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社工曹海燕给患病孩子生活的希望 1 @' M+ J# I( t7 Z' H
! \( w) k$ v, z; T7 |
# O R5 p L d* Q8 d2 X
海燕说,她的梦想是,希望医疗水平能够更上升,把那些病痛中的孩子治好。 , A( ?, G/ ]4 R

曹海燕 他们每天到医院上班,却非医护工作者;他们沟通医生与病患,是病患的强大后援;心理慰藉、筹款援助、举办活动,他们从另一方面给病患帮助。他们是医院里的社工,曹海燕是其中一员。在她工作的儿童医院,她帮扶的是一群普遍年龄10岁以下、还处于懵懂期的病孩。 4 F/ A& i3 Y8 X/ e+ F/ L# B9 ^
医院里的专职社工,曹海燕干了3年。最开始在市中医院,照顾对象是大多上了年纪的人,患的都是类似高血糖、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富贵病”。要不时面对突然而至的死亡,她坦言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大学就读社工专业只是阴差阳错被调剂的结果,毕业后选择当社工,在她想来,那也不过是一份可以接受的工作。 / ^" c7 W. |6 G1 B6 S) {
连曹海燕自己都没想到的是,3年下来,这份工作竟然让她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去年10月份,曹海燕从市中医院调到儿童医院,开始跟一帮小朋友打交道。在她打交道最多的血液科,她感触很深。“很多小孩还很小,从外表看挺好的,整个人非常可爱,但可能因病,没几天就离世了。”
8 I: }9 i. |! Y( p. N4 N最开始,面对患者各种窘境,曹海燕常常因为压力过大而失眠。对她来说,完成工作量考核并不难,可是当病患因贫困无钱继续医治,孤立无援地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总会想尽办法去帮助他们。
v) `7 t- [ g5 S0 ~+ j3 U当然,在这个岗位上,多数时候,看到小朋友在病床上一口一声叫着“姐姐”,或者在打针后强忍着泪水跟她倾诉,而忙于工作的爸妈又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曹海燕还是会想尽办法去安慰他们、组织各种活动让他们开心。
; M9 N9 t9 X+ U. B, @“我现在真的没后悔读这个专业,我觉得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这工作虽然不能给我很高的工资,但至少证明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医疗技术水平这块我没办法改变,我就只能从公益这块,想尽办法给他们筹钱,组织很多活动让孩子们一起互动,让他们开心一些。”海燕说,她的梦想是,希望医疗水平能够更上升,把那些病痛中的孩子治好,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公益基金关注大病的孩子,给他们支持和生活的希望。(记者 陈章琦) 9 R/ O- h) @. s$ f9 y% M
来源:深圳晚报' ]1 Y! n) B! g5 x; M4 I- j)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