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精神分析小组
# b6 c+ Z( v( Z$ _; B代表人物简介:- r+ V( L7 l$ F0 T* ?
精神分析治疗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尝试过将精神分析运用在小组中。沃尔夫(Wolf),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家,被认为是第一个将精神分析原理和技术用于小组治疗的人。他于1938年开始,将那些需要治疗但又不能承受强烈个别治疗的病人放到小组中去,但他强调他并非在治疗一个小组,而是着眼于小组中相互交往的每个人。$ a6 X8 }5 i9 B5 r$ x( Q
代表作:$ T, @4 s* _# S) W6 V
Wolf, A. 1963. Psychoanalysis of Groups. In M. Rosenbaum & M. Berger(eds) Groups Psychotherapy and Group Fun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 x6 i: r' U, ?5 V0 C" z理论简介:
1 w! B. E7 Y8 w7 @: E精神分析小组的目标在于重建个人的性格和人格系统,这一目标通过使潜意识的冲突进入意识层次,并对其进行检验而达到的。心理分析小组本身已一种象征的方式在再现个人的原生家庭,以便使每一个成员的历史在小组面前重演。同时,小组通过对原生家庭的再创造,帮助成员解决家庭给他们造成的问题,通过成员于小组带领者的关系,了解成员与家庭中重要人物的关系动力。治疗过程在于再创造、分析、讨论、解释过去经验和解释潜意识层次上发生的防卫和抗拒,解决成员在儿童期产生的功能失调的模式,并在新领悟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决策。4 @/ c5 P/ G# R. j
2 阿德勒式小组5 H6 h- Y- U9 Y$ U
代表人物简介:
. p8 \2 g% e3 i4 T) }, P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又长达9年的合作,但阿德勒不接受弗洛伊德的关于性与生物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基本问题与这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个人为之所作的努力有关。他把人的社会性区域人格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阿德勒式的小组工作个训练技术,可用于幼儿、儿童、青少年、大学生,以及成年人(Dinkmeyer and Sperry,1987)。
8 {( @ e0 l' g/ a' ?0 _( z理论简介:) b; M' Y' Y M; U4 h5 K& ^ e
此理论认为人主要是有社会因素(如个人的目标)所驱动的,而非生物性的因素(如性驱力)。人们努力的追求优越,一种认同和归属感,而这一追求与我们克服和弥补幼年时期由于弱小和不得不依赖城人创造的自卑有关。个体是独特的,但又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人际因素与个体内在的因素对人有同样重要的影响意义。此派理论还提出了人的社会兴趣的观点,相信人们的快乐和成功大多与其社会性连接有关。人在社会中圣训,需要感到对别人有用,并在社会中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否则,会产生疏离、孤独感。阿德勒用目的论的解释替代了决定论的解释,忍受对未来的预期、目标所推动,决定我们的不仅仅是过去经验,而且包括现在的情形和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强调自我和意识是人格的核心,人们在实现那些对我们有意义的目标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心理和行为的问题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追求目标、以及不健全的社会兴趣造成的。阿德勒派主张案主并没有生病,只是灰心丧气,不能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人物,因此,他们强调其治疗是一种教育和激励模式。
\; {6 b7 N9 g* _0 m) C3 心理剧( E% Y+ E# F5 j$ \" s
代表人物简介: {, w2 U" Y5 a) z& K
心理剧是由莫雷诺创立、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小组治疗方法。莫雷诺强调仅仅在口头上谈论还不够,他深信表演出自己的问题,把过去或预见的时间带到现实中来,表演出自己的矛盾冲突更具有治疗的价值。
, s! \' P; |$ K! O! w6 B8 ^理论简介:* }) J6 ?, j9 c0 j+ F
该治疗方法是由小组领导者引导小组成员以戏剧化角色表演出来,在其中经历过去、当前或预期的情形,就好像生活是戏剧情景一样。目的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人们以一种自发的、戏剧化的方式表达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深的自我理解和情绪宣泄,接受有关这些角色的回馈。为早期的情景带来新、不同的了结,学习对同一时间的不同处理方式,培养新的行为技巧,解决那些个人内心悬而未决的的问题。心理剧的构成包括导演、主角、配角、观众等,前后经历暖肾、表演、讨论和分享等几个阶段,是一种基本和典型的小组治疗模式。
/ \1 O, ?$ g, ?3 [. S' s4 行为治疗小组" H }% ]# [( L. \8 ~
代表人物简介:
/ z$ y% v4 T4 p- C) f" ? U5 a行为治疗是指以各学习理论流派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多样化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行为治疗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普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桑代克等。7 z0 X+ U0 ^) e: B: S
理论简介:, E' F) i( d; [
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是:所有的问题行为,非理性的认知方法、情绪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它们可以经由新的学习历程而得以矫正,从而发展出一套控制自己的人生、有效处理当前和未来问题的方法。行为治疗是以科学的方法原理和治疗程序为基础的,从实验室研究得出的学习原理被系统地运用到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它的突出特点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详细的目标、具体的说明,及时的测量和记录,评价和治疗是同时进行的。由于小组的结果可以被客观地评量,小组治疗过程中的技术也可以不断改善。常见的行为治疗小组包括:社会技能训练小组、肯定训练小组、压力管理小组、自我指导行为改变小组和拉扎勒斯的多重模式治疗小组。
! S& y$ c' _# n# {6 P, s" [5 完型治疗小组
$ a/ M6 X+ P( g( F" W/ H+ f/ z代表人物简介:完型治疗是由泊斯(Perls)开创的。泊斯在治疗中希望“使病人不再依赖别人,而是发现、发展和肯定自己的潜质,明白可以自主,可以采取主动,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拥有更丰盛和更全面的生活”(Perls,1969) # y1 X, S( m1 K2 \5 d9 w# T& C+ [$ f
代表作:, m/ _5 o" R5 b% y
Perls, F. 1969. Gestalt Therapy Verbatim. New York: Bantam2 F3 }( C: D. w
理论简介:1 \0 R6 B J' g& n5 h
此理论的前提时,个体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道路,并接受个人的责任。完型疗法有很多重要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激励案主从“环境支持”转为“自我支持”;另外一个基本目的是获得自我的觉察,觉察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而且正是由于觉察,使得案主能认识并且重新整合自己,尤其是曾经被他们否定的那些部分,从而成为统一而完整的人。主要概念包括“此时此地”、“觉察与责任”、“为解决问题和回避”、“神经症层次和防卫机制”。完型小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利用现实的小组经验、小组的觉察过程和小组参与者之间的积极互动,鼓励成员随时随地地觉察他们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角色。
% ]+ B- d2 D( m5 t# y; I( p4 \6 交流分析小组0 J% J# u5 m9 ^0 |1 X8 v( o! @( \
代表人物简介:
- y0 |7 T! t1 [8 e交流分析最初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伯恩(Berne)1959年提出来的,也被称作TA(Transactional Analysis),伯恩认为:“社会交往就是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两三个或更多的人互相碰在一起的时候,迟早某人要说话,或者向其他人致意,这就叫做相互作用刺激。另外的人会说一些或做一些与这种刺激有某种联系的事情,这就叫做相互作用反应。 ”. B- w; t& t& J! I# F3 l
理论简介:8 z1 F- ~7 z& P- b% A
交流分析是一种互动式的治疗方法。它的基本假设是:我们基于过去的经验来做出现实的决定。但其实过去的经验知识过去某一时刻石和我们的生存需要,对现在可能已不再有效。因此,这一理论强调个人如何增强觉察能力,能够做出新的抉择,并因此改变他们的生活进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TA小组成员学习如何从功能上识别自我状态,即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他们还学习和了解现在的行为如何受到他们在儿童时所接受和形成的规定和原则的影响,以及了解和确认他们的“生活脚本”。交流分析小组凭借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可以帮助成员改变那些妨碍他们正常生活功能的部分,认识到自己现在可以重新决定,并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导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