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们东莞再见!(图)
明年,我们东莞再见!(图)2012-08-15 07:01:00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4/42/42265BF57673A448802938860A406B0A.jpg
大朗一家企业设立了“小候鸟之家”,员工可免费将孩子托管在这儿。 记者代希奎 通讯员秦梅摄
暑假即将结束,“小候鸟”准备回家了 不少孩子在服务中心与社工结下深厚情谊
关注“二次留守”系列报道4
文/记者黄江洁
“白萝卜喝了酒会变成什么?”昨天上午,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青少年活动室,21名新莞人孩子围着3名社工坐成一个圈玩“脑筋急转弯”,笑声不时传出来。这是惠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今年暑假才启动的“新候鸟”计划。临近开学,不少“小候鸟”准备回家了,该计划的暑期兴趣班也进入了尾声。
各种公益兴趣班进入尾声
虽然玩得很开心,但是下课后,孩子们纷纷围着社工说着自己的行程,“我月底要回老家了。”“爸爸说下周就送我回去了。”与刚才的一片欢声笑语相比,此时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不见了。
记者随后从多家社会组织了解到,根据往年经验,不少家长都至少在开学前一周左右把孩子送回老家,让孩子回去后有段时间适应。因此,目前多数社会组织的暑期兴趣班都进入了尾声,不少已经结课,还有一些社会组织在近期将为即将返乡的留守儿童举办“欢送会”。
“根据往年经验,8月20日左右,孩子们基本上都走了。”横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邓增平说。作为全市首个也是规模最大的留守儿童服务机构,这个暑假里,有数百名留守儿童每天来到中心上兴趣班。中心开设了10来个兴趣班,目前已有6个结课,剩下的兴趣班也将在下周陆续结课,邓增平介绍。
说到离别有点感伤
第一次专门服务新莞人子女,普惠社工机构的鄂彦儒就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都热情地叫她“彦儒姐姐”。孩子们要走了,鄂彦儒这些天都很感伤,虽然她常常安慰孩子们要坚强,但实际上她看到孩子们的不舍,也会偷偷地抹眼泪。
鄂彦儒和孩子们约定:“孩子们,明年,我们在东莞再见!回家后也有空可以写信给我。”
而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邓增平,只要一出现在中心,孩子们都黏着他,“平哥,陪我打乒乓球。”每年暑假都要经历一次与孩子们的分别,让这名男子汉觉得“很难受”。“他们来到东莞后没什么活动,几乎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现在要分开了,还要1年后才能见到,如果说没有不舍,那是假的,人都是有感情的。”
“明年暑假,欢迎你们再来东莞,再来找我。”这是邓增平最想对孩子们说的。
“小候鸟”心情
整个暑假既快乐又充实
昨天上午,东正社区服务中心的新莞人小组的兴趣班刚刚下课,12岁的小怡和10岁的小琦姐弟俩收拾好东西,到大厅等妈妈下班后来接。
这对姐弟俩在老家茂名和奶奶一起生活,每年暑假妈妈都会把他们接到东莞,开学前再把他们送回去。“那时候还没期末考试,我就天天盼望快点放假,快点来东莞看妈妈。”说到这里,小怡的眼睛突然有些红了。
当被问到“这个暑假你们过得开心吗”时,姐弟俩异口同声地说,“开心!每天都很开心。”“这个暑假,妈妈带我们去了好多地方玩。”小怡细数道:人民公园、文化广场、逛商场……“还有,去电影院看了《马达加斯加》!”小琦忍不住补充。虽然忙于工作,但是妈妈还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带姐弟俩去附近玩,这是小怡和小琦最开心的时刻。
不过,妈妈上班的时间,姐弟俩也过得很充实。“因为有这里的社工姐姐和很多新朋友。”几乎每天,姐弟俩都会来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参加兴趣班和课业辅导班。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剪纸、折纸、拼贴画。“我和弟弟用黄豆制作了两幅画,一幅是鸭子,另一幅是玫瑰花,都送给妈妈了,摆在家里,她看见画就会想起我们。”小怡安静地说。
新学期,小怡则要升入毕业班六年级了。“妈妈答应我,如果我能考上茂名一中,就带我去放鸡岛玩。”小怡说,这是明年暑假的愿望,希望能实现。
“你们想留在东莞陪妈妈,不走了吗?”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小怡的眼眶湿了,她努力地忍住不让眼泪流出来,“每年暑假离开东莞,我都会哭,舍不得走。”小怡说。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2/0815/08/88UE1OCR00014AED.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