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震救灾应有公民力量参与7 O# ^1 v' n4 W0 V+ M
2012-09-09 来源: 京华时报$ o& A7 {( ]5 ~$ S7 R
7 o) E9 F4 u( s
近年一些重大灾难和事件,见证了公民力量的生长。这是公民守望相助的情怀,是公民渴望参与的一种主体意识。6 S& e0 M. T# C
3 {. s+ C1 H* J: | o6 t
彝良地震带来了较大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有20余万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看到一些孩子露宿的照片,微友们很心痛。有知名博主发微博表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能让孩子们早日回到温暖的被窝。谁能告诉我现在最好、最直接、最透明的捐助渠道是什么?可以直接帮到这些孩子”。
- o/ l4 S3 s0 f' O& k' w+ @3 w- g& M+ r: I6 {! L+ J
灾害发生,社会公众感同身受,在高度关注灾情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合适有效的途径帮助灾区群众,通过直接有力的方式让灾区群众感知同胞的温暖,而不是成为旁观者干着急。
- a$ {& |' m' p! m/ y3 Z; |
( Q& D$ {- H+ w. I: b% T 目前,地震灾区的捐款渠道已经打通,这是响应公众关切的及时之举。不过,抗震救灾面前,不能只有捐款一种方式,而应顺应公众的参与热情提供多种途径。从此前情况看,在灾害面前,公众的参与往往是自发的、无序的,这种参与往往能见证爱心温情,却难以形成强大的救助力量。
, k) G( M" ?5 ?) B' s p0 O X6 X) i4 \8 r7 F
彝良地震当日,微博上传了一位母亲在广州白云机场赶回昭通灾区的照片。这位母亲在从常州到广州的火车上得知孩子遇难的消息,乘客募捐1000多元钱为她买了机票,我们为这些乘客有这样的机会直接表达爱心而感佩。一个叫“免费午餐”的社会组织正紧急驰援灾区,为的是“不让孩子餐餐吃土豆或饥饿”,而“尽快送进面食火腿等食物”。我们为这样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而欣慰。% U% G! J0 e7 n% d
0 i# A% g- L/ `) s i( @- b. R. t 想起汶川地震时,很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发进入灾区,反而由于交通工具等的缺乏,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此次彝良地震,如果公众贸然采取这种方式,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结果。但这不等于说公众只能观望等待,或只能选择捐款这一种形式。/ w; S/ H' u1 B! ?
, o9 v1 e5 x* c# y) x- Q
近年一些重大灾难和事件,见证了公民力量的生长,新近的一起是7月21日北京暴雨夜的爱心车队自发到机场接回滞留旅客。这是公民守望相助的情怀,是公民渴望参与的一种主体意识。面对彝良地震中公众的参与热情,有关方面不能慢待。应及时设立有关协调机构,接纳各方救援力量,导引他们有序实施救援,以合适的途径表达爱心。% r4 p7 v9 k5 @! G7 u/ Y9 K
7 I$ u# `, r. s! y8 A/ ^3 i: M 救援工作千头万绪,很多方面都牵扯决策者、指挥者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再忙,也不能忽视公众的力量,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统筹安排。事实上,公众的力量巨大,统筹得法,就能为救援工作提供加速度,能够弥补救援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使受灾群众更快、更好、更全面地获得妥善安置。' ? J# X- U; c* C$ ?
: E9 H$ O6 X) ?: `1 x 从参与效率看,社会组织的介入,远胜于公民个人自发的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在对本组织管理方面的灵活性、适用性也胜于政府协调机构。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彝良地震,还是其他灾害事件,都应当有更多社会组织的介入,为公众表达爱心关切提供制度性通道。这样才能和政府救援力量一起,形成强大合力。
- h1 x& ~5 t6 X' T5 |0 q- b- X6 B4 N; `. Z
(文/吴乔)" Z5 ^+ p9 q4 N
; B; {: [/ d9 N
# A, W3 F% h6 Z0 e: J0 V2 e1 |6 |$ X" H' C$ W4 O/ R
" I$ X# b' [0 p3 A1 L" K# w
8 z, y; _0 c7 s7 }
$ x% T, q+ [2 b
9 G3 ~( @! c3 G
原文链接:http://say.cqnews.net/html/2012-09/09/content_19496702.htm6 }4 i3 W" s& C1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