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20 11:13 编辑
大洋网讯(通讯员:岳 嘉 马发腾 易清瑶) 今年是“学雷锋”50周年,“如何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志愿服务与学雷锋之间有什么关系”成为羊城志愿服务专家们昨日热议的几个话题……昨日(2月28日)下午,“弘扬雷锋精神 践行志愿服务”、“文明广州与志愿服务”广州志愿服务行动日工作研讨会暨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志愿者丛书发布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举办。市文明办、团市委、中山大学及广州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出席了论坛并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丛书剪彩,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广州市越秀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荔湾区原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分别签订了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书。 当日,100多位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研究专家、NGO组织管理骨干齐聚中山大学,总结亚运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经验,探讨志愿服务与“学雷锋”之间的关系,具体探索志愿服务如何在与社会工作有机结合,在中实现常态化、专业化和事业化发展。 “西关小屋”每天开放将让“雷锋叔叔”落户广州 来自中山大学、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州志愿者学院等从事社会工作、志愿者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麦田计划、家工作营、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等志愿服务组织的资深志愿者骨干相聚一堂,围绕“志愿服务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与社会创新”、“志愿服务与‘学雷锋’之间的关系”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政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巍青认为,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是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国家与市场之外,需要加入第三种力量,即公民志愿行动与志愿结社的力量,通过这种非市场、非政府方式找到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新路径。”他指出,“志愿行动是一种社会探索,志愿者要成为社会创新者,社会创新是志愿行动的发展方向”。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研究专家、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工系教授谭建光指出,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也是广州诞生中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25周年。“雷锋精神是一个平凡人立足平凡岗位铸就的崇高精神财富,其中就包含‘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可见,志愿者‘助人自助’的精神与‘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广州志愿服务行动日”,就是在传承雷锋精神的基础上,促进志愿服务成为新时期“学雷锋”的常态化实践和市民的时尚生活方式,“过去之所以产生所谓‘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主要是没有形成‘学雷锋’的长效机制,而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更进一步拓宽了‘学雷锋’的常态化实践阵地。从3月5号开始,广大市民和志愿者每天都可以到全市的‘西关小屋’参与志愿服务、奉献他们的爱心。他们不就是新时期的‘雷锋叔叔’吗?户口问题不也相应得到解决了吗?” 谭建光非常赞同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8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关于“广州要进一步加强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意见,“我们可以尝试建设一些‘社工与志愿者合作孵化基地’,通过社工机构的督导,孵化、培育一批社会志愿服务自组织,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此外,广州志愿者学院负责人、广州市团校副校长、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涂敏霞表示,当前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面临着对政府依赖性较强、专业管理技能欠缺、专业化培训不足等发展困境,因此,加强广州志愿组织能力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她指出,志愿者组织能力建设主要从提高志愿者管理骨干的领导能力入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执行能力等,并从完善志愿者岗位能力培训体系、志愿服务项目评估与督导、鼓励志愿者主动参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孵化培育一批能够自我管理、自主运行的社会志愿服务自组织。 “社工+志愿者”模式升级:志愿组织与社工机构“联姻” 研讨会现场,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分别与广州市越秀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荔湾区原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署《促进社工与志愿者合作 推动广州社会管理创新》协议书,就未来三年服务人才、阵地、信息、资源等平台共享达成了战略合作共识,将传统单一的“社工+志愿者”零散合作模式,升级为“社会工作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的强强联合模式,并且形成富有影响力的服务联盟,在广州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谭建光教授同时是原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董事长。他表示:“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全市最大的志愿服务组织之一,下属23个志愿服务团队发展具有活力,志愿者人数众多,参与社会帮扶、社会服务的经验丰富。原点社工服务中心与其合作能极大地弥补社工机构在个案服务上的人力缺口;另一方面,原点社工服务中心由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工系联合知名专家学者发起成立,具有丰富的专家资源和社工力量,能够为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各志愿服务团队提供专业督导、培训,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从而更好地发挥社工督导及智力支撑的作用。”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一次性与两大社会工作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其合作的领域各有侧重。据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王晓杰介绍,这两个社会工作机构能带给志愿服务组织不一样的资源和平台。