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福利院后必须洗手后才能接触孩子; 4 P2 N. _% x( {
2.未征得保育员同意前,千万不要随便喂孩子食物,尤其不能喂吃孩子果冻和坚硬的食品; . h5 C0 E+ N6 C
3.如您身体不适,如患有感冒、咳嗽或其他可能传染孩子的疾病,请暂时不要参加照顾儿童的活动;
5 u$ W# d* D7 G5 Z6 d* R4.抱小孩时动作要轻、柔,尤其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颈部; , y4 \) ~/ c) D2 f1 M
5.第一次去时一定要先看领队怎么做或向保育员咨询后再亲近孩子;
: ]( [- G9 J% ~" ?- l# V. p6.不要太溺爱某一个孩子,这样不但容易导致他滋生不良习惯,也会伤害周围的孩子; & L6 s# O, I& t2 c6 Z
7.孩子最需要的是您的关爱而非怜悯,他们和我们一样,渴望鼓励、平等、参与、尊重; * `+ M; X$ o2 y7 _$ _; y) H
8.对孩子最有利的是长期、一对一形式的帮助,如果您愿意坚持,请咨询领队或保育员; # z- a" t# s# {( \1 }, J8 J
9.未经福利院允许,不得将孩子带出福利院大门; - Z- N- G& ?8 p1 L* {, @5 i
10.必须尊重福利院的所有工作人员和与您一起活动的义工,服从福利院和领队的安排;
8 D. V/ z# \( j11.离开福利院时,请帮助整理周围环境,并且注意不要遗漏自己的物品
6 x7 ?" i' d4 q0 e9 u补充内容.! j3 ]( x ~9 _7 k
1.在给小小孩们东西玩耍的时候,千万不要给类似耳环之类体积较小,容易戳伤的物体,很多小小孩也很容易将它们吞食。有些义工朋友本身也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小孩,所以这些细节可以每次活动前提醒大家。
+ C8 B# u2 Y' i
. N9 s3 a) s# n8 Q$ y& s2.相对固定的人成立一个这个项目组,项目组下面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大概4个人左右,这个小分组有相对固定的福利院地点,也可以几个小组同时有相对固定的福利院地点,大家每周轮流交换工作,这样便于以后和孩子门的长期交流以及和福利院的沟通,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 y: l( j( C" A# v& |* a A
7 A0 K1 H0 U/ ~/ f
3.每次去福利院的人不要太多
3 l8 @! K( i8 r0 y) s- E
8 L+ n5 X2 s: t5 _: }0 ]+ t4.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每次去要准备不同的项目,比如这次我就发现和大一点的孩子可能有折纸或者讲解奥运知识等等比较容易做也比较容易交流,但是比如一些特殊的孩子“聋哑”我们可能需要有部分成员自己稍微学习一点手语等知识。还有针对1岁左右的小孩子,我们可能需要带给他们一些幼儿的图书给这些很小的孩子们看或者交流。
" B! Z; ?% l+ D$ {$ I- i( n! ~, h: H4 _
5.另外和院领导多沟通,做一些活动计划,看他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有那些方面的困难,这样在我们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个人能在不影响院里面正常生活或者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尽我们所最大的帮助这些孩子门
+ u4 ~. R0 x$ \; z& C/ \! T
5 {0 h- a. b& @6.建议:不要轻易答应任何孩子提出来的物质要求。新人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如果遇到孩子们提出来的物质要求, % U/ x! m$ p% J; i; }: Z
带到福利院去的任何的作用的物质,请由本次活动的带队负责人统一购买,不建议各人买或者带东西去福利院。
. ?* `5 H9 Q! ]# ~- u8 V% e; b0 |5 E% Z, \+ i# V
理由: " W9 I+ w- z9 T: z' k5 ^) m- t
1,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智力和社会接触都很有限,其实根本不懂得或者不需要,而他们会和你说需要什么(此类情形多次发生),而几个上学的孩子在物质上更加要收敛节约
" ?. B4 s: E* o2,因为不了解情况,而带去的东西,难免会出现冲突或者浪费(不合适孩子们的)
, _6 a1 s! l/ W5 v& f7 P; \3,在物质方面:学习、生活等方面,我们应该尊重院方的要求和建议。
& ~* P' F( x5 |( ?7 S; p9 `2 J: V' Z' v% `. j5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