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21|回复: 0

[华南] (广州)司法社工相助 犯法少年圆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法社工相助 犯法少年圆梦8 T$ B% y+ a# i& U) Y% z" H0 A
                                                                       南方日报 2012-09-17 08:25:34
' D0 m  @0 ^# |7 I1 H' j8 ^/ z0 _

" o2 @' c# m- \/ d. n" n  N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捷生实习生/张诗婉通讯员/陈毅恩)相比很多大一新生,来自广州天河区的小成上高校之路异常坎坷,他曾经是一名涉嫌故意伤害罪的“准犯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司法社工跟踪帮教,帮助取保候审的他走出阴影;高考与开庭日恰好“撞车”,法院“开绿灯”延后审案,并在他入学前作出免于刑罚的判决。
' d8 ?" T( e/ ]  O+ u1 z2 }
        口角酿成故意伤害

/ z" `: y; d( }! r/ E) c4 v8 y7 ]        今年7月下旬,当小成收到省外某音乐学院的本科录取通知书时,他喜忧交集。喜的是,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忧的是,自己是个涉嫌故意伤害罪等待判决的“准犯人”,能有机会走进高等学府念书吗?

5 r& r- M7 J8 }% s. ?        事情得从一年半前说起。那时,小成还是天河区某中学的高二学生。2011年春节期间,年少气盛的他因与路人争坐出租车发生口角,以致肢体碰撞引起争执,继而相互殴打。之后,小成竟纠集几名好友重返事发地点,再次殴打对方,致其轻伤。2011年6月,小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在课堂上被公安机关带走,后被刑事拘留。其后,他办理了取保候审。今年5月,天河区检察院向区法院提起公诉。鉴于小成在案发时未满18周岁,法院委托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对他进行庭前调查。
" }$ T$ \1 U7 U+ F0 r7 P. U! |  h. |6 k
        延期开庭成全高考
. ]* ]) n' ]+ M) x3 C) W
        调查中,司法社工走访小成家庭、在读学校和居住社区,较翔实地了解到小成与家人关系良好,在校表现也较佳,并非问题少年。这次滋事斗殴酿成大祸,客观上因事发时过于冲动。小成的父亲钟先生说,当老师打电话告诉他儿子在课堂上被警察带走时,他心里乱成一团,“孩子一直很乖,是全家人的希望。我现在没有工作,孩子他妈帮人打工不容易,我们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就是希望将来能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如果进监狱,这辈子可就难了”。
( v9 {# D, D& L0 [" o
        基于小成的忏悔,司法社工努力拯救这位少年,尽力帮他参加2012年的全国高考,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契机。完成庭前调查工作后,在市中级法院长期从事人民陪审员工作的司法社工曹先生,代表尚善中心与区法院和经办法官沟通。经协调,原本6月7日开庭的该案,因为与高考“撞车”,法院特地推后到6月12日。

* H& s  c% j; p2 T  {      儿子听判父亲作伴
( s: d6 L" e1 M* T7 D) h
       7月下旬,小成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其时法院虽已开庭,但尚未做出判决,他能否上大学还是未知数。司法社工把帮教小成的情况汇总,形成庭前调查跟进报告,呈交给天河区法院。同时,司法社工还向法院递交了接受小成家长委托跟踪帮教的报告,恳请主审法官给小成改过自新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8月初,司法社工又将小成考上大学的情况,向区法院、小成户籍所在地的司法所联系沟通协调。三方工作人员达成共识:将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全力协助小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

* ~. J. ]6 T% N8 [       8月底,小成父子怀着忐忑的心情到法院听候判决。当听到小成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而参与了故意伤害他人行为时,小成父子同时面露愧疚之色;当听到控辩双方对社会调查报告均不持异议时,小成当场表示坚决悔改;当听到法官宣布免予刑事处罚时,小成父子笑逐颜开。
0 W/ \4 ]4 \: ~; @$ A: f2 s7 q
       9月7日,小成如愿走进大学校园。在和司法社工的QQ聊天中,他动情地写道:“离开家来到陌生的城市读书,刚开始我还感到不知所措,但慢慢感受到舍友的热诚,而且有朋友的支持、父母亲戚的期盼、社工们的帮助,使我对大学4年的学习生涯充满信心。”
4 w0 i. F8 `/ Y+ Q0 [* l; `6 z2 r
       ■相关社区矫正重新犯罪仅1‰

% _; c- s5 @8 p- s8 _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捷生实习生/张诗婉通讯员/陈毅恩)社区矫正,也被称为社区处遇,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构式处遇(监禁矫正)而言的一种新兴的犯罪人处遇方式。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12个区(县级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5600多人,现在册3200多人,重新犯罪率仅为0.1%,远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

3 p+ c7 L: x3 T# _* k       目前,各区(县级市)司法局吸纳律师、在校大学生等担当社区矫正志愿者。全市现共有政府雇员(社工)逾100人,志愿者超过3200名。
+ u( d; j  g* L$ e# i

& c  p; }" e' g6 w! y7 R6 F7 t/ Z9 [0 L
1 ~. P  v$ G; i- h( ^, M; N

! ~% w& ?- x, \) T; K1 {: S* q* o- ]9 ]5 R6 d. j: p
2 W  B) }8 K" X- Q% q9 U4 B; i
原文链接:http://www.21cbh.com/2012/nfrb_917/39295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30 20:36 , Processed in 0.10307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