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1-22 10:17:00 南方日报网络版
" `2 n8 }: z. d& U( c3 g# B" A, b6 \' \! _1 a
2011年10月,惠州第一家社工组织惠民社工登记设立,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惠州的社工组织已增加到8家。但是,2012年底,来自深圳、设立刚8个月的祥瑞社工申请注销其社会组织资格。这引发了惠州社工组织对自身发展的反省与思考。
2 X* v% F5 r, j& L 9 Y& `7 F' u7 q, c; W6 Y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社工组织和政府部门,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社工的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针对妇女、老人、青少年及社区的服务得到扩展,政府对社工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强;不过,由于社工服务尚在起步阶段,效果如何尚不明晰,不少政府部门仍处在观望与考察的阶段。
2 _3 O5 K" |. S# C9 Z
, n4 ^3 T- Y! g+ V% n) J, P. w 社工说社会认可超过预期/ T7 i/ o5 g: E/ s
" t/ G% S' f2 n' `7 t 西湖社工于2011年11月设立,是惠州市第二家社工组织,现有社工12人。西湖社工主要运营社区服务,现在黄塘社区、万林湖社区有两个点。他们在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惠新社区设有“社区社会组织育成中心”,为社区内的社会组织提供培育孵化、培训等服务,目的是使这些社区社会组织活跃起来,组织社区活动。此外,他们还承担了潼湖镇康园工疗站服务,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并为潼侨镇的归侨老人举办活动。
+ `; F8 ~, S) P; y* Y \0 r( ^
7 U* I* C( F& V9 X “这一年,我们入户探访调研、组织活动以及个案跟踪,逐渐渗透融入了社区,这几个社区里的群众对社工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西湖社工总干事甘赞育说。去年刚进入社区时,社工常常被人误认为是搞传销的或者是家政服务人员,他们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现在,不少居民已经熟悉他们,乐于配合工作。
6 h* B1 I4 {* t- ]
: r- p% a3 h' z& u! Y 甘赞育曾有过担忧,找不到项目恐怕就得关门走人。“不过,现在的情况比我一年前的预期要好得多。市民对社工接受得快,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也持续加强。虽然惠州在资金投入和购买服务上与一线城市仍有差距,但是在意识和态度已有明显变化。”他对2013年惠州社工的发展充满信心。
; K3 G7 [+ \* N7 G6 v $ m2 p4 l! N. S; h0 r# ~
政府购买服务有限3 B- p: B% h# F( k7 j0 v
" K5 n: p' a* C& p/ Q
相比西湖社工的多项目运作,其余设立较晚的社工组织,大多还在四处奔走,寻找项目。大同社工设立于2012年4月,直到8月才签下第一个项目。他们主要运营老年人服务项目,包括军休所、桥西街道办和福利院等三个项目。“现在,我们项目还是不够的。以桥西街道老年服务中心为例,我们共有5个社工在此服务,但其资金只足以支持3个社工的工作。”大同社工总干事卿章艳说。由于储备人才的需要,社工组织时常出现有人无项目、人多项目少的情况。
! z' m( S! p" w
) Q6 u0 q$ k8 b/ h6 }( w t$ A0 R 彩虹社工则设立于2012年7月,至今仍在与各部门洽谈,寻找合适的项目。彩虹社工来自深圳,提供教育、医务、禁毒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共有4名员工常驻惠州,房租、工资、活动经费等均由深圳方面支付。其负责人冯山表示,这在预料之中,“惠州政府购买服务刚刚起步,都在做试点,需要时间来推广服务、开发市场。”
4 Z; A9 D X# n" ]( a ( P5 ]3 S9 N `6 t
看政府民政部门是主力9 o3 s3 t: e. u4 U! L5 Q4 ^4 W- F- b+ o1 f
+ g; x+ L5 C( `$ i7 \+ S" c/ y9 M 2012年,政府购买服务的主力是民政局,共投入265万元。其购买的服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项目运作,一部分是提供公益性岗位,如军休所、救助站、福利院等设有社工岗位或者社工督导。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社工的工作方法更加专业,更注重人的感受,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拓展。“如在救助站,行政工作只能帮助他们有饭吃,有车票可以回家;但是社工可以帮他们找工作,也可以解决一些家庭纠纷。”) P) @5 A, ~. @- Q
