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23日10:29来源:《南方》杂志
- R4 {- }/ r" i$ U' ?. R! Z: z
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的人,都是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 [7 q( l# i! s* }2 g6 m
' E: C s8 s1 s ^( T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明确,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历史使命。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发展新阶段,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省人民最广泛、最普遍的共识。
( ^/ ]8 p% D' H* t! a7 C' b1 F" W4 _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民生,与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幸福息息相关。但社会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所言,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要充分认识它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这种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我省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在经济建设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缺乏社会建设能力的锻炼,对社会建设“心中无数”“办法不多”,而且表现在人口规模大、流动人口多、人口构成复杂所形成的广东省人口基本状况。广东常住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是全国流动人口第一大省,跨乡镇流动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超过3600多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5%。两方面加起来,广东实际管理人口居全国第一位。温家宝总理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就是一个很小的数。”温总理针对的是全国,但具体到广东,道理是同样的。, N2 _( W" J( q+ c9 M$ ?: y
1 H( X% v1 X- B' [- y
人口是社会建设的“双刃剑”,既可以提供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相应的也会带来很多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一个是物质再生产,另一个就是人口再生产。这两种生产的对立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因此也必须相互适应。人口再生产的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层次,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文明水平和发达程度。“十二五”时期,广东处于重大转折期,必须继续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工作来抓,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看到,在国家层面,“人才强国战略”已被正式提升为一项新的国策,旨在通过加大对人才的投入,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在广东层面也是这样,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的,都是社会建设需要的人才。
6 y" c+ f' h5 q3 W7 m, l! X, e, x1 n# c/ H& H: E8 E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对人口服务和管理等社会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所要建立的基本公共服务人人可及,各类基本社会保障由城市人口向农村人口延伸,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延伸。显而易见,流动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诉求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各种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凸显,因此,必须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上下大功夫。比如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建立规范有序的外来人员融入广东、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通道,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的步伐,优先满足优秀农民工、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落户需求,从制度上打通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广东的渠道,增强他们在广东的归属感和融洽感;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依赖,以优化产业结构来优化人口结构和行业社会结构。 A0 L, y- S, f5 N3 L" n5 G; u% s
1 C- Y7 f, g% l# N 不久前,经中央编办批准,广东省设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这个由省委副书记、省委常委、副省长高配而成的社工委领导班子,意味着社工委成立后的社会建设工作将以极大的力度推进。在有着1亿多人口的广东,一开始就设定非常完善的社会建设的模式、形式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就指日可待。 7 W- x3 Q8 y' }8 J" J) Z! A; }# V6 [
1 N/ R6 Q% {5 u% \$ S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小琴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