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清流资讯 于 2011-12-2 18:04 编辑 0 a) B. X( h) W$ c
) c" I' Z$ E1 a4 d+ u4 T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舜 最近,李女士因为女儿的事心烦——女儿每天放学回来显得无精打采,成绩下降了,还说不想上学了。“后来我才知道,她不想上学是由于不知道怎么跟同学相处。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才初中的年纪,就因为人际问题受到这么大的影响。她的成绩一直都挺好的,我怎样才能让她安下心来学习呢?”李女士难掩内心的焦虑。
1 z1 I/ N* ~! t 记者从多个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青少年人际关系是造成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 p7 i1 Y' I5 U- i 康宁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医师周云飞博士对此表示了明确的观点,他表示个体在四岁以后慢慢从家庭步入社会,其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所谓的“社会化”,即开始与家庭以外的同学、朋友有来往关系。青少年阶段,开始与父母逐渐疏远、保持距离,变得与朋友更密切,朋友成为了该时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学会社会化的经验与技巧成为了成年后与人来往结交的基础。若错过了这个阶段的适应,以后这种学习就相对不易,容易发生社会化困难的问题。
; H/ K8 S6 M* \# O% k$ ^9 ? 记着了解到,青少年人际关系的主要问题可归为三类:屈从型、对抗型和回避型。对于不同类型的个案,有不同的表现及有针对性的应对方式。
* {+ E" J0 x5 E4 u 【屈从型】; H- L2 w$ S$ m
孩子对母亲过分依赖最易出现“分离性焦虑”,孩子会采用刻意讨好方式来避免分离。
3 S8 ]8 y! ?8 B% a: R* c* D 案例一:小芳读初二,从东北老家转学到深圳已近一个学期。刚到深圳时,她尽量想和同学搞好关系,经常主动对同学好,有好吃的东西就分给大家。“寝室的同学每次提出让我帮忙搞卫生,尽管我不情愿,但我都会照做,然而我请她们帮忙的时候,她们就不乐意了。我越是对同学好,她们往往越快离开我,我感到很生气。学校没人跟我玩,我和他们也没话说,上学没意思,我想休学。”小芳说。
8 i5 `) o, d& u 为了核实情况,专家曾向小芳的同学了解。有同学反映小芳心眼小,大家围着她转的时候她就特别高兴,但如果没一直跟她说话,她就认为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有时明明想说些什么,又会觉得害怕说错而不敢说出来。
- X0 D: N2 X4 i5 T- C6 p9 ?9 G 小芳父亲透露,她出生后一直由妈妈带,从未离开过妈妈,后来妈妈更是辞职在家照看小芳。小时候小芳总是哭着不肯上幼儿园。此外,妈妈也很少带小芳到楼下和小朋友玩。
( n. E4 y6 J7 C7 W" ] 专家分析:该个案中,小芳不知如何跟同辈同学或朋友来往,缘于童年期就缺乏适当的早期社会化经验,到了进入学校需要社会化的适应阶段时,就发生跟同学朋友不知如何相处的问题。
$ V- P- X: D; X. D 孩子对母亲过分的依赖最易出现“分离性焦虑”,为了回避因分离带来的痛苦,小芳就无意识地采取刻意讨好的方式来避免分离,表面是对同学好,其实是要求同学以同样的方式回报自己,这就成为了一种变相的控制和支配了,故而给同学带来压力,反而影响了和同学的交往。有些青少年的早恋部分原因是寻找对家庭情感依赖的替代。深圳的离婚率相对较高,而单亲家庭由于单向的亲子关系和父母常因自己离婚而对子女的内疚,对子女更易过分保护而形成依赖。
. |) l* s6 a: t 如何应对:周云飞表示,人的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长高长大,二是情感由依赖变为独立。情感独立性的培养首先要面对分离,而不是回避。小芳可以慢慢去体验,其实就算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一般,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影响和不利,她就会逐渐变得独立,形成自我,不会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她会自如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不太害怕别人拒绝自己。另一方面,她也会较容易地拒绝别人的要求。“和同学搞不好关系时,同学未必痛苦,只是自己内心受不了同学对自己不好。一个情感独立的人不会太在意别人对自己不好的。”周云飞称。" T8 V9 q, A w8 m# i: X" Z
【回避型】
" y/ ~( q5 g1 i9 U 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易导致孩子内心产生自卑,从而采取回避方式应对挫折和失败。
/ p( _0 r3 [8 J7 u% v& X* I2 E 案例二:找专家求助时,小威是我市某重点中学实验班的高三毕业生,成绩一直很优秀,很多家长都十分羡慕他的父母,感慨要是自己也有这么一个省心的儿子该多好。然而,小威却不这样认为,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同学聪明,常担心考试和比赛不如别人,在考前极度焦虑。他缺乏自信心,怕别人看不起他、不喜欢他。有时还觉得有些同学在背后说他没能力等。小威的内心感到孤单,渴望能多交点朋友。今年高考前一个月,他向父母提出“与同学关系不好,不想上学,不想高考了”。小威的父母被儿子吓了一跳,诧异道:“你说成绩不好不想高考就算了,问题他那么优秀,怎么就因为这个原因放弃高考呢?”$ b) U- Y, e+ i+ ]
专家分析:专家后来了解到,小威从小就受到了父母严格地教育,他们表扬少批评多,担心表扬会令儿子骄傲自满。其实,个体的自信与自卑取决于自我理想与现状的差距大小,落差越大越自卑。这种自我理想与小时候父母等重要家人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有关,个人体会将父母对自我的要求或评价内化成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自我要求越高,越不易达到目标,越易产生自卑感,而越自卑,越不易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故有些采取回避的应付方式,该个案中小威采取不和同学来往来回避内心的自卑感,这种回避影响了他的交往和学习。
1 R2 u# d5 w: @7 B+ F) F) n3 W 如何应对:周云飞认为,首先要让小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让他看到并允许生活中有失败和不如意。只有接受这些,才更有利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提高自信。第二步,帮助小威找出提高学习的有效方法,避免产生无助感。第三步,帮助小威认识到影响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习差距不仅与智力、努力等内在因素有关,还受诸多外在因素影响,不能一味地归因于“自己笨”。最后,鼓励小威去面对并试着和同学交往,让其体验到同学对自己实际的态度和看法不同于自己的猜想,以强化人际交往的动机,变被动为主动。
% |% ]. T( B1 ?# [& H 【对抗型】. j: d* C/ S/ j) l4 }7 s! E
童年时期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会将对父母压抑的愤怒投射到别人身上,导致双方敌意的恶性循环——3 s& @8 ?0 L4 J5 p
案例三:小郑是高一的学生,经常和同学争吵、动手。在同学心目中,小郑是斤斤计较的人,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跟人发生争执,还动手打人。据老师和同学反映,小郑习惯把别人往坏处想,例如同学在讨论有人喜欢“装酷”的时候,小郑认为那是在影射自己;同学看着他的时候,他又觉得同学在蔑视他;同学开玩笑碰了一下他,他觉得对方故意欺负自己,就动手打人家,引起同学和朋友的反感。小郑本人则认为同学朋友对自己不友好,常常故意欺负和为难自己。
6 n, V/ u$ k8 }- _ 一番了解下,原来童年期的小郑经常被父亲打骂,母亲也时常表现得不耐烦。小郑感觉母亲不怎么喜欢自己。“作业稍没做好,妈妈就会大声训斥,从小就感觉她态度生硬,我感到和她比较生疏。”小郑说。年纪稍长,他便不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回家后一般躲在房间里,很少与父母交流。其父母间的关系也很紧张,常相互指责。1 J3 R$ z+ {- G! N/ X
专家分析: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夫妻关系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发展均有影响。孩子会无意识模仿父母,并产生一种“认同”,包括敌意和动手打人。这类孩子通常比较敏感,认为别人对他总有所企图,无意识地将童年期对父母的压抑的愤怒投射到别人身上,而反过来导致别人对自己的反感和敌意,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进一步强化自身对别人的敌意,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个体通常保持戒心而无法和朋友融洽往来。在深圳打工族多将子女放在内地生活成为留守儿童,这些情况较易导致子女的不满及埋怨。
/ j' [1 O' a4 z9 v. O/ z* Y 如何应对:在该个案中,专家采用了“空椅技术”:让小郑面对一张空椅子,想象父亲或母亲坐在这张椅子上,自己进行情感上的宣泄;接着,换他坐到这张椅子上,想象自己是父亲或母亲,以此去体验父母的内心感受,从而达到换位思考的目的。
: G; U; ^# B' F2 F2 ]4 @5 r 接着,专家让小郑尝试降低自己的要求,让他明白,使自己心理状况受影响的决定因素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有时并非就是客观情况。例如有些孩子的父母已经对孩子百般呵护,但孩子本人仍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反而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好。" c9 R: K1 _* k9 c
第三步,内省治疗。让小郑思考“父母付出了多少”、“自己向父母回报了多少”、“自己给父母带来了什么麻烦”等,让内心埋怨愤怒渐渐消失,使感恩之心涌上心头。2 P; F8 T' n! t' h% C
, C5 J- m/ M: v t: ^- N
s- X' r ]4 E+ E' ` Y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