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提升老龄工作整体水平 % u1 O4 C% y8 j. r5 V
—17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集体记者 唐佳璐 通讯员 吴莹军
6 `8 i H5 M; W- Y' Q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m6 q+ ?( D5 A: A: r9 r) i 全面提升老龄工作整体水平
9 {4 W! m# E' W( d- @7 j —17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集体
$ @; N3 S! R! Z8 d! Z+ l3 @ 记者 唐佳璐 通讯员 吴莹军
% R# @0 i% F3 ]7 G 近日,记者从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浙江省老龄事业加快发展,经各地逐级推荐、检查和考评,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我省17个县(市、区)“浙江省老龄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本报现将这些先进集体的主要事迹刊登如下:1 k" i2 {5 ]& e! Q3 [: }$ t
1、杭州市上城区/ D* c7 d( U4 n
2005年以来,该区相继实施了以“养老在家里,我们来帮你”为主题的居家养老“惠民工程”以及“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程”。2012年,进一步推出了包含居家养老、居家教育、居家医疗、居家三优、居家就业、居家文化、居家安养和居家办事8项公共服务内容的“上城区居家服务无忧在线平台”。到2012年底,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支出2496万元,12万余人次空巢、独居困难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
# S& w( k3 I& w- m! W5 x! c 2、杭州市江干区
* a: d0 e% y* G7 j 江干区整合全区的养老服务资源和政策,构建“幸福满屋”老年福利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对每个老人综合“施政”。开展“健齿”“光明”“亮居”行动,为特困、残疾老人安装活动牙床、白内障复明手术、家庭室内装修,提供一定的经费补助。利用社区周边资源,开展“门铃结对”、“黄丝带服务”、“志愿银行”等系列活动,使老年人享受“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1 \# b4 g- `4 Q9 o5 U( f
3、杭州市萧山区0 _8 P1 [2 {/ O3 _9 P# W! n
萧山区委、区政府把老龄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程,列入镇(街)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区老龄委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工作制度,建立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老年活动设施网络,每年举行各类大型老年活动。同时,注重敬老宣传教育,区老龄委建有一支45人组成的老龄工作通讯员队伍,建立了56个“敬老志愿服务基地”,萧山日报、萧山广播、萧山电视台三大媒体分别设有老年专栏,定期刊播老年节目。9 b/ x# p3 g1 s1 a0 E. f- D6 T
4、杭州市余杭区
9 E6 d( Q+ U" O/ m* i 余杭区老龄委由区委常委、副区长任主任,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化工作网络。区、镇街均按每个老年人5-7元标准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区医疗机构347家,基本形成了居民20分钟卫生服务圈,99%以上的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到2012年底,农村五保供养282人,城镇三无人员120人,集中供应率分别达99.3%和100%。
q6 x) t2 `7 e% t0 Y 5、桐庐县
* v2 T0 h) P, I( I+ A( _' T$ J 桐庐县在养老救助、医疗保健、文体休闲、维权服务等方面制定了25条优待措施,如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诊疗费和复诊费,公交半价优惠等。设立大病致贫困难群众帮扶公益金,在政府两次医疗救助基础上,对大病后自负医疗费较高的困难家庭实施第三次救助。县政府压缩行政开支,组织开展敬老活动,从2012年春节开始,为全县享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5.8万老人发放春节慰问金。
. c( f0 I* r5 ^3 F$ O4 S" A 6、宁波市海曙区7 e8 D4 O3 B' b/ t# H: z; U, M9 @# Q
近年来,海曙区加强对新建居民小区的老年福利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按照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面积标准在青林湾、丽园等新建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04年以来,以“政府扶持,非营利机构运作,社区依托”的运作模式率先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有1000多位老人享受到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2000多位老人享受义工结对服务。同时,通过培育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区敬老协会,建立81890老年人援助服务中心,成立关爱失独老人专业委员会等,不断深化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
& p9 Y2 C6 B9 ~* [* Y7 N 7、宁波市江东区
/ p5 N& c$ m7 E: `+ a 江东区积极推进机构和居家互通、专业化和市场化并重、政府购买和社会服务互补的覆盖全区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首创家院互融模式,“家”代表居家养老服务,“院”代表福利院、敬老院等机构提供的集中养老服务,通过建立“家庭互融”服务中心和信息平台,使老人可享受到更多优质便捷服务。该模式2012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创先争优“优质服务品牌”。$ z; l q; E6 l1 H) N* V" j/ t
8、宁波市北仑区1 J. B n- f) ^ V
