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4-1 09:22 编辑 ( s s* d4 R* F. K( D
- c" ~5 g! C9 C6 b' q0 ^来源:陕西日报
$ r; K; I+ [ E2 C: s9 w# J/ j- `
" v' ]- K3 V. {- F4 n& Y9 Y“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进全会决定。社会工作者(通常称社工),这个职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内地,特别是我省,却是一个新兴职业。在宝鸡市,一个以“青春驿站”为名的专职社工团体,一年来服务青少年及家长10万余人次,逐步形成了社工+志愿者+社区干部+基层团干+治安协管员的网络化、规模化青少年服务队伍
2 U- U3 d: W( w
2 {) B( {: j; G5 O H# P& q 宝鸡:“青春驿站”打造“社工”品牌他们是“拿薪水的雷锋” d; r; A" [ a; O7 I. k: N
- V2 I L$ o [ 上午9时,36岁的渭滨区姜潭街社区社工站站长邓莹和她的同事来到她们的“青春驿站”上班。; k+ y- y( I$ m
$ Z; [* \5 E- a
今天她们要去小涛家。小涛今年17岁,去年因为抢劫罪被判处缓刑,自己不愿意再上学,父母离异后在姥爷家生活,整天游手好闲,和不三不四的朋友们租住在城中村的民房里。中午时分,邓莹在一间破败不堪的出租屋里找到了小涛,他和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闲散青少年住在这里。小涛谈到:“我最早对她们社工也很抵触,我觉得她们在多管闲事,但后来我发现她们并不计较我对他们的态度,依然帮助我,多次联系我的父母关心我,为我找工作,我很感动。”傍晚时分,邓莹赶回办公室伏案书写个案记录:“小涛最近还闲散无业,情绪较稳定,明天带他到联系好的一家餐馆去应聘……”自去年春天当上社工后,邓莹每天都做这样的记录。
9 V$ K9 U4 d% ]/ w# u3 Z- H/ k+ T
, y$ |- E! B9 Y( E% t 与邓莹有着一样梦想的是她的一位同事,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社工专业的杨宁强,在深圳做过社工的他千里迢迢来到宝鸡。“在整个宝鸡,我们是唯一专业社工组织的社工!”眼前的杨宁强目光澄澈,是个阳光、自信的男孩,真诚的语气中透露着自豪。
4 a) S8 E, H! b& z* _2 h% Y
' t1 G: A" v- P8 z- e! f3 Q5 L 作过教师和公务员的社工李少平,担任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负责协会日常工作和调查研究、图书编写等。他说:“作为西北五省首批青少年社工,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作好侦察员和调研员,我们现在社工还不多,我们要为各地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q& ~5 x3 U R. Z: {# S$ M
* a/ `. J7 l* h, h' t 在接听12355青少年热线的队伍里,有一名残疾青年,他叫张昭,法律本科毕业,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他每天负责接听青少年热线:“我身体虽然残疾,但是我要用我的知识和经历告诉青少年:永远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社会工作张昭充满自信和责任。! i+ E4 z" \6 g7 |) m2 ]6 o w( \8 z7 Z
: Y2 u6 u( @: G( a9 [" ?
像张昭一样直接服务青少年的心理咨询、法律服务、“五老”志愿者队伍,在宝鸡已有100多支,参与当中的志愿者人数达2000多人,已形成了社工+志愿者+社区干部+基层团干+治安协管员的网络化、规模化青少年服务队伍。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拿薪水的雷锋”。: T; j- o0 [% a% H8 M, i
% H& l h( _* U
社会呼唤社工职业化、专业化* }0 s0 B# H( u* }+ Q& Q2 Q) `
2 h+ U Q+ }, @) W& V
宝鸡市人口376.25万,25岁以下青少年近14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0%。在14-25周岁的青少年中,闲散、单亲、罪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孤儿、留守等未成年人特殊青少年有38400多人。这些特殊青少年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行为失管、心理失衡、亲情失落的“五失”问题,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如何加强对这些重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创新管理和服务形式,是摆在宝鸡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共青团宝鸡市委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 H5 C+ Y0 M( [3 V; d! ^+ A8 H* h
8 m& \9 L# `$ C8 a8 m 2009年3月,一个个“青春驿站”的牌子挂在了一个个社区和学校,一个个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家庭。“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发展、心理咨询、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观护教育”等新名词出现在古老的陈仓大地上。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共青团宝鸡市委按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宝鸡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签订社会服务协议,由青社协负责社工招聘和日常工作,采取在社区和学校建设社工站(统称为“青春驿站”),由专职社工承担青少年社会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工作。* P- U% ` W7 d# x8 d
" X7 P/ J( W8 _4 t* o; b
青少年社工遵循平等、接纳、尊重、服务、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技能和方法,针对辖区14-25周岁的困难、疾病、罪错、闲散、流动、社会边缘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建立档案、个案帮扶、困难帮扶、社工讲堂、团体游戏等工作。重点解决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困扰、家庭代沟、行为偏差、厌学逃学、就业指导、网络成瘾、朋辈影响,孤独内向等8大问题。
U$ f! ^# M! V% x8 O" c3 d
6 d3 \8 n% s7 d( w4 [9 j “比起志愿者,我们社会工作者更强调专业性和职业性。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规模化的青春驿站总站,配备住宿和教育设施,开展技能培训、法制演讲、手工制作、国学教育、拓展训练、学农耕作、社会实践等,建立救助、教育、服务、管理社区青少年群体工作的长效机制。”宝鸡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建伟满怀信心地说。( i- k/ t& n. y! I
y' j; p, N5 M1 Q9 s- ] 一年多来,宝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作用明显体现。社工和志愿者负责接听的12355青少年服务台累计接听到来自全市4000多条心理、法律方面的咨询电话,有效地干预了两起青少年自杀事件,组织开展各项服务3676次、开展个案499个、上门家访1292户、外展宣传教育活动265次、新登记志愿者475名,服务青少年及家长10万余人次。2009年,社工管护的165名被判处缓刑的重点青少年没有一人再重新犯罪。5 |9 d# B3 I4 K9 p
7 V. ~, j- Z- R: h 宝鸡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宝鸡12355青少年服务台台长刘建伟认为:“要使专业社工真正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最重要的是要在制度和政策上配套。各级党政机关应加快职能转变,充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民政、妇联、共青团、工会、司法、老人儿童机构、残疾人机构、中小学校、医院等都应该有专业的社工,同时提高和保障社工的待遇,使社工这门新职业能在宝鸡大有发展。” (本报记者 秦华 通讯员 乔一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