' u& k8 [3 n$ |+ z 2013年,市民政局在服务购买方面的投入经费将争取有所增长,并重视社工知识传播与社工队伍培养。其将在领导干部中继续推广社工知识;提供到香港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社工骨干的工作能力;还将扩大社工进社区的项目,争取在更多的社区建立社工服务中心。' H, y! u, T+ D* g; W
h# }0 w7 H, A) Y5 d- e8 E 多部门开始尝试) M" N' }& H8 U: q
' q. ]. n. r, \: F1 E/ c) W 除民政部门外,根据广东省社工委《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残联、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政府部门中的部分公益性岗位和服务也应当逐渐进入政府购买领域。惠州市妇联于2012年12月在金迪星苑设立了红紫荆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由惠民社工派驻社工进入社区,是惠州首家由社工运营的家庭服务中心。团委则开展公益项目PK大赛,无论是社工组织还是志愿者组织,都可以带着项目去参加,进入前十名的可获得一万元的资助。- p' q2 d8 O# p9 g
" H& m5 W) A- B
此外,妇联、残联、工会、共青团等还有不少公益项目,但并未向社工组织购买服务。工会主要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服务,法律咨询由专业律师处理,心理问题则交给心理健康协会。“这些都比较专业,我们并不知道社工们能不能做好。”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妇联的活动则大多通过志愿者完成。“社工服务需要较高的成本,在我们还不清楚工作效果的情况下,只能先小范围尝试。”妇联权益部主任黎雪环说。
5 y- L: H, G a
. A) e* F& e2 G9 G 政府购买服务或将由民政局统一管理6 |! C9 a) E* F2 [& B
/ s+ S4 |8 Y% j% r 多部门各自购买社会服务,给社工组织带来不少困扰。彩虹社工负责人冯山对此感受颇深,他必须联络多个部门,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意向、进度以及计划,“总担心一不小心就错过机会。”他苦笑。在深圳,所有政府购买服务均由民政局统一管理,社工在收集信息方面可节省不少时间,提高效率。5 w+ |) A- ?# [! L
+ |4 J, f1 c) G' d: t# ~
根据2012年8月开始实施的惠州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方案》,需要购买社会服务的政府机构自行立项,并向财政申请资金,选择合适的社工组织。不过,据民政局工作人员透露,民政部或将要求各地把政府购买服务的立项、申请等事宜统一由民政局管理。+ o2 C. o- p* x% v+ e3 @3 p
. ^. N8 h; ~% O9 f, |, n- q
市场培育尚需时日1 \; [% q4 F+ }
% b' M1 u4 L* J/ B0 B 邓文汉认为,由于惠州的政府购买服务仍处在起步阶段,要进入惠州的社工组织应当做好准备,“可能一到两年的时间是在开发项目或岗位,必须能够承受”。另外,社工组织应当对惠州的需求有一定了解和评估。. B8 b- t9 B; g& n7 X4 U7 Z
% R0 p( O/ X3 {
目前,惠州政府购买服务集中在妇女情感疏导、老人康乐服务等常规方面,专业性较强的司法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服务等都尚未开始。司法局表示,惠州暂时没有向社工组织购买法律服务的计划。去年12月底注销的祥瑞社工,其服务重点就在于司法矫正。祥瑞社工负责人侯明奔波大半年,也没寻找到市场需求,只得无奈停止活动。
% R) k! l9 p' U* b) Q9 C
8 P3 ?6 N$ U( Q# }) x" p- [ ■相关
! g+ E. |/ w6 g: _) U1 R/ v; r0 E 4 b! X5 P; m8 _/ }8 E8 K
探索“一居多会” K, G! ?$ W% v
+ d6 A5 b/ j% u1 q 社管新模式5 ?" y4 R9 f/ g0 g9 h% Q! p
$ V' X) v; f* \3 _* Z3 M3 C 记者近日获悉,惠城区2012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专题8项任务均如期全面完成,共投入资金3860.3万元。其中,在探索社会组织发展新体制、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方面充分立足城区实际情况,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子。
