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21|回复: 0

[交流] 35名东莞受访者 无人能完成新二十四孝全部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上周,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这项行动标准已经公布一周了,东莞市民是如何看待的呢?执行情况如何?

  记者随机采访了35位市民,调查显示,24项标准表示“经常”做到超过十条的只有两人,94.2%的受访市民仅能做到其中的5-8条,而没有人能全部完成24条标准。

  部分市民认为,“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与时俱进,又很贴近生活。但另外的声音则是,因为生活压力较大,有些标准很难实现。

  近半数市民会常回家看看

  新标准规定的内容不仅包括常回家看看、常跟父母沟通等,更有一些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如: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等。

  调查问卷有25个问题,新二十四孝每条后有“经常、偶尔、从未有”三个选项。

  在所有新二十四孝问题中,第一个标准“经常带爱人、子女回家”选择“经常”的人最多,共有17人,占49%,选择“偶尔”的有16人,占45%,选择“从未有”的有2人,仅占5%,而在原因栏里,两位市民填写的原因一个是“未婚”,另一个则是“家在东北,一年回家一次”。

  除此以外,“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标准中,选择“经常”的市民超过半数以上。

  在此次接受调查问卷的35位市民中,共有18名女士,17名男士,记者注意到,所有女士都选择了“经常给父母打电话”,但只有3位男士选择了“经常”。

  超九成市民没有教父母学会上网

  新二十四孝第九条为“教父母学会上网”,在所有人的选项中,只有1人选择了“经常”,1人选择了“偶尔”,其余的人则全部为“从未有”。

  对此,东莞公益创投项目中专做老年人临终关怀项目的李慧君说:“这项条款要看年龄的,如果是85后、90后的父母,其实这些是可实现的,但如果父母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例如上网,他们没有办法和孩子们交流,这样会出现沟通的断层。”

  调查数据也证实了李慧君的判断,两位选择“经常”或者“偶尔”的市民年龄分别为21岁和20岁,其父母的年龄也在45岁左右,在选择“从未有”的市民中,“农村上网不便”、“年龄大,对新事物不愿接受”成为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倡导孝心也需制度护航

  对于新标准,多数受访者在肯定的同时,也晒出无奈:能做到的并不多。不少人因与父母不同城,很难经常回家、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等。

  对此,东莞市委党校王学敏教授认为,在积极倡导孝心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制度设计,对相关养老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如爱心休假,能否刚性规定员工每年享有数次带薪回家看父母的假期?

  王学敏举例说,四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即将免费通行,在体现公共道路公益性的同时,也会起到让人“常回家看望父母”的“潜功能”。期待这样的惠民规定再多一些。

  受访者说

  “无法完成24条规定,很惭愧”

  对照新二十四孝的内容,很多市民纷纷表示“很惭愧”,基本上无法完成标准中的规定。

  在万江工作的市民李先生说,“现在在外地上大学、工作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东莞,绝大多数人都是外地人,平时工作又忙,想要回去一趟是难上加难。我的同事里绝大部分都很少回家的,一年也就回去一次。”

  而对于一些在家乡工作,和父母在一起的老莞人来说,节假日同父母度过等简单的事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简单。

  家住道滘的市民梁小姐表示,自己一到周末就想睡觉,也懒得去父母那里过周末,因为平时工作实在是太累了。

  但也有市民认为,定期带父母检查身体、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等标准既温馨又具体,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父母说

  “把父母放心里就行”

  我们的父母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些标准呢?19日,记者采访了部分50岁以上的老人。

  家住东城,今年54岁的李女士说:“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是孝顺的表现,给父母每个星期打电话也是孝顺,只要把父母放在心里就行。做好自己的事,平平安安的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

  市民张先生在莞城一家公司工作,一年中只有春节期间能回东北老家呆三四天,对此,张先生的母亲刘女士说:“今年孩子结婚后要我搬过去住,我没答应,一是住不惯,二是不想给孩子添麻烦。虽然他不经常回来,但我觉得孩子很孝顺,总是给我零花钱。”刘女士并没对儿子有任何不满。

  在采访中,很多老人向记者表示,因为各种原因,对于新二十四孝的各项标准,子女们有的能做到,有的做不到,子女也不要刻意去执行标准,“只要孩子们能好好工作,平平安安的,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我们也不会强求孩子的回报。”

  新“24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观点

  PK

  新二十四孝

  正面的意义大

  东莞市文明办副主任梁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二十四孝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目前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养老也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的问题,要求子女尽孝是应该的,子女尽孝也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有些条款操作性不是很强,但新二十四孝的出台,还是正面的意义大,至少能提醒一下子女经常给父母打打电话,这也是对老人的一个安慰。

  网友“天空很蓝”认为,与传统的“二十四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24孝”更加简洁易懂,如“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等旨在关注父母物质生活,而“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则是规劝为人子女者要多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新“24孝”更包含着鲜活的时代元素,比如“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同时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标准,既时尚又充满人文关怀。

  “孝行标准

  没必要太具体”

  东莞市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李玉珍觉得新“24孝”的标准有些不是很符合实际。

  “南方、北方的老年人喜好肯定是不同的,各地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尽自己所能满足老人的要求就是孝”,李玉珍认为,孝行的标准其实不用说得太具体,“重要的不在于儿女能做到多少条,而在于老人需要儿女做到哪些。”

  一些网友认为,将如何尽孝固定下来的做法比较危险,定了这24条,客观上可能会排除其他孝行的存在。


本文来源:http://roll.sohu.com/20120823/n351296083.shtml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24 00:11 , Processed in 0.041710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