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54|回复: 0

[人物] 社工刘英的期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顾珊珊 文/摄
/ A5 g2 V# K7 d- Z  d5 {  去年圣诞节,市儿童福利院嫁出了第一个“女儿”,从某种意义上说,刘英是这件喜事的“策划人”。+ y% P/ o( F% F$ ]! ]
  38岁的市儿童福利院社工服务站站长刘英喜欢自己的工作。尤其是2008年获得社工资格证书之后,刘英说,自己的价值坐标似乎突然之间清晰了。8 P5 b2 d, I7 D* U
  刘英1999年调入市儿童福利院,这样的调动最初伴随着些许的不情愿,年轻的刘英还没有准备好去照顾那些特别的孩子。然而,当习惯了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温暖,刘英开始喜欢这里,喜欢帮助这里的孩子。
6 e4 y+ ^. p- S: h% H$ f  2008年,刘英通过社工考试,获得了助理社工师资质。对她而言,这是一个鲜明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刘英工作的重心不再仅仅局限于“帮助他们”,而在于“帮助他们自立”。- s9 z8 {9 p' J% H. x* [
  “这对我来说,仅仅是工作内涵的差别,但对这些孩子来说,则可能是整个人生的改观。”刘英这样说道。
; u& d. {- |8 U         助人的专业与非专业区别
4 d8 v2 y+ J) j+ B' F  刘英第一次接触社工是在2004年的香港培训中,这次短暂接触却令她印象深刻。“接待、讲解、外宣、图册制作等等都有社工参与策划和执行,社工似乎贯穿了香港社会的各个领域,当时我就想,社工怎么会那么全能呢?”刘英在2008年的社工考试和实践培训中找到了答案:“原来社工是一个专业化、系统化的职业。”正视自己过去的工作,刘英开始觉得即便是帮助他人或者是献爱心也有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4 ^5 D+ u; Q1 y* E
  刘英目前的角色偏向于行政社工,她的案头逐渐多了很多厚厚的项目方案计划表。刘英把社工角色定位为保护者、使能者、教育者以及资源争取。儿童福利院一直以来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来献爱心的人很多,但因为捐赠方式的不科学,使许多资源过剩或者浪费了,有社工负责捐献工作后,这种情况大为改观了。
5 ]* n$ [+ S- y  f" m" v  “我会提前询问捐赠者的捐赠计划,告诉对方我们的捐赠需求,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刘英说,“一到3月一窝蜂来献爱心的现象也在改变。”
" @8 f& D" \% c+ Q  F6 B  今年7月,市儿童福利院组织成立了“飞翔志愿者”义工队伍,每周末定期为福利院提供义工服务。刘英就负责审核义工服务申请,“我们会跟义工确定服务范围、对象或者预约时间,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有序多了。而孩子们常年都可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6 @% X% A$ i$ J- d- l  `' G      “类家庭计划”牵了一段红线
& c" K9 i( W  q' N, ]$ ~% p  e& d  成为一名助理社工师,刘英策划并全程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类家庭”计划。2010年的圣诞节,市儿童福利院内迎来了一场最为温暖的婚礼,孤儿张丽萍也成为第一个从这里出嫁的女孩。张丽萍就是“类家庭”计划的服务对象之一。  m2 q* i) w( \
  儿童福利院内长大的孩子刚刚走入社会时往往都会表现出适应能力差,不会自己购物,不会自己买药,无法真正独立生活。“类家庭计划”就是让这些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前,安排他们住进社区,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一直在福利院生活的孩子对机构的依赖性很大,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切断这种惯性依赖。”刘英说。
* E2 _  n3 y# ]! S2 W  如果没有“类家庭”计划,如果不住进社区,如果没有亲眼看到许多幸福的家庭,张丽萍可能不会那么渴望家庭。“刚刚参与计划时,她的心理年龄很小,总觉得自己还没长大,根本不会去考虑感情的事。”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渴望,相亲才变得顺理成章。而加速这份感情的则是一个修冰箱的故事。“家里的冰箱坏了,她想起来相亲对象正好会修冰箱,于是小伙子就上门来了,这是他们俩感情的转折点。”刘英津津乐道两人的恋爱史,“如果不住进社区,修冰箱的故事根本就不会发生了。”
2 B# g+ X- {* R. j9 \3 n  “类家庭”计划的成功让刘英收获了非常大的成就感。如今,她又积极投身下一个项目——郁金香之家,“不仅仅是院内收养的孩子,我希望通过这个计划为所有的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支持性服务。”: B) F4 S! Y3 H) z$ Q$ K

) S+ Y% j/ a" `: N  现在的价值体现和对未来的期待
; {* d9 q) l( ~( Y  作为一名正式社工,刘英首先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是对我职业价值的一种认可。”过去每天机械的重复工作开始多了创造性,这又让刘英充满了动力,她的脸上写满乐观与积极,笑容也愈发年轻和灿烂。
* @+ [1 N) g8 K# ^* X  现在的刘英正在忙着儿童福利服务中心社工介入工作的事,这意味着在未来,儿童福利院服务的范围要扩大——服务一切困难儿童。这样浩大的工程需要儿童福利院完善自己的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当然也需要专业的社工。% K8 W% H+ Z( i  z" y+ M
  在这个过程中,刘英希望自己能真正成为一个社工督导,给一线社工提供情绪支持和专业指导。刘英策划组织过“我是小强人”——增能小组活动、“当我们在一起”治疗小组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刘英事实上就是担任了督导的角色,并接触了许多实习社工,“年轻社工的理论性很强,但是对实际操作却不了解。而我恰恰相反,我有实践的基础,但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1 y4 \- w# v5 _, [1 J
  10月,十八部委发布了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将社会工作者划入专业人才行列,享受相关的福利和待遇。这更让刘英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她和许多希望成为社工的年轻人一样,正在等待社工成为最为温暖最有朝气的职业。! D" N7 h' t) P- D) r2 u

1 Q  H3 i) `4 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6-2 12:14 , Processed in 0.386935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