: ]2 f: V, H- Y , g7 a8 v; e: ]
街道统筹社会组织帮扶+ r& F+ r6 v- y S4 I0 S6 ^
" P$ x" e, R3 E4 s
昨天,小金口街道金青社区志愿者联合会成员曾滨和他的同事一道,又来到九龙村的空巢老人江河其的家中,“老人家70多岁了,儿子在外打工长期无法照料他,我们志愿者就常常上门看望他。”曾滨给江河其老人带来了麦片等食品,近期天气转冷,他还特地送上一个电暖水袋。
9 i/ A# @6 ~3 s$ j( l6 G: ]: g
+ ^& K5 o3 o9 |0 ? 曾滨告诉记者,早在2010年,他们这帮关爱辖区的孤老及弱势群体的志愿者就开始了爱心活动,不过那时成员少,活动范围小,能给予的爱心帮助也少,“后来我们在辖区登记成立金青社区志愿者联合会以后,情况大不同了。”曾滨说,登记成立组织后,街道负责采集辖区需要帮扶的人群的资料,供志愿者联合会统筹帮扶,惠城区家庭服务中心还常常提供慰问金和慰问品,“现在的爱心帮扶更加有力了”。
) ]6 q+ r8 \: D/ M1 {) }, K
( p3 Q- k! {) z1 |1 w 小组织大作用; e" B" k* J# M' V8 T
4 r# h( `2 V3 V! w0 @% I5 ]9 k a “惠城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型城区,通过社会组织来进行社会管理很有必要。”惠城区民政局副局长许阳升说。
* x+ O/ {: M/ a: L) T- c+ W6 J2 t2 } ! I5 K6 l0 V( Z2 Y n6 I: ?* j
基于这一理念,惠城区以小金口街道金青社区为试点单位,探索建立“一居多会”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即在一个社区居委会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多个社区社会组织,协助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引导各类社区社会组织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问题作为开展活动的重点。
: ~: T, I% L2 Q, w& n8 w
& K Y" r$ d# u) S 金青社区共有18个社会组织,占到小金口街道36个社会组织的半数,文化体育、互助维权、公益服务等各类社会事务。“我们每个月会例行给社会组织帮扶对象打两次电话,询问社会组织的帮扶是否到位”,金青社区党工委书记助理欧阳雅佳告诉记者,事实证明,通过社会组织来分解社区事务,能更好地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
0 E' l% F5 v# h
# d; n) k! m" q3 y; x “不仅是促进了社会管理,对于辖区的文艺活动开展也更有促进作用”,小金口街道党工委书记翟伟中介绍,过去街道组织文艺活动,耗费人力财力,群众参与度却不高,现在通过政府出资购买,社会组织进行实际操作,不仅文艺形式更加喜闻乐见,场面也是一场比一场热闹。
: @) d1 N+ f% r- {
$ F& I% n0 {0 W5 A, ] 降低准入门槛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 d% ~6 k: S4 I2 B+ l# i) j 6 {8 A+ p( V, I8 m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自2012年7月1日起,惠城区开始逐步实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即除法律法规规定需前置性审批外,实行社会组织放宽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一个是行政审批变为登记,业务主管单位变为业务指导单位,二个是将60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长缩短为20个工作日”,惠城区民政局副局长许阳升说。
; p& L. |' U8 e; k D; ]0 L
3 C$ ~+ v. h; O6 X a' g 同时,在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上,惠城区也积极作出探索。一是降低登记的标准,将社会组织所必须要有的50个会员或成员单位数降为30个,使更多社会组织能够合法登记;二是对于仍然达不到登记标准的社会组织,区政府授权和乡镇街道实行备案,备案后的社会组织可以在辖区范围内合法开展活动。
7 s0 x! Y0 P6 X! R+ D, ~! o 2 V0 o m \0 Y }. A8 o6 S
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惠城区批准的社会组织总数达到405个,年增长近百个,预计2014年底将达到650个,其中每个社区都将有6个以上的社会组织,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Q. o' P7 z2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