雷声大、雨点小”的一些原因。 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传播营销与公益推广,本质是打破“主流”控制,社会公众不仅仅是事件的传播者,也是事件发展的参与者。社会公众持续不断参与的动力应该来自事件本身的人文精神、社会价值以及个人尊严的获得,而非“公众”围观名人的“困窘”与“美女湿身”的狂欢。 “冰桶挑战”在中国“钱少人少”的原因,不是因为社会公众吝惜钱财、缺少爱心,而是因为让社会公众持续不断参与的动力的丧失。对罕见病患者的人文关怀演化为“冰水凉与不凉”的自恋;对社会问题罕见病问题的传播演化为分不清是为“瓷娃娃”还是为“渐冻人”挑战;每人捐赠100美元的个人尊严演化为土豪一掷千金的豪气。总之,“冰桶挑战”本应关注社会问题的核心价值,在名人浇下的一桶桶冰水中,在土豪一掷千金的豪气中,被稀释得所剩无几。公益是“人”事,而不是“钱”事,名人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价值和知名企业一样,重点在于如何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激发社会去关注相应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用慈善做舞台,让屌丝来围观自己为慈善搞得“狼狈不堪”或一掷千金的“英雄气概”。 纵观在中国走“样”的商业模式与慈善公益活动,大多是由急功近利者所操作,在他们看来,只要可以获得关注、获得点击、获得流量、获得钞票,就会不加分析、不顾一切地去“山寨”,至于事件的核心价值本身已经无足轻重。 中国人总是把“公益”做成“生意”,美国人却善于把“生意”做成“公益”,出现这样偏差的关键点是一些人无论是在做“公益”还是做“生意”,总是把技术当成法宝、把内容当成形式、把价值当成附庸。生意也好、公益也好,若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显然不是“技术”而是相关利益方如何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价值观中最核心的东西叫“人文关怀”,这恰好又是当今社会我们最缺的东西。 “冰桶挑战”在中国的残缺与变形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中国为什么只有赚钱了的企业,而没有成功的品牌;只有做大了的慈善组织,而没有成功的慈善项目,因为我们缺少“人文关怀”的“软实力”。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公益组织、一个名人“软实力”的核心不是对社会热点的追逐,而是为社会、为人服务的能力。企业要开发出具有人文价值的产品,公益组织要设计出解决社会问题的项目,名人要带给“粉丝”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只有以“人”为核心的价值行为,才能给社会带来积极、正面、公平、公正的变革。 一个正常的社会,首先应该拥有的就是一个正常的价值观。价值观缺失的慈善公益活动,无论吸引了多少眼球,或是众口一致点“赞”,最终也是昙花一现。而狂欢之后,大家依然要面对的是贪婪、浅薄与炒作这些病态的土壤,尚缺信念、价值认同的中国公益事业,只会更加举步维艰。 ( w2 j. ?" C& ]% z l
来源:http://news.swchina.org/opinion/2014/0902/17215.shtml ! o' ?2 _8 t- Q; d; T
5 H) [& h2 Q*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