北仑区围绕贯彻落实《老年法》,每年开展执法检查,完善区、镇、村三级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组建了由司法系统退休干部组成的老年人法律宣传咨询小组,定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对7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公交、旅游、电信等八大优待服务,并不断扩大公交、电信、渡口等优待范围,累计发放老年人优待证7万余张,电话费优惠近万户。成功建立24家村(社区)的居家养老送餐服务站,且运作正常,其中梅山乡实现了老年人送餐服务全覆盖。2 _6 }: `& y5 @3 Q& A
9、瑞安市0 I' v+ c% _. w( z
瑞安市每年落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全面铺开社区养老工作提供支持;出台《民办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对民办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网点实行认证制度,定期年检、规范管理。在城市,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卡,开通居家养老服务“990”信息平台,形成“一刻钟服务圈”。在农村,依托356家“星光老年之家”、老年人协会以及“银龄互助”活动帮助独居老人解决后顾之忧。
1 H `8 j. e; F4 x7 p+ @& Y 10、安吉县' i8 t- Y4 j$ P
近年来,安吉县坚持不断开拓创新,多项工作成为省、市亮点。试点开展了“本土养老”服务的做法。2010-2012年,投入130万专项补助资金,选择了22个基础相对较好的美丽乡村打造成为“安吉县老龄工作特色精品村”,推动县域老龄工作再上新台阶。
: r0 O: k4 G/ \8 n* b& ~" \ 11、嘉兴市南湖区
& v6 n3 E& z) K$ Y& T 2008年,南湖区率先在嘉兴市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运作。目前,对98户空巢、孤寡、残疾和特殊高龄城市老人,采取政府补助的办法,委托专业劳务公司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在居家养老服务站设立老龄方面的专业社会工作室,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理念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等服务,如“乐龄”、“金晚霞”等为老服务专业社会工作室。
* f/ Z) ~" A" |7 e% L( n5 u 12、平湖市6 o$ l% R. `: d/ Y6 v9 R0 h
近年来,平湖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8.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统筹,其中老年人实行即征即保,参保费由政府全额负担,1586名老年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本地医疗机构对老年人出诊费优惠50%,救护车车费优惠40%,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病房床位费优惠40%。, T# `! d" d* f3 _0 Q4 q. l m. @
13、绍兴县* v' s+ U' B& ~5 J
绍兴县构建起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知青养老保险、长寿老人补贴为补充的“5+1”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实现全县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同时,全县老年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县文化发展中心设有老年工作室,培育207个老年文艺团队,参加人数5506人。
8 I# Q! q( T! k( f 14、舟山市普陀区5 Q2 |0 {3 V: }2 Y, J6 l# s, B. K
普陀区积极推进渔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设,全区50个渔农村社区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其中31家升级为居家养老服务站,15家转型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结合海岛老年人居住和生活习俗创建边远小岛托老所9家,为248名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提供全日制养老服务。同时,全区建成各类老年活动中心254个,10个乡镇(街道)被授予“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街道”,占总数的83%,基层老年文艺团队和老年体育团队619支。7 w$ {0 [" c% V" J
15、台州市椒江区
3 {+ S2 d$ S. m1 Z+ Y: C% l 椒江区加快发展老年福利事业步伐,老年福利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已真正成为老年人的“第二家庭”。到2012年底,全区已建各类老年活动设施340多个,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其中上档次、上规模的老年活动设施80多处。投入4000多万元的区福利院工程,集多功能于一体,已全面完工并启用。全区还每年开展老年活动设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月”活动,积极开展“金晖行动”,启动“敬老爱心储蓄”,发放“夕阳知音卡”,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1 |; M2 M. J T 16、仙居县
! }* i7 w9 f$ e- m( F1 f 近年来,仙居县着力开展“慈孝仙居”创建,打造中国慈孝之乡。通过挖掘文化精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行动等,强化“慈孝仙居”的实践行动,通过发掘先进模范、开展群众评选、建立慈孝示范教育基地,形成“慈孝仙居”的整体效应。同时,建立健全社会投入机制,通过多种渠道累计筹集村级慈孝基金1000多万元。全县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孝德人物,尊老助老蔚然成风。( Q8 o( t& S; R8 |7 _& s
17、遂昌县 }1 [. C2 q/ t& l* }9 r0 f, }
遂昌县立足于欠发达山区实际,以弘扬孝道文化为载体,着力健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养生养老四位一体养老模式,着力打造有遂昌特色的养老品牌。如在做好养生养老方面,依托县域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迅猛势头,着力打造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居住条件和人性化服务内容的新型养老模式。目前全县农家乐床位总数已近6000张,2012年接待游客145.98万人次。
: h: c* k5 { b$ B: x- h1 ~# J6 l3 {2 A, ]) M
来源:搜狐网
5 @: o6 H3 L# ^9 e
* u3 [% r% T1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