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孤岛老人难以适应新城生活(图)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2-8-1 09:04 编辑http://photocdn.sohu.com/20120801/Img349513105.jpg 保存到相册
7月31日,正阳社区义工和沙田医院的医护人员为立沙新区老人做免费的健康检查 东莞时报见习记者 谢匡时 摄
昨日上午,立沙新区项目社工联合沙田医院,为数百位立沙岛乔迁老人提供了口腔义诊服务。
然而,记者发现,在新城生活的老人们,需要被关护的不只在生理健康方面。社工们呼吁,能有更多人关注这群乔迁老人。
数百位老人接受口腔义诊
昨日早晨8点,沙田第一小学内已布置好了简易的口腔检查台,陆续迎来了百位老人。沙田医院的7位医务人员提供口腔义诊的同时,并为老人们建立口腔健康档案。
此次义诊以口腔检查为主,同时还提供量血压及内科等检查项目。
住在16栋的梁奶奶已有82岁高龄,因腿脚不便不能参加义诊。郑医生和社工一行上门为梁奶奶做检查。
据了解,此次义诊是“期颐偕老”项目的活动之一。“期颐偕老”是市首届公益创投的其中一个项目,旨在为从立沙岛乔迁至新区的老人提供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休闲康乐和老年社交等服务。
生理健康部分,项目计划在一年内开展四次医疗义诊。今年三月的义诊提供了量血压、测血糖、照X光胸透等项目。沙田医院还带来了6000盒跌打丸等药品,免费派发给有需要的群众。
孤岛老人难适应新城生活
为支持虎门港石化基地建设,去年四月起,立沙岛上4个村的3400多户居民陆续搬迁至立沙新区。
目前,住在立沙新区的乔迁老人有700多位。随着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建成,这里的老人数量还会增加两三倍。
然而,对生活在岛上大半辈子的老人们来说,生活模式早已固化,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66岁的陈阿姨在结束农耕生活后,经常面临无处排解闲暇时光的苦恼。由于新区房子是抽签分配的,现在的邻居她一个也不熟。如今,她每个月都要回岛三四次,去看看还没搬迁的故友,翻翻自家还没完全被推平的田地。
曾阿姨不习惯的是一家人分开居住的日子。儿子儿媳因为工作需要还住在岛上,自己和孙子先搬迁。另外,在岛上生活40多年的曾阿姨才发现,生活的各方面都需要消费,从前家里的粮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现在不仅需要花钱买,没地可种后连收入也没有了。
社工们呼吁社会关注
“期颐偕老”项目有3位社工,平时还有15位中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但社工阿珠依旧感到任务重与人力不足。
大部分乔迁老人只会说白话又不识字,社工们开展活动时,需要挨家挨户上门通知。
同时,由于岛上生活相对封闭,很多老人对于陌生人都怀有芥蒂。几位社工花费了很长时间向老人们说明社工的含义。
“期颐偕老”为期一年,将在今年年底结束。之后是否有公益组织继续服务,还不能确定。几位社工们呼吁,能有更多的热心人士关注立沙新区的老人们。 老人社工人才急缺啊!
页:
[1]