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故事 24岁的姚晓钿是深圳铭晨社工服务社的一名社工,略带稚嫩的脸庞让人觉得她还是个大学生,然而她已经在社工岗位上工作了3年。
, s8 A4 f! X( I 3年中,深圳社工从几百人增加到现在的1500多人,周围的同事中多了不少新面孔,也少了很多旧面孔,一切都在变化,包括小姚对于社工这份工作最初的憧憬。, U$ d1 F0 t5 c# h9 w. ?1 Q
不变的是小姚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她说,除非迫不得已,她会继续坚持做社工,她相信深圳的社工队伍终有一天会像香港那样壮大,有更大的舞台。7 P. B: l: _8 L3 J
“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 z* K8 e* f, u% v
由于高中时期对心理学的朦胧的喜爱,小姚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填写了很多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她后来就读的社会工作专业就是其中的一个。. R, v' N% i. i7 _4 n. l1 x
毕业后,她们班30多个同学当中,只有2个人从事了社工这个职业。大学一直在做兼职的小姚本来有机会留在一家企业,不过她最后还是选择了社工这份工作。2009年2月,带着对这份职业的美好憧憬来到深圳。
, R/ _- k" F$ A- V- n 转正后的小姚第一个月拿到了3000元左右的工资,这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女孩子来说,算是不错的待遇,尤其和她的同学们比起来,觉得很满意。) W) r5 y( O4 d% T( t
小姚一直在铭晨社工服务社驻宝安区法院青少年犯罪社工帮教站工作,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司法帮教,为在宝安法院判处缓刑的非深户籍未成年人做帮教工作,这也是她们帮教站的主要工作。' t9 T9 M* m9 c
小姚所在的深圳市铭晨社工服务社有60多个社工,服务对象包括老人、青少年、妇女儿童、企业等。去年,她和同事还参加了深圳市民政局组织的“富士康员工关爱行动”,其中另外4人直到今年9月份项目合同期满之后才搬出富士康。
9 u+ w3 a1 O3 v9 w5 S! E 3年来,小姚做过的帮教辅导个案有100多个,其中深度辅导(访谈四次以上的)将近一半。做这份工作,最让她开心的就是看到那些帮教的未成年孩子一步一步走出心理阴影,正常生活。这时,小姚和她的同事们会觉得做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 o; H- z# p3 D7 M
期盼完善透明的晋升机制
3 c- ^7 O" u+ p h& ? 每一份职业都有最初的美好和美好被打破之后的失落。工作时间久了,小姚发现,深圳的社工仍然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职业前景和个人发展上面,满足不了“老”社工们的需求。
# d G- C6 n' d$ D Z- M; @ 她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工作3年了,但仍然是一名一线社工,干着与新同事一样的工作。不仅自己,社工中的很多老员工觉得,自己的经验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_' \0 _4 G( v1 J8 o L( K
而待遇也成为目前社工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作3年的小姚现在的工资比刚毕业时只增加了几百元,而这是深圳两次提高社工基本待遇的结果,并非因为个人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增加而提高。
$ i, u' C+ v7 l 在深圳社工中,新老社工的待遇差别也就一两百元,这让很多老社工们心理不平衡。而且每年3月到5月都会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常常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深圳的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这样的收入满足不了生活需要,不少人只好转行寻求其他发展机会。小姚坚持做完富士康项目的最后四个同事中,两个在项目结束后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K# p7 g# s, o
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的詹满祥作为深圳社工督导,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阐述,他认为,对于一些入行有一些时日的社工,他们会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会思考未来的工作发展,一个公平、完善和透明的晋升机制,才能进一步激发社工们的职业热情和创造力。; n# N" C. k4 o: c7 i3 J0 _: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