她指出,启智社工中心是由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属启智服务总队发展而来、最终脱胎独立的社会工作机构,对志愿服务组织从成立、发展到成熟的整个培育流程较为熟悉。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启智社工中心的合作,重点在于利用启智社工培育孵化社会自组织的专长,来反哺志愿服务组织,推动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培育一批成熟的社会组织;而原点社工中心则有着庞大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工作人才库,通过外脑资源及专家力量,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前瞻性的专业支撑。“我们协会这次通过与两个社工中心合作探路,将来要与更多的广州各类社工服务中心签约合作,还要积极与香港、澳门、深圳等地的社工机构签约合作,争取成为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服务的示范城市”。 据现场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研究专家透露,“社工+志愿者”模式近两年广泛在志愿服务团体中试验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通过社工的专业督导,各志愿服务团体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形成了较好的项目执行督导机制,突破了以往志愿者流动性、活动随意性较大的发展瓶颈,个别志愿服务组织逐步孵化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据了解,目前国家民政部所属的中国社工协会社工师委员会与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合作建立基地,国家教育部资助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建设等,都是看中该系及原点社会工作中心与广州志愿者的合作卓有成效、富有建树,希望能够为全国带来示范和参考。 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丛书成高校社工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当日,研讨会现场还举行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丛书发布仪式。该丛书共有19册,分为理论研究、工作文献、案例故事共三类,目前已出版《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文化导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文明广州: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研究》、《当好亚运东道主、志愿创造新生活》、《一起来、更精彩——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工作纪实》、《大拇指行动,文明新广州》、《亚运志愿全媒体》、《亚运小记者,志愿新体验》等8册,其余各册都将于今年上半年出版发行。 记者了解到,系列丛书突破纯理论研究,注重实战指导。其中,拟于今年上半年出版的《社工与志愿者合作实务》、《志愿服务知识与技巧》、《志愿组织管理》等各册,不仅为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大型赛事组织管理的实操经验,而且结合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大型赛事组织中总结提炼出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为后亚运时期“社工+志愿者”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据悉,该套丛书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市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广东省社会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骨干共同组成调研编写团队。调研编写团队全程跟进亚运志愿服务筹备及赛时运行,翔实记录和分析赛事志愿服务经验,着重探讨后亚运时代志愿服务在加快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改革创新中的社会化、专业化、效益化、常态化发展机制。目前,该套丛书已经被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列为社工系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后期还将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各高校开展丛书推广系列活动,让各社工专业学生熟悉掌握大型赛事组织实施方式。 链接1: 启智社工:源于志愿服务,反哺志愿服务 广州市越秀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前身是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属的启智服务总队。在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专家督导,以项目化运作来凝聚志愿者后,启智服务总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有着3万名注册志愿者,涵盖服务弱能人士的七彩虹欢乐营、服务外来工子弟的快乐童行、服务视障人士的携手出行等35个常规服务项目,每周提供800多个志愿者服务岗位的大型志愿服务团体。 在“社工+志愿者”模式的探索中,启智服务总队优化的不仅是服务项目,还有服务团队的架构,通过引入一批具有社会工作理论和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团队的骨干,按项目对庞大的、松散型的志愿者队伍进行层级管理,按层级建立类型培训、星级激励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形成稳定的服务团队和常态的服务项目,从而实现了从志愿服务团体向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华丽升级。今后,启智社工将以独立法人组织的身份,全面加强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广州社区服务和管理改革中。 链接2: 原点社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社会工作枢纽型机构 广州市荔湾区原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今年1月份正式登记成立,虽是社工机构的初哥,却有着许多社工机构不具备的服务能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凝聚输送。作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社会工作枢纽型机构,原点将社会工作方法从理论延伸至实践,与中山大学、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等高校社会工作系建立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培训基地,实现社会工作新生力量与社会服务实践的无缝对接。 原点社工之所以能具备社会工作人才培育的功能,还有赖于背后专业机构和行业队伍的支撑。作为中心董事长兼创始人之一的谭建光教授,在广东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员、中国社工协会志愿者委员会研究中心等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机构组织课题研究,有着深厚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理论水平。谭建光表示,将以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为平台,凝聚省内外热心学者、专家、社工及志愿者共同探索社工与志愿者合作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