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672|回复: 0

[分享] 把握新时期妇女工作的着力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2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网
5 ^% P( Z' w$ @  H8 F
3 e* ~% t  I$ }$ v+ g- k  关 夏
4 M8 C" V" S5 u0 f( T4 d/ m5 I
! H" A! I8 _! P8 _8 X# Z/ K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妇女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动态化、复杂化,妇女工作面临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寻求新突破,是当前妇联组织更好地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自身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的客观要求。
6 x' J6 Z, D" |: S: N8 u6 `+ p
2 C, P4 F/ W; \0 S- ~  确立妇女工作新理念
, ?# A$ ]0 n9 r; a6 W
* U$ B' P1 L7 u2 O% Y  在妇女工作的目标上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妇女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促进城乡妇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首要任务;强化社会性别平等纳入决策主流的意识,以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抓手,推进性别平等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规划中,加快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w8 j3 U3 i/ d$ d* ?8 `$ p

( ?- K. _( `* e3 B9 |0 C  在妇女工作的重点中体现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理念。服务妇女需求,促进两性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是检验妇女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妇女工作要把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妇女工作之“本”,切实维护妇女应该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使妇女特别是弱势妇女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平等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
) O3 l  ?0 u2 o: L  E( o" S; Z* F
# ]& U0 z" q' [6 K) {  在妇女工作的方式方法转型中体现社会工作的理念。十七大赋予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新职责。这就要求妇女工作必须以社会工作的理念加快自身方式方法的转型,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在社会大系统、大环境中充分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妇联协调、各方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坚持工作对象面向社会,工作力量聚合于社会,工作手段借助于社会,工作资源整合于社会,工作成果评价于社会。  e0 G7 G8 X: N7 p: z6 s
) Q" {+ e! i4 u* C! m+ M' v
  开拓妇女工作新思路0 a- Y' i* U! O& @- w4 z2 X

0 v/ w7 X9 r& t& F& B; P4 N9 ]; {3 J  着力推进“六个转变”。工作重点由服务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为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内容由组织妇女参与建设为主转变为推进妇女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工作方式由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开展活动与为妇女儿童多办实事并举;组织建设由纵向为主转变为构建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工作方法由突出几个重点群体为主转变为统筹兼顾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层面妇女的利益和共同发展;工作作风由组织具体的活动和召开会议部署为主转变为加强调查研究,加大服务力度,推动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6 }" J% @/ L' d7 z' N* u( f) o8 I! x) A1 l
  努力实现“三个突破”。在工作格局上,突破工作内循环的定格,创新有利于妇女事业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不断延伸妇女工作“手臂”,切实将妇联的工作意图变为各行业妇女的行动坐标。在活动内容上,突破“就妇女谈妇女,就妇女工作谈妇女工作”的基调,充分发挥各级妇女工作网络的优势,自觉寻找妇女工作与全面工作的结合点,将妇女特点与行业特点有机结合,把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有机整合。在操作设置上,努力建立运转有序、良性循环的工作载体,通过妇联组织的先导作用、鼓励作用和服务作用,推进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营造各界妇女共建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 n# J* ?; j& B  A
/ E" g# A. h& \0 |; b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城”与“乡”的关系。构筑城乡共建、企业文化与农耕文化相得益彰的妇女发展格局,深入开展城乡联动、行业联动、区域联动的各种活动,促进城乡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处理好“老”与“新”的关系。围绕经济建设所提出的“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目标要求,立足重民生所提出的让妇女群众“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妇女工作定位,赋予妇联“五大”老活动新的内涵,创设一批能引起各界妇女共鸣的新品牌活动,使妇女工作的载体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更大的效益。三是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妇女工作既要着力于促进科学制定“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与实施,又要努力推进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四是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推进国内外、省内外的妇女合作与交流发展,充分利用内外资源,组织妇女开展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探求推动妇女合作发展的思路和合作共赢机制。
3 }1 F6 h* K, z' E' K( R, g0 T' b3 Z* _2 K3 p/ I  S2 H* N; y
  推进妇女工作新突破# {) g/ Y' V3 d2 n3 d$ ?) G$ q4 a

4 {  @! Q% p. M, \8 J/ ~  打造强基固本工程,拓宽妇女工作的覆盖面。“抓组建、抓制度、抓规范、抓载体、抓作用发挥”的强基固本工程,形成“党建先导、整体联动、带促结合、共同发展”良好的妇女组织建设格局,给妇女工作创造了多维伸展的空间。要以此为契机,拓宽妇女工作覆盖面。一是组织建设的拓展。包括党建带妇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党建带妇建纳入目标管理机制,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组织机制及基层“妇女之家”的建设等;二是搭建女性人才培养的平台。包括女领导干部、女高级知识分子、女企业家、女能人的培训,借助各级党校、妇干校及其他院校力量,加大女性人才培养力度;三是争取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阵地保障,整合社会资源与社会各界实现共建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扩大妇女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 w; {  m. H3 y0 q  ]" f0 e+ D' O3 k0 H! x6 [2 S3 g( l, t
  健全维权网络,创新维权机制。新时期维权工作要树立以妇女儿童为本、源头参与、依法治理与社会化运作的维权观,高度关注妇女在参政议政、就业、创业、教育权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建立维权工作责任制,建立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社会化维权网络工作运行制度,建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司法保护、咨询投诉、普法帮教、社会救助和维权监督五大社会化网络,明确每个网络的牵头部门和运作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对妇女儿童的信访接待制度,推动重大侵权案件的处理;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发言人”制度,扩大维权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面向社会,树立大维权、大协作的意识,借助社会力量共同维权;建立多渠道、多层面开放协作的工作格局,灵活有效地借助各类社会组织的信息、技术、人才、资金和阵地等优势,走出一条用活动去吸引群众、用服务去凝聚妇女、用协调去争取支持、用联谊去扩大团结、用参与去维护权益的妇女工作社会化维权之路。
0 t7 E* \: `; W1 B! K! z  F5 m) A* r' H, z1 ]( _
  强化服务引导,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在大量男性劳动者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妇女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主力军的趋势凸显,发挥农村妇女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也就成为基层妇女工作的着力点。一要抓好宣传发动和培训。各级妇女组织要从社会宣传入手,在广大妇女中深入开展 “什么是带领农村妇女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我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等主题大讨论活动,掀起妇女创新创业、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潮。同时,抓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二要抓基地牵动和合作联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和劳动力转移,通过争取政策、提供信息、典型扶持带动等措施,组织妇女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份额大的“妇”字号基地。支持鼓励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经纪人和女农民技术员组建各类协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女能人规模带动、科技示范、市场先导、技术指导的激励机制。以基地和新型合作组织为载体,带动妇女创新创业。三要抓资金推动。大力推进小额贴息贷款的发展,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贴息对农村妇女发展现代农业,脱贫致富的作用,为妇女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四要抓队伍带动。高度重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及时把优秀女性充实到村、支两委工作,在换届中,大力推进妇女进“两委”。把村妇代会主任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妇代会主任,强化妇女组织在带动农村妇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n$ m% I4 u& f% P
2 ^" @/ L4 u' e/ G9 t/ R
  (作者系广西妇女干部学校副校长) ! T5 O% C6 I2 l3 C
: ]. j5 Q6 v, T1 y2 Z, c4 W
该贴已经同步到 草根渡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6-21 14:01 , Processed in 0